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血缘始祖考暨黄歇与黄浦江

一、黄氏血缘始祖考
 
  关于黄氏的血缘始祖,有两种观点:一是黄氏源于伯益,二是黄氏源于陆终。伯益和陆终都是黄帝直系颛顼的后裔,只不过据司马迁《史记》所记,黄国为伯翳(柏翳)之后,楚国为陆终之后。黄国为伯益长子大廉于夏朝初年建立于今河南潢川,以黄为氏,为嬴姓黄氏,因为伯益被舜赐姓嬴氏,但不同于少昊嬴姓。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赢姓的黄国为祝融之后陆终的始封之地,黄人亦为陆终之后。宋人郑樵的《通志·氏族略》载:“黄氏,赢姓,陆终之后,受封于黄,今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有黄国故城在,楚与国也。僖十二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亦赢姓十四氏之一也。楚有春申君黄歇也。”诸多黄氏的族谱也多采此说,如《福建莆阳黄氏百代世谱》、《台湾江夏黄氏世谱》及《台湾江夏兴华军城黄氏祖谱》也曾记载:陆终,伯益次子,号吴回,兄帝太康失国,弟复焉,受封于河南潢川定城西二十里黄国。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实际上,只要对古代文献加以梳理,就不会认为陆终建立黄国并以黄为姓了。陆终不可能是黄氏的血缘始祖,陆终也不可能建立黄国,陆终及其后裔建立的是楚国。
  伯益黄氏。《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帝锡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帝舜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尔后嗣将大出。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其玄孙曰费昌,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以败桀于鸣条。大廉玄孙曰孟戏、中衍,鸟身人言。帝太戊闻而卜之使御,吉,遂致使御而妻之。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太史公曰: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俗称嬴姓十四氏。)

         陆终是楚国祖先。在《史记·楚世家》里,原文是: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後,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琇姓,楚其后也。昆吾氏,夏之时尝为侯伯,桀之时汤灭之。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楚国国君的始祖)。
  《世本》记载:
  陆终娶鬼方氏之妹谓之女隤,是生六子,孕三年,启其左肋,三人出焉;破其右肋,三人出焉。其一曰樊,是为昆吾,昆吾者,卫是也;二曰惠连,是为参胡,参胡者,韩是也;三曰籛铿,是为彭祖,彭祖者,彭城是也。姓籛名铿,在商为守藏吏,在周为柱下史,寿八百岁;四曰求言,是为会人,会人者郑是也;其五曰安,是为曹姓,曹姓者,邾是也;六曰季连,为芈姓,芈姓者,楚是也。
  从史料记载来看,陆终之后,大多数为夏、商和周时的方国:昆吾封于卫,参胡封于韩,彭祖在彭城,求言封于郑,安为邾人之祖,季连为楚人之祖。陆终之后封于黄者在先秦两汉典籍中无记载。
  赢姓诸氏族最初的活动地为当今的山东地区,夏、商和西周时期,为了打击东夷和淮夷部族,都曾有过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在夏、商两朝的军事打击下,东夷诸部落为了生存,不断向南迁移至淮河流域,然后缘淮河西上,进入江苏、安徽、河南,黄国便是其中之一。
  黄国的前身当为《后汉书》中所提到的九夷之一的“黄夷”。
  综上所述,赢姓远祖当为东方部族的少昊氏后裔,至舜、禹之时,伯益(伯翳)被舜赐姓嬴,伯益继承了少昊的嬴姓,但与少昊嬴姓有本质上的区别。伯益长子大廉建立潢川黄国,为嬴姓黄氏。伯益与偃姓的皋陶同时受封于山东和淮河中下游地区,为赢姓,秦、徐、郯、莒、黄、江等诸侯国都宗伯益为血缘始祖。赢姓部族与东方其他部族被夏人、商人和周人视为东夷,黄国原为夏、商时期活动于淮河流域的黄夷,在夏商的军事压力之下西迁至安徽与河南交界处,这便是夏商周三代时黄国的前身。
 
二、黄歇
周襄王四年,楚国灭黄国。黄国灭亡三百余年后,黄国后裔黄歇崛起于楚国,黄国为楚相二十余年,重振了黄氏家声。
  《史记·春申君列传》载:“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姓黄氏,游学博闻,事楚顷襄王。”春申君与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并称为“战国四君子”,春申君最早的封地在潢川,之后改封吴地,即今天的江苏常州、苏州至上海一带。春申君遇害后,众多子孙流散各地。
  春申君的遗宅,《嘉庆一统志》和《光州志》有不少记载,“楚封黄歇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故有宅在此……宅中井至今不堙”。潢川北城,留有一座春申君墓,墓前的半块“楚春申君”残碑,年久风化,字迹模糊,只“民国十九年立”几个字仍清晰可见。河南潢川黄氏文化研究会会长黄运庚说,按照潢川县志记载,1930年,时任国民党22路军总指挥兼30师师长的吉鸿昌,他特意祭扫墓地,为春申君立下了这座墓碑。
  对春申君情深意长念念不忘的,还有现代化大都市上海。《上海研究资料》记:“浦江相传为黄歇所凿,亦称黄歇江,或称春申江,于是上海乃有春申江的别称,或竟简称申江。”《上海县水利志》载:“春申塘为春申君开浚,春申村就是当时春申君的指挥所。”春申君疏通河道,拓垦荒原的故事,深深留在了上海的历史文脉中。
       如今,“申”成为表示上海的地域文化符号,春申君传说,成为上海的“春申文化”,当地人为了纪念这位开“申”之祖春申君,取“春申”为名者,不下数万人。
  春申君,将小潢河畔的古城潢川和千里之外黄浦江边的大上海,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2002年9月,在上海成功申博的欢庆晚会上,人们引吭高歌的第一曲,就是《告慰春申君》。
  鼓瑟编钟在江畔响起,如同遥远年代的天籁之音,回荡在了广袤大地:“乘长风兮开宇天,古往今来兮二千年。小潢河兮今犹在,黄浦江兮续根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