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大类招生利与弊

高考改革,报录方式由原来的“院校+专业”模式改为了“专业+院校”模式,别看院校、专业的顺序变换了一下顺序,这里面可是大有乾坤。

首先“院校+专业”模式是院校的平行志愿,考生报了某所院校,再在这个院校中选择五个专业,然后选择服从调剂或不服从调剂,一般的学生都会选择服从调剂,否则,就可能被退档。“院校+专业”模式有利于高校利用学校的名声和社会影响力吸引到优秀学生。其次,“专业+院校”这种报录模式是将专业+院校作为一个志愿项,共有96个志愿项,实行平行志愿,取消了志愿调剂,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放心的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没有被没有报的专业录取的可能。这种模式就会使得高校的冷、弱专业录取分数线出现下降。高校为了保住分数线,就采用了“专业大类“招生的方式,把同一门类的专业或相近的专业作为一个大类进行招生,学生进入高校后,再按学校制定好的规则选专业。

专业大类招生有哪些利弊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对于我们河北的学生是有利的,因为河北的学生成绩优秀,到了大学选专业时有优势。河北学生在大学里的表现是支持这种观点的。应该说不仅仅是河北的学生,包括河南、山东、江西的学生在大学里的成绩依然排名靠前。大学在给按大类招来的学生分专业时,一般还是按高考成绩和在大学里的成绩综合折算后,按成绩再选专业。这样一来,河北的学生自然有优势,大类招生对河北的学生来说有利。针对这种说法,我的问题是:有100%的把握就能选上自己喜欢的专业,尤其是热门专业吗?群体的优势,未必是个体的优势。

观点二:接受这个学校,就接受他的大类招生,就接受专业大类中的所有专业。这个说法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大类招生这种做法是与高考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的。

新高考改革是尊重考生的专业选择权,而专业大类招生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考生的专业选择权。另外,专业大类中的专业差别很大,比如北京大学,2021年就招一个专业大类:理科实验班类(物理组相关专业)[含数学类(等专业类)专业]。北京大学符合这个条件的有多少个专业,都在这了。从心理上说,人人都能接受北京大学,但人人都能接受北京大学的所有专业吗?但是你要报北大,就必须接受。清华大学也是这样。这对成绩优秀到清北层次的学生是极不友好的。所以我说:“清华北大,校品极差”。

我的观点:我们是在考大学,但目的却是学今后可以安身立命的专业。所以大学重要,专业更重要。选择专业大类,就是选择了二次选专业,随之而来的是自己所要学的专业不确定性。为了避免这种不确定性,在高考报志愿时,尽量避开专业大类招生,把专业选择的主动权一次性掌握在自己手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