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底层逻辑

#国风大典#

对历史感兴趣的人,有没有对历史的沿革规律深入探究过?从有记载的信史或者古书上的记述中,深入思考一些其中的底层逻辑。这可能是历史的现实意义。

历史是发展的,对史实的解读,也是不断发展的。不同时期对同一段史实的判断也是不尽相同的,历史‬就‬像一锅‬粥,任由‬不同‬的想法‬往‬其中‬加入‬不同‬口味‬的配菜‬,完成‬这锅‬适合‬当下‬口味‬的xx‬粥‬。

琅琊榜

大秦帝国

三侠五义

水浒传

各式各样的历史剧和演义小说,就是不同口味的xx粥,而且配料之多,几乎吃不出是粥了,只是借用了历史之名,说了些想说的事情。真正想了解历史的人,也不会觉得能在这些“作品”中了解历史。

历代史家的史书呢?能认为是“事实以及事实的全部吗?你怎么看,欢迎提出宝贵的想法。

我并不是史家,也不是历史虚无主义。xx粥里面真实的粥究竟有多少,确实是个问题。这也正是历史的魅力所在。

历史,本就是人文史,是人性的发展史。人类在茹毛饮血、衣不蔽体的时期,生存和繁衍是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抱团取暖,合作共赢才是共识,族群的利益高于一切。“有巢氏”开始居于巢穴;“神农氏”开始农耕;“伏羲氏”开始有了结绳记事、开创了符号系统,就是“先天八卦”;黄帝时期仓颉造字,把符号系统文字化,最早的文字是为了解释“伏羲氏”难懂的符号系统用的。而语言应该早就已经在使用了,但是与符号系统和后来的文字系统相对独立,只用于日常交流。我们之前学的文言文也是记述专用,和语言不是完全统一的,后世逐渐趋同,明末清初,开始有了白话说本,直至清朝亡后,新文化运动、白话文运动才得以统一。

尧舜禹时期,生产力水平和人口数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一夫一妻制早已经成为默认选项,私有也被公认了,私欲就逐渐悄咪咪深入人心。从族群利益最大化慢慢变成自家利益最大化。生产力的发展、公共意识的改变,促成了社会结构的改变。启把禅让改成了子承父业也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

“公天下”变成一家之天下,就更加剧了利益分配的不平等,就有了阶层社会。阶层产生社会矛盾,矛盾发展到最后导致革命,于是夏商周迭代,社会治理结构在不断探索改进。

周朝的最初是后世很多有识之士的理想社会结构。孔子“吾从周”、新朝王莽的大胆改革都是对这一时期的向往,但是时移势易,适应当时才是真正重要的。孔子“丧家之犬”、王莽被骂篡权……

至圣先师孔子

理想主义情怀并不能完全解决现实问题,但是理想主义总是能激发我们的热情。

孔子除了“吾从周”的执念,更多的是入世的智慧。在制史上,“述而不作”是大智慧,否则,可能会被误读误用。是他“韦编三绝”遍读史书后的智慧,只是删减、编制,不参杂。

史书都是后人对前人的记述,礼教社会需要史书可以警醒后人,不要蹈前人失败的后辙,还有孔子有训“为尊者隐”,史者就多了些藩篱,不能逾越。“隐恶扬善”才是其笔法的要义。周幽王的身边就必须有个褒姒,才能让西周结束。有此先例,后世如隋炀帝(谥法: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有和隋文帝宣华夫人陈丽华有染;唐明皇独宠杨贵妃以致安史之乱……不一而足。总之,历史也是工具,是教化的工具。

历史事实是什么,对于绝大多数人当下的意义并不是最重要的,而且庞杂抽象。史家将其中有意义的事情工具化后,用于当时的社会结构的固化和调整,用于当时民众认知的趋同,更是用于整个治下的群体认同。

历史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认知结构推进的;史书的作用是记述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试图总结经验,警醒后人,所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历史已经是既成事实,无可改变,史书是不同时期的人对后人留下经验之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