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班进京与早期京剧的成熟

  1790年,乾隆皇帝80岁寿辰,徽班进京并留京公演。这是在京城舞台上萌生京剧的契机,至今已有230年。1925年,日本学者波多野乾一著《中国戏剧及其著名演员》。1926年,该书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改名为《京剧二百年历史》。该书影响颇大,但学理上并不十分严谨。

  1990年,我国本打算隆重“纪念京剧形成二百年”,然而学者们指出,1958年,周贻白在《中国戏剧史讲座》第十讲“京剧及各地方剧种”中业已阐明:“京剧素称‘皮黄’,乾隆五十五年徽班进京时,主要唱徽班‘二黄’调,此后道光八年又有‘湖北籍伶工’进京,唱‘楚调新声’的‘西皮’调。南北交流,皮黄合奏,咸丰、同治年间才过渡到纯粹的京剧‘皮黄剧’。”因此,京剧以徽班进京为契机到形成,有40余年时间,至新中国成立后举办讲座时,也不过167年。于是“纪念京剧形成二百年”改成“纪念徽班进京二百年”。这一点《京剧二百年历史》的作者也清楚,所以在“序”中说:二百年“不过举其概数而已,读者不必斤斤”。然而在学理上,京剧的形成及走向成熟是值得“斤斤”的。

  徽班进京后,有如下现象与京城关联,值得关注。

  1.徽班自身的发展。嘉庆年间,北京有“四大徽班”先后称雄:三庆班的“轴子”(连台本戏)、四喜班的“曲子”(昆曲)、和春班的“把子”(武戏)、春台班的“孩子”(童伶)。加上启秀班、霓翠班,可称“六大徽班”。

  2.花部诸腔“多下锅”。徽班多种声腔兼容,除了板腔体的“西皮”“二黄”以外,还吸收了曲牌体的昆曲、高腔、梆子腔、柳子腔等。

  3.出现了“老生三鼎甲”和“十三绝”。徽班的各行当已形成了各种艺术流派,其中老生的佼佼者业已形成了包含北京语音的徽、汉、京三派,称“老生三鼎甲”: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由此延伸至其他行当,如光绪年间,大栅栏画师(相传为沈容圃)画了工笔写实的所谓《同光十三绝》画卷,乃同治、光绪年间的十三名昆曲、皮黄演员:含生行6人(包括老生、小生、武生);旦行5人(含青衣、花旦、老旦);丑行2人。画上醒目处有“沈容圃绘”四字。据考证,道光年间《都门纪略》“诚一斋”条注,廊坊头条南纸店曾挂有画师贺世魁画的《京腔十三绝》画卷,含霍六、虎张、恒大头等13名京腔演员(属艺名)。据此猜想沈容圃画《同光十三绝》的立意,乃模仿贺世魁的《京腔十三绝》。

  4.形成了大栅栏 “京剧圈”。前门外大栅栏元明以来始终是京城的重要商业区,清代后期业已形成了京城的“京剧圈”。“京剧”的名称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上海《申报》。该称呼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地方戏的含义,但是以徽班进京为契机,大栅栏形成 “京剧圈”是广大观众认可的。

  5.早期戏班和戏园。乾嘉时期,北京的戏园、茶园、饭馆、会馆常联合经营。据文献记载,最早进入京城的徽班是“三庆班”,演出于大栅栏“三庆园”等戏园子。该班的掌班演员先是男旦高朗亭,后是老生程长庚。大栅栏270米长,东口、中段、西口共有六个戏园:除“三庆园”外,又有“中和园”“庆乐园”“庆和园”“广德楼”“同乐园”。还有前门外肉市的“广和楼”、西河沿的“正乙祠”等。以大栅栏南边的“珠市口”为界,该时期路北的大班唱“大戏”(昆曲、皮黄),路南的小班和西班唱“小戏”(梆子、曲艺等)。此外,又有鲜鱼口内的阳平会馆、华乐戏园和骡马市的湖广会馆等。

  6.民间演戏机构与宫廷演戏机构相得益彰。民间演戏机构以外城天坛北门外的“精忠庙”为代表,该庙是民俗庙宇,后为“梨园公会”。程长庚曾当过“精忠庙”梨园行的庙首,办过不少行业内的公益事业,如创办戏曲演员公葬的“义园”等。“精忠庙”庙首具有官方色彩:道光七年(1827)宫廷演剧机构“南府”改制为“升平署”时,宫廷授予程长庚“四品顶戴”。在该庙的“喜神殿”内,原有一组戏曲壁画,相当于绘图版的传统戏曲史。民间画师敬奉唐代画家吴道子为祖师爷,“碑序”便是道光七年程祥翠撰的稿。程长庚的“三庆园”还为绘画工匠提供了赞助,有碑为证。

  官方演戏机构“升平署”,原称“南府”“南署”,旧址在南长街南口路西,现为北京市六中、二十八中。“南府”始于康熙年间,隶属内务府,是掌管宫内戏曲演出的机构。为了承应宫廷演出,署内的演员由太监充任,称“内学”,民间职业演员则称“外学”。乾隆时期的“南府”规模扩大,改制为“升平署”后,仍主持宫中演出事务,直到清末民初。那么,从乾隆“南府”在苏州征选“外学”的昆曲演员(1751),到升平署实际退出历史舞台,历时共170余年。故而,“升平署”亦属于早期京剧形成及成熟的阶段,尤其是表演艺术。

  在宫中演戏时,“升平署”通知“精忠庙首”转告“外学”,进宫承差。内廷承差的“外学”,多为民间艺人的杰出者,很受皇家器重。包括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王瑶卿、杨小楼等。他们出入宫廷时,以升平署腰牌为通行证。“腰牌”是木质的,两面均烙有火印,无法复制。正面文字是横排的“腰牌”二字,竖排“内务府颁发”,下边是难以辨认的满文文字。背面是两列竖排文字,右列“升平署”,左列制作时间,并署艺人姓名。光绪朝的“外学”,已是京剧演员,包括擅唱“曲子”的昆曲艺人。

  早期京剧多属传统题材,可称为“传统京剧”或“古典京剧”。升平署处于早期京剧形成和成熟阶段,当年“四大徽班”中擅演“轴子”的三庆班,兼能表演其他徽班的各种折子戏。若演出“艳段”小戏,便涉及京剧的“帽戏”。“帽戏”与称“早轴子”“中轴子”的早场戏、中场戏均属“折子戏”,包括唱功的“曲子”和武功的“把子”。“连台本戏”则是“压轴子”“大轴子”的精彩折子戏。童伶的“孩子”也必须进行“唱、念、做、打”功夫训练。

  因此,徽班在京城中成熟的传统京剧,其界定有两个方面:“声腔”的皮黄交融是一方面,更包括表演——与故事情节相结合的“功夫表演”。

  传统京剧成熟后,当代京剧与其他戏剧同步发展,是“正在进行时”(包括话剧)。其舞台载体在演员表演、剧本创作、乐队伴奏、舞台美术、灯光服饰诸方面,与时俱进地颇多创新,如现代京剧《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杜鹃山》等。又有区别于舞台的其他载体,如声音载体的唱片、收音机、广播,镜像载体的影视、互联网等。载体问题当另作别论。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