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圣人、开悟的人、得道的人 行道的奥妙

金童子道德经养生不传之秘

函谷对之二十七:为善自然


尹喜问:我们在修道中,要使心灵纯净,还要使自己的言行合道,谓之修行,那么是不是要坚持做善事才好呢
老子答:善行,无辙迹①;善言②,无瑕谪③;善数④,不用筹策⑤;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⑥;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⑦。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⑧。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⑨。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⑩。

[注释]
1、撤迹:轨迹,行车时车轮留下的痕迹。
2、善言:指善于采用不言之教。
3、瑕谪:过失、缺点、疵病。
4、数:计算。
5、筹策:古时人们用作计算的器具。
6、关楗:栓梢。古代家户里的门有关,即栓;有楗,即梢,是木制的。
7、绳约:绳索。约,指用绳捆物。
8、袭明:内藏智慧聪明。袭,覆盖之意。
9、资:取资、借鉴的意思
10、要妙:精要玄妙,深远奥秘。

(金童子)我的理解:
这一章老子重点论述修行,真正得道的人,他的一切言行都合道,并不要刻意为之。如果说要刻意去做,那就是没有得道。他举了一些例子:最会走的人,不会留下痕印,最会说的人,没有语病;会算的人,不要算盘就清楚;会关闭的人,不需要锁具之类,会捆绑的根本不用绳索,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做这些事已达到了自然而然的最高境界。圣人也就是得道的人,做善事也是这样,并不是故意去行善,而是他的所有行为做出来就是善的,不会因为是故意为之而遗弃一些人,对所有的物也是一视同仁,没有故意的偏好某一物,故无弃物。
这才是真正的明白,叫袭明。所以得道的圣人并不去教化人,而是以行为影响人,那些没得道的人却可以通过圣人的行为而向道,如果一个人既不能如圣人一样自然面然的行善,又不能参照圣人的行为悟道而达到自然为善的境界,而是刻意去做某些自认是善的事情,虽然也很智慧,其实是很迷失道的根本的。

笔者感悟: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圣人、开悟的人、得道的人 行道的奥妙

第二十五章讲同于道,融于道,道法自然。第二十六章讲了同道后注意事项,不要进入误区,君子终日行要不离辎重。要重视身体,以静守道,不失本心。本章讲同于道后,在行道时的种种奥妙。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圣人、开悟的人、得道的人 行道的奥妙

善行,无辙迹①; 这里的“行”和后一句的“言”相对,所谓言行一致,听其言观其行,所以,“行”指的是行为举止。同于道,合于道后, 言行举止都顺应自然,不强行而为,不刻意为止,同样是做善事,刻意去做,为了行善而行善,反而没有功德。自然而然,该做就做,没有痕迹;善言②,无瑕谪③;善于言谈的,在语言上中规中矩,不偏不倚,不落边见,充满了智慧。不会给人留下语病。善数④,不用筹策⑤;善于术数的,不用筹码,不用起卦就能直接说出结果;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⑥;善于关闭的,不用栓梢而使人不能打开,圣人用道治理天下,使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⑦。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而使人解不开。圣人使人遵循自然规律行事,不胡乱作为。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圣人、开悟的人、得道的人 行道的奥妙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有道的人,人我同体,物我同体,没有分别,所以圣人经常挽救人,而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废弃的物品。“袭”这里是沿袭的意思,袭明就是使明白沿袭下去,把自己悟到的道理传承下去。自觉觉他,自度度人。一般人得道后,都会留下他的传承,给后人以交代。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圣人、开悟的人、得道的人 行道的奥妙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⑨。所以,有道的人是还没有得道的人的老师;没有得道的人,是有道的人用来传道的资源对象。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⑩。不尊重自己的老师,或者不爱惜传道的资源对象,不能把自己悟到的大道传承下去,虽然有智慧,其实是大糊涂。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有句俗语叫“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可能于此有道理,一定要把道传下去,并发扬光大。

本章重点,为善自然,自然而然去做,不必刻意,随缘。做不到自然,就按照圣人说的去做,按照道德经里说的去做,也可以理解成经德道,按照经里说的去修德后得道。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通读 第六十二章

    <道德经>通读   第六十二章 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一辈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 ...

  •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老子传世名著:<道德经> (又称<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 ...

  • 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

    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不管是善人还是大盗,都是通晓圣人之道的.大盗也要具备五个条件,圣也.勇也.义也.知也.仁也,否则成为不了大盗. 只有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抨击圣人 ...

  • 第62章

    第62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化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

  • 百家论道:张理玄道长《道德经》解意(79

    第七十九章 左契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解意]与人有怨恨,虽经和解,仍余怨未消,其非善德之人也.是以圣人虽手拿契据,却让 ...

  • 《道德经》通读 第二十七章(下)

    <道德经>通读   第二十七章(下) 善,是道对人的"作而不辞",道化生化育万物,不辞于万物,万物依不辞之道生生不息,这种不辞之道,即万物的"自性" ...

  •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解析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解析

  •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原文及译文

    第二十七章 [原文] 善行,无辙迹①:善言②,无瑕谪③:善数④,不用筹策⑤: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⑥: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⑦.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⑧.故善人者,不善人 ...

  •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

    这一章讲得似乎玄乎其玄,但事实上从更高的维度来看,的确如此. 先贴下原文: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 ...

  •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二十七章 妙法救人章 ...

  •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王需重视擅长做某事的人,珍爱不擅长做某事的人

    (一),经文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xiá zhé),善数(shǔ)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楗(jiàn)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 ...

  •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处事要妙

    主播 | 子淇 修音 | 一林 图编 | 匀 原文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 ...

  • 第二十七章——股神客观存在,但天下没有人靠炒股发财

    本章知识点: 一.股神该怎样定义呢?威哥给出两种定义. 第一种定义,凡是可以从股票市场赚大钱的,都是股神: 第二种定义,只要从股票二级市场,获取暴利的人,都是股神.当然了,这个年收益应该是要在200% ...

  •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善行无痕》悟读述杂【27】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善行无痕》悟读述杂【27】

  •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

    原文: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