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圣人、开悟的人、得道的人 行道的奥妙
金童子道德经养生不传之秘
函谷对之二十七:为善自然
尹喜问:我们在修道中,要使心灵纯净,还要使自己的言行合道,谓之修行,那么是不是要坚持做善事才好呢
老子答:善行,无辙迹①;善言②,无瑕谪③;善数④,不用筹策⑤;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⑥;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⑦。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⑧。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⑨。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⑩。
[注释]
1、撤迹:轨迹,行车时车轮留下的痕迹。
2、善言:指善于采用不言之教。
3、瑕谪:过失、缺点、疵病。
4、数:计算。
5、筹策:古时人们用作计算的器具。
6、关楗:栓梢。古代家户里的门有关,即栓;有楗,即梢,是木制的。
7、绳约:绳索。约,指用绳捆物。
8、袭明:内藏智慧聪明。袭,覆盖之意。
9、资:取资、借鉴的意思
10、要妙:精要玄妙,深远奥秘。
(金童子)我的理解:
这一章老子重点论述修行,真正得道的人,他的一切言行都合道,并不要刻意为之。如果说要刻意去做,那就是没有得道。他举了一些例子:最会走的人,不会留下痕印,最会说的人,没有语病;会算的人,不要算盘就清楚;会关闭的人,不需要锁具之类,会捆绑的根本不用绳索,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做这些事已达到了自然而然的最高境界。圣人也就是得道的人,做善事也是这样,并不是故意去行善,而是他的所有行为做出来就是善的,不会因为是故意为之而遗弃一些人,对所有的物也是一视同仁,没有故意的偏好某一物,故无弃物。
这才是真正的明白,叫袭明。所以得道的圣人并不去教化人,而是以行为影响人,那些没得道的人却可以通过圣人的行为而向道,如果一个人既不能如圣人一样自然面然的行善,又不能参照圣人的行为悟道而达到自然为善的境界,而是刻意去做某些自认是善的事情,虽然也很智慧,其实是很迷失道的根本的。
笔者感悟: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圣人、开悟的人、得道的人 行道的奥妙
第二十五章讲同于道,融于道,道法自然。第二十六章讲了同道后注意事项,不要进入误区,君子终日行要不离辎重。要重视身体,以静守道,不失本心。本章讲同于道后,在行道时的种种奥妙。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圣人、开悟的人、得道的人 行道的奥妙
善行,无辙迹①; 这里的“行”和后一句的“言”相对,所谓言行一致,听其言观其行,所以,“行”指的是行为举止。同于道,合于道后, 言行举止都顺应自然,不强行而为,不刻意为止,同样是做善事,刻意去做,为了行善而行善,反而没有功德。自然而然,该做就做,没有痕迹;善言②,无瑕谪③;善于言谈的,在语言上中规中矩,不偏不倚,不落边见,充满了智慧。不会给人留下语病。善数④,不用筹策⑤;善于术数的,不用筹码,不用起卦就能直接说出结果;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⑥;善于关闭的,不用栓梢而使人不能打开,圣人用道治理天下,使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⑦。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而使人解不开。圣人使人遵循自然规律行事,不胡乱作为。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圣人、开悟的人、得道的人 行道的奥妙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有道的人,人我同体,物我同体,没有分别,所以圣人经常挽救人,而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废弃的物品。“袭”这里是沿袭的意思,袭明就是使明白沿袭下去,把自己悟到的道理传承下去。自觉觉他,自度度人。一般人得道后,都会留下他的传承,给后人以交代。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圣人、开悟的人、得道的人 行道的奥妙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⑨。所以,有道的人是还没有得道的人的老师;没有得道的人,是有道的人用来传道的资源对象。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⑩。不尊重自己的老师,或者不爱惜传道的资源对象,不能把自己悟到的大道传承下去,虽然有智慧,其实是大糊涂。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有句俗语叫“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可能于此有道理,一定要把道传下去,并发扬光大。
本章重点,为善自然,自然而然去做,不必刻意,随缘。做不到自然,就按照圣人说的去做,按照道德经里说的去做,也可以理解成经德道,按照经里说的去修德后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