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的我,不想活成75岁的样子
14个不同年龄的人,14种各自精彩的人生↓↓↓
27岁的首席芭蕾舞演员,45岁的摔跤手,74岁的驯兽师……在这则高燃励志短片里,14位不同年龄段的人们,活出了14种各自精彩的人生。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怎样才能把生活过得如斯精彩?我的答案是:不要停在舒适区里!
前同事发来微信,说他前段时间找到新工作了。
他开始喜气洋洋地跟我描述,这工作是如何的钱多事少离家近。
新公司是一家刚拿了融资的B2C平台,财大气粗。他去运营一个几百粉丝的公众号,每天花三个小时写写伪原创文章,剩下的时间就无所事事,6点一到,准时下班。关键是,工资还不低。
最后,他特别得意地说道:这日子混的,爽歪歪。
我跟他之前在一家新媒体创业公司上班。那时大家都毕业不久,心里都装着一股冲劲。也许老板也看准了这一点,把KPI定的极高,因而经常要加班。有将近半年时间,我们从未在地铁停运前下过班。
在那家公司,一切都是不确定的。
刚招来的牛人,可能第二天就不见踪影;刚接手的项目,动不动就给你预算砍一半;你从来猜不到每天上班时,谁又被开除了,谁又填坑当了主管。在这种不确定里,我俩摸爬滚打,倒是学会了挺多。
咬着牙干了几年,我跳了槽,工资翻了番;他连换好几份工作,在锲而不舍地寻找着一个舒服钱又多的岗位。
现在他终于找到了,我却不知是否该恭喜他。
约莫过了两个月,他悄无声息地发了条朋友圈:
“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什么都没干,一天就过去了。” 配的图是一条在地上翻滚的咸鱼。
在微信上,他不安地跟我说:我现在感觉特别迷茫。好像整个人已经无欲无求,干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干什么都是在消磨时间......
我不客气地回复道:其实,你就是日子过得太舒服!混日子混日子,早晚把你自己混废了!
还有多少人,正不知不觉地掉进“混日子”的陷阱里?
我对混日子的定义是:过分追求安稳舒适,不求上进,无所事事,没有目标,过一天算一天。
所谓混日子,其实是掉进了舒适区。
人总是渴求安稳,拒绝变化的。
我们会倾向于走同一条路下班;一旦有了固定的交际圈,我们就懒得去认识新朋友;一种工作做熟了,我们会惧怕接触新的业务;在家宅习惯了,就会一直宅下去。
这就是你的舒适区。在舒适区待久了,就成了混日子。
你会变懒,变得胆小多虑,害怕一切不稳定因素。自卑,迷茫,颓废,注意力缺失,因循守旧。
然后,彻底废掉。
知乎上的问题“你见过最不求上进的人是什么样子?”,最高票回答这样说道:
“我见过最不求上进的人,
为现状焦虑,又没有毅力践行决心去改变自己
对感情抱有渴望,又疲于用心追寻与经营
偶尔闲暇时间想约人一起,更多时候无人可约就一个人且趴且躺窝上一天
本想在有限的生命里体验很多种生活,却只会把同样的日子机械重复很多年
他们以最普通的身份埋没在人群中,却过着最最煎熬的日子”
一个人要蜕变,是极其艰难的;但一个人要废掉,却再轻易不过。
混日子的人,最后会变成什么样?
在日本有一群人,被称作“蛰居族”。
“蛰居族”指至少六个月没有走出家门,不社交不工作的人们。据统计,全日本大概存在着100万蛰居族,占全部人口的1%。
一位越南摄影师,用半年时间记录了他们的生活。
43岁的ShokuUibori,已经7年没有踏出家门。他终日把自己锁在10平米的房间,靠看书度日,只在深夜到便利店买生活用品。
“就像仓鼠爱它的笼子,没有笼子,仓鼠会不知所措。” Shoku Uibori这样解释道。
蛰居者桥本雅,曾被父母寄予很重的期望。曾是班里佼佼者的他,被一次考试失利彻底压垮。之后,他退了学,再也不出家门。
对他来说,逃避虽可耻,但有用。
“我知道这是不正常的,但我不想改变。这里(房间)感觉很安全。”
蛰居族,就是彻底深陷在舒适区,把“混日子”进行到极致的人。
当我们用怜悯或猎奇的目光去窥视他们时,天知道我们离这样的生活还有多远?
奥斯卡影帝加里·奥德曼说过:
“如果有一天,你坐在椅子上,觉得对自己什么都满意,其实挺悲哀的。安全感是个好东西,但是它容易让你麻痹,然后停滞。”
如果你周遭的一切都能给你安全感,如果你觉得不改变比改变更舒服。那就意味着,你是时候该“跳出来”了。
只有敢于逃离舒适区的人,才能成为人生赢家。
我的发小,985金融系毕业,一毕业就进了一家大型银行工作。
那儿的待遇很好,让他从一开始就领先了同龄人几个身位。虽然工作重复枯燥,但再熬个几年,当上个小主管是没有问题的。
可就在入职三年后,他辞职了。
“这儿的一切我都再熟悉不过,我不再需要改变。即便继续循规蹈矩,也能很好地生活下去。这让我感到焦虑。”
“如果我再继续混下去,我将一无所有。”
接着,他背起行囊环游全国。在路上一边写游记一边给杂志社投稿。有时有稿费,有时会连续被退稿很多次。有时他能看见许多美丽的风景,有时他连一个落脚的屋檐都找不到。
但他,却对这样的生活十分满意。
“活在一种不确定性里,反而让我觉得心安。”
现在,他的稿费已经足够支撑旅行;还在杂志上开了个专栏,写下他的所见所闻。
生活的更多可能,都在舒适区外。 跳出舒适区,就是拥抱多样的生活。
你还年轻,你还懂得焦虑,你还不想输。你的人生,还可以再抢救一下。
从今天开始,别再混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