【乡土兰溪】 走进姚家村:忠清庙与江神伍子胥的传说
走进姚家村:忠清庙与江神伍子胥的传说
姚家村位于兰溪市兰江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南5500米。村民委员会驻姚家得名。地属平原,区域面积0.8平方公里,有耕地390亩。水面30亩。辖姚家、郑家埠头、青塘口3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212户,645人。以种植业为主,柑桔、甘蔗为特色产品。尤以甘蔗闻名。村中有塔山石亭、郡马第等文化古迹。
姚家自然村为村民委员会驻地。村以始居姚姓得名。姚氏世祖在宋理宗年间(1225-1264)由杭州迁来兰溪,后衍分姚家。有村民小组2个,98户,319人,耕地190亩。
郑村埠头自然村为村民委员会驻地东北400。村以郑姓世居,村在衢江古埠,故名郑村埠头。有村民小组2个,110户,313人,耕地190亩。
青塘口自然村为村民委员会驻地北面1000米。4户,13人,耕地10亩。
坐落在浙江省兰江街道姚家附近塔山上的忠清庙,俗称塔山殿,重建后改名忠清寺。坐东朝西。始建于南宋(公元1107-1187年间),到元朝至正(公元1341-1367年)年间香火兴旺,庙宇宏伟。原建筑全是青石柱,青石横梁。据《光绪兰溪县志》卷三“廟祀”记载:塔山忠清庙在甘棠乡塔山顶,祀吴忠臣行人伍子胥。
殿门口石戏台一座保留至今,这石戏台始建于元至正年间,清康熙33年(公元1694年)重建的。坐西朝东,方形,边宽3.7米,上建石亭,四柱歇山顶,全青石结构,屋脊两端饰鸱鱼吻,中间有宝瓶。柱头、额枋上施斗拱。左右前檐分别刻有一副柱联:“怒气成潮,幻梦更标兰瀫胜;精心贯日,秀灵还结塔峰高。”后檐柱上亦刻有柱联:“覆雨翻云如吴越纷争,当委曲看彼心愿作何局;吟风弄月似江潮变幻,须仔细悟此结果有谁真。”大额枋上刻“响彻云峰”四个大字及“康熙三十三年四月吉日”字样。这个戏台为浙江省内罕见的石结构戏台,为研究中国戏曲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例证。石戏台于1997年9月2日列为兰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记载,塔山忠清庙原属邻近十三社(村)所有,后留11社。庙外古木参天,景色秀丽。1958年“大跃进”炼钢铁时,古木被砍尽。1966年“破四旧”, 由红卫兵上殿捣毁佛像,拆除庙宇,石柱、石梁被集体拆去造渠道、机埠。殿基地后被开垦种柑桔、青枣。
1993年开始,由应家、里何、马峰山、姚家、黄家、陈村、郑家、桥头、洪施、前麻车、王村、仓里、胡家塘塍、畈上、平阳、金家插、后应、赵家等18村村民乐助重建。至2006年,历时13年,在当地及外地香客、企业家等资助下,共集资100余万元,建成三间对合水泥柱木结构主殿,主殿供有主佛伍子胥等;左侧建成千手观音堂、四大天王各一间。全寺共塑有佛神像84尊。在主殿后建有三间二过厢生活用房。2006年9月30日,经市民宗局批准,“忠清寺”成为正式宗教活动场所。
说起江神伍子胥,有一段不平凡的故事。
“行人”是古代官名,春秋、战国时各国都设“行人”一职,管朝觐聘问;“行人”也指古代军队一行之长。
伍子胥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后经民间渲染神化,被尊为钱塘江江神,其故事广为流传。
春秋战国时,楚平王的太师伍奢是位贤臣。伍奢有两子:长子伍尚;幼子伍员,即子胥。因在为太子选妃一事上,伍奢触怒了平王,被免官囚禁。平王还要囚禁其子,伍尚应召被囚,父子皆被害。伍员则闯过昭关,投奔吴国。阖闾在伍员帮助下派人刺杀吴王僚,自立为王。
楚平王去世,楚昭王即位。吴王阖闾派孙武、伍员率兵攻楚。破了楚国京城郢都后,伍员掘开楚平王墓,鞭尸三百,报了杀父屠兄之仇。伍员因功封于申,又称申胥,吴国也声威远播。
阖闾死后,其子夫差即位,伍子胥为大夫,参赞国事。因在“吴越构和”和“北上伐齐”两件大事上,伍子胥与夫差不合。受谗臣伯嚭挑拨,公元前484年,伍子胥被夫差赐死。他死前仗剑对人说:我死后,把我的双眼挖出挂在吴国都城东门上,好让我看看灭吴的越国军队攻进来的情景;在我的坟上种上梓木,好给某些人做棺材!
《越绝书》上说:“胥死之后,王使人捐于大江口。勇士执之,乃有遗响……威凌万物,归神大海。”书中有按语:“此乃子胥为潮神之说所自来。”据说伍子胥是农历八月十五自刎后,用皮制的口袋裹尸,被抛尸江中。因此每年八月十五午时必有海潮涌起,排山倒海,万马奔腾,据说常常有人看见伍子胥驾着素车白马,站立在潮头之上。
后人对伍子胥的敬仰还与众多关于他的传说有关,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民间把伍子胥作为涛神、水神和江神,并广建庙宇纪念。南宋陆游《入蜀记》中说:“大抵自荆以西,子胥庙甚多……不知伍子胥何由血食于此,岂以其为江神邪?”
兰溪地处钱塘江上游,历史上也常常遭受水害,所以,兰江两岸的群众便把伍子胥作为江神来祭祀,以祈求平安,并建起了塔山忠清庙、水董灵应庙、张坑观湖庙等,供奉伍子胥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