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神秘的兴文石海
我们从宜宾往贵州方向一路返程,在服务区看见兴文石海景区的介绍,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个陌生的地方,犹豫了好多,出于好奇,我们从高速下来走了23公里到达景区,却意外发现这是个好吃好住好玩的地方,于是便在此住了两晚。
石海位于宜宾市兴文县,处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总面积约156平方公里,其地质形态多样,集溶洞、瀑布、峡谷、天坑等于一体,其中最著名的是天坑,是中国发现和研究天坑最早的地方,现在已成为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级风景区。
早上我们乘坐区间车来到一处岩壁下,对面不远处有两块瘦长的岩石耸立在小山上,像两个人依偎说着什么,这就是景区里有名的夫妻峰,被称为海枯石烂。
抬头仰望,岩壁中间凹处有一腔棺,腔棺是将棺木放置在悬崖上的洞穴中,也是悬棺的一种,据说腔棺为明朝年间僰人所放置。
继续往前走,来到僰(bó)族村寨。僰族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民族,已消失了500多年,至今在景区里仍保留着许多僰人的遗迹遗物。
僰人的房子依山而建,地上铺着石头,房子是石头搭建,连屋顶都是用厚厚的石头盖的。
在僰族村后面一座山的绝壁上有很多悬棺,悬棺离地面几十米高,不知道古代僰人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是怎样把沉重的棺材搁上去的。绝壁上还画有红色的图案,据说这是僰人的图腾标记。在悬崖前面有一根风化剥离的石柱,犹如雄伟的生命之根。悬棺葬是一千多年前西南少数民族的一种葬制,我早有所闻,这次却意外遇见,丰富了这次旅程的经历。
我们来到一个巨大的呈椭圆形大漏斗天坑前,四面是绝壁的天坑长650米,宽490米,深度208米,底部形如一个大漏斗,雨水会流进天泉洞的暗河里,这个天坑据说是号称世界最大的美国阿里西波天坑规模的两倍。
从天坑的旁边可以乘观光电梯下到天泉洞洞口,天泉洞是石海洞穴群中最著名的溶洞,形成年代距今约三百万年。据史料记载,天泉洞先秦时期就是僰人的栖居地,明万历年间曾作为僰人屯粮练兵的场所,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兵工厂就设在这里,洞内外至今仍保存有完好的岩画、滤硝池、石城堡等遗迹,记录着一段僰苗的历史。天泉洞穴道总长近5公里,分上下四层,现已开放第3、4层共7个大厅供游览。
天泉洞有些大厅很大,地面平整,可以开进大卡车,比如“穹庐广厦”洞厅就高达80多米、宽100多米,可同时容纳近万人游览歇息。溶洞里有一个罕见的“天窗”,这是由于洞顶岩石裂隙遭地表流水的溶蚀而发生崩塌而形成的自然穿孔,天泉洞的天窗堪称天下一绝。
“石林仙姿”是天泉洞景观保存最完好的大厅,这里呈现出的是一个梦幻般的世界,大厅里石笋林立,玉柱嵯峨,恰似五彩琼林,洞顶上钟乳密布,犹如万盏宫灯,石梯田重镶迭嵌,姿态万千,石笋石柱在彩灯的闪烁下犹如火树银花,富丽堂皇。
洞廊高大宽敞,气势恢宏,地下河流水潺潺,清澈见底,彩灯倒影在水里,千姿百态。
石栈道在绝壁间往前延伸,走在上面放眼四顾,似仙阙楼台,若瑶池胜景,如海市蜃楼,使人目不暇接,疑入梦景。
走过银蛇般的通道,乘船走了一段水路,不远处就是溶洞出口,我们依依不舍地回头遥望,仍然意犹未尽。
晚上我们住在景区外的潇雅轩客栈,老板娘很有品味,种了很多形态各异的肉肉供住客欣赏。早上,我们走进景区大门外的地表石海,这是兴文石海免费观赏的标志性景点。石海延绵10多公里,异峰竞秀,怪石争奇。
这片脊状石芽沟壑纵横,体态万千,颜色如银,似波涛翻滚,浪花飞溅,蔚为壮观。石海里的“石羊阵”像膘肥体壮的羊群上山,形态或行或站,有的好像正埋头啃草,有的似在侧耳静听,着实可爱。
我们从兴文石海出来往贵州盘州方向返程,在雨格吃了一顿心心念念的乌蒙大草原牛肉,今年我是第二次来这里了,因为现在的乌蒙大草原不是值得留恋的季节,所以我们直接杀到娘娘山景区,这是几年前我们曾经去过的地方,当时景区正在扩建路不好走,现在已经成为四A景区了,只是知道的人并不多,而且遇到疫情,所以游客更少了。
昨晚一夜暴雨,早上起来还是绵绵细雨,打破了我们坐缆车上娘娘山顶的计划。看着浑浊的河水淹没了河边的栈道,我们不禁心里有点发怵,只好舍弃返程。往回走的路上积水漫灌,落石满地,有些路段已被冲毁,好在安全退出,有惊无险。
这次我们沿着当年红军走过的路,18天的行程收获颇多,充满着惊喜惊险和刺激,既有高原花海的洗眼、感受大草原的浩瀚、雪域冰川的洗礼,又遇泥石流等阻碍不得不改变行程,重要的是最终安全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