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版:平菇高产“一条龙”栽培技术——下

高产栽培(下)

《2020新版:平菇高产“一条龙”栽培技术-上》中给大家介绍了栽培前期的一系列较为细致的工作,今天给大家把下半部栽培技术完善,有想免费了解更多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朋友可以关注本公众号或留言私信哦!

2020/8/22 食用菌科普馆

发菌管理(下)

发菌阶段是食用菌栽培的关键时期,这期间主要工作是调温、保湿和防止杂菌污染适宜温度15—25℃,尽量使料内温度不超过30℃。此期间将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5%左右。在正常情况下,播种后,20—30天菌丝就长满整个培养料。发菌期有感染的菌包可以参考《平菇发菌期常见令人头疼的那些问题|附解决方法》紧急处理。

出菇管理

环境条件要求和管理技术:
①出菇管理:
正常温度环境条件下,平菇一般发菌25—30天菌丝全部发满,个别菌袋开始在袋口处出现黄水(吐黄水)时,预示着将要出菇,在发菌棚培养的菌棒需要及时摆放到出菇棚内。出菇前要给予一定的散射光,增加通风,适当增大日夜温差,增加空气相对湿度,从而刺激子实体的形成。
②温度控制:
平菇是变温性结实菌类,变温刺激有利于平菇子实体的形成。原基形成后,温度在15-24℃时,子实体生长较快,温度过低子实体生长较慢,但菌盖肥厚;温度过高,虽然子实体生长快,但菌盖薄且脆,纤维较多,品质下降。

③湿度控制:

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是子实体形成和正常发育获得高产的重要条件。不同时期喷水方式和喷水量有所不同,子实体形成初期以空间喷雾加湿为主,以少量多次为宜,保持地面湿润。当子实体蓖盖大多长至直径3厘米以上时,可直接喷在菇体上,空气相对湿度最好不要低于80%,以85%左右为最佳。
空气湿度太低,子实体不能形成,已形成的亦会因干燥而萎缩死亡。湿度过高极易发生杂菌污染。
采完一潮菇后,停止喷水3天左右,然后重新喷水,刺激新一潮菇的形成。实际生产时,往往出菇不齐,潮与潮间的分隔不明显,通常当大部分菌袋出了一次菇后就作为一潮菇来处理。

④光照控制:

平菇子实体的形成必须有光线的刺激,菌丝长满菌袋后,要给予适当的散射光,但不能阳光直射。黑暗的环境或光线太弱,子实体难于形成,即使形成了,子实体的生长也常常不正常,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通常以能看报纸的光线即可。在人防工事等场所应安装照明灯来增加光照,刺激子实体的形成。

⑤通风换气:

菌丝生长期无需经常通风,菌丝亦能正常生长。子实体形成和生长发育阶段需要足够的氧气,必须加强通风换气。一般的出工菇场地适当打开窗即可,人防工事或地下室栽培要人为送风换气,在保证空气湿度不过低的情况下,尽量增加通风量。通风换气不仅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和发育,同时可减少杂菌的污染。
平菇出完一潮菇后需要调整几天再出第二潮,间隔时间越短对生产越有利,出两潮菇后菌棒明显变轻,需及时向菌棒内注射营养液,营养液配方是尿素1公斤+磷酸二氢钾0.5公斤+红糖1公斤兑水100公斤,一次每个菌棒注入0.5公斤左右。

不出菇的原因分析

平菇栽培过程中,发菌成熟的菇床迟迟不出菇,或采过1~2潮菇的菇床,不再正常出菇的现象较为常见,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1

料温偏高

菌丝培养成熟的菇床,若无较低温度的影响,其料温下降的速度很慢。若料温高于出菇温度范围,则原基不易发生,这种现象在秋栽的低温型品种中最为常见。

2

环境不适

菇床所处环境温度,高于所栽品种的出菇温度范围,或低于所栽品种的出菇温度范围,都会产生不出菇或转潮后不再正常出菇的现象。前者春、夏、秋季均会发生,后者多出现在冬季低温季节。

3

积温不足

在低温下种植时,菌丝长期处于缓慢生长状态,虽然发菌时间较长,但由于有效积温不足,菌丝生理成熟度不够,而迟迟不能出菇。此外,无论何时种植,出菇前的温差变化太大,均不利于出菇。

4

水分不足

发菌期由于揭膜次数过多,覆盖不严或土壤吸湿等,会造成培养料含水量下降,或菇床表面失水偏干;此外,产菇期菇体大量消耗培养料的水分后,如菇床水分补充过少,也会造成不出菇或转潮后不正常出菇的现象。

5

菌丝徒长

培养料含水量过高,菇床表面湿度饱和,干湿差变化小,会造成菌丝徒长,在菇床表面形成厚厚的菌皮。

6

虫害影响

杂菌污染菇床后,不但与平菇菌丝争夺养分,而且能分泌有害物质,抑制平菇菌丝的正常生长;害虫侵入菇床后,则大量咬食平菇菌丝,并使平菇菌丝断裂失水死亡。病虫危害重的菇床,平菇菌丝的正常生理代谢和物质转换要能受到破坏,进而造成不出菇。这种现象在整个产菇期内均可发生。关于防治病虫害知识可转阅至 《2020最新-平菇防治病虫害(内含详细介绍)》

7

通风不良

菇床通风不良,供氧差,膜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光线太弱,均不利于出菇。这种现象在地下菇场较为常见。

不论种植的是哪种菌种,对于食用菌行业来说未来是以数据化、科技化等为主,需要更多的技术总结完善和进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