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耳聋的中医治疗妙方

耳鸣是指耳内鸣响,或如潮声,或如蝉鸣,或细或暴,妨碍听觉;耳聋是指听力减弱,妨碍交谈,甚至听觉丧失,二者常合兼,耳聋又可由耳鸣发展而来,且其发病机制基本一致。凡肾气不足,脾胃虚弱,情志失调,脾胃湿热,风热外乘均能引起耳鸣、耳聋。

西医学中的外耳病变、鼓膜病变、中耳病变,内科方面的急性传染病、中枢性病变、药物中毒、烟酒中毒以及贫血、高血压、内耳眩晕等疾病,出现耳鸣、耳聋症状均可参考此内容辨证施治。

一、病因病机

1.实证

(1)风邪外袭

风邪侵袭,搏于经络,随其血脉上入于耳,正气与邪气相搏,故猝发耳鸣、耳聋。

(2)肝胆火盛

情志失调,肝失疏泄,郁而化火,或暴怒气逆,肝胆之火循经上扰,蒙闭清窍而发为耳鸣、耳聋。

(3)痰火郁结

酒食不节,聚生痰热,郁久化火,痰火上升,壅塞清窍,以致耳鸣,甚则气闭,成为耳聋。

(4)瘀阻宗脉

十二经脉均上络于耳,耳为宗脉之所系,经脉瘀阻,阻塞耳道而致耳聋。

2.虚证

(1)中气不足

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血生化之源亏乏,经脉空虚,不能上奉于耳而发为耳鸣、耳聋。

(2)阴血亏损

阴血素亏,耳失濡养或劳伤气血,宗脉空虚,不能滋养耳窍而致耳鸣、耳聋。

(3)肝肾亏虚

肝肾不足,精血衰少,或恣情纵欲,耗伤肾精,不能上充于清窍而致耳鸣、耳聋。

二、辨证

1.实证

(1)风邪外袭

猝然耳鸣、耳聋,恶风发热、头痛、骨节酸楚,或耳内作痒,或耳聋,牙根、牙龈肿痛,或寒热往来、咳嗽、口干、耳中疼痛、出血、流脓等。苔薄白,脉浮数。

(2)肝胆火盛

猝然耳鸣、耳聋头痛面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怒则病甚或夜寐不安,胸胁胀闷,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3)痰火郁结

耳鸣如蝉,时轻时重,时或闭塞如聋,胸闷胁痛,痰多口苦,耳后胀痛,二便不畅。舌苔薄黄而腻,脉弦滑。

(4)瘀阻宗脉

耳鸣、耳聋如塞,耳流败血,或见耵聍与陈血胶结。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

2.虚证

(1)中气不足

耳鸣、耳聋,时轻时重,烦劳则加重,休息暂减,倦怠乏力,神疲食少,大便溏薄。苔薄白腻,脉细弱。

(2)阴血亏损

耳鸣嘈嘈,甚则耳聋,面色无华,唇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大无力。

(3)肝肾亏虚

耳鸣或耳聋,多兼眩晕,腰膝酸软,手足心热,遗精等。舌红,脉细弱或尺脉虚大。

三、治疗

1.针灸疗法

(1)刺灸法

①实证

治法:清肝泻火,豁痰开窍。取手足阳明、少阳经穴为主。

选穴:翳风、听会、中渚、侠溪、行间、丰隆、劳宫。

操作:毫针刺,用泻法,听会用张口进针法,不留针,其余穴位用捻转泻法,留针30~40分钟,每日1~2次。

②虚证

治法:补益肾精,健脾益气。取手少阳、足少阳、足少阴、足太阴经穴为主。

选穴:翳风、听宫、肾俞、脾俞、太溪、关元、足三里。

操作:毫针刺,用补法,并可加灸,每日1~2次,每次留针30~40分钟。

(2)耳针法

选穴:皮质下、内分泌、肝、肾、神门、耳尖、内耳。

操作:用强刺激,或用电针,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留针30~40分钟。

(3)水针法

选穴:翳风、听会、听宫、风池。

操作:每次选1穴,注入维生素B12或辅酶A,每次注射0.5ml,各穴交替,每日1次。

2.方药疗法

(1)实证

①风邪外袭

治法:解表祛风。

方药:清神散加减。

组成:荆芥25g,防风20g,羌活15g,菊花15g,石菖蒲20g,木通20g,甘草15g,川芎15g,木香15g。

加减:若风热上袭,可用银翘散加减;耳中疼痛流脓或出血水,用蛇蜕烧灰吹入耳中;项背强急不舒,加葛根、芍药。

②肝胆火盛

治法:清肝泻热。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组成:龙胆草20g,木通15g,泽泻15g,黄芩20g,栀子20g,黄连10g,柴胡20g,生地黄15g,当归20g,甘草10g,车前子15g。

加减:便秘,加生大黄;下焦湿热不甚,酌减木通、泽泻、车前子;肝火伤及肾水者,酌加牡丹皮、女贞子、旱莲草。

③痰火郁结

治法:化痰清火,和胃降浊。

方药:温胆汤加减。

组成:陈皮15g,半夏20g,茯苓20g,竹茹20g,枳壳20g,炙甘草20g。

加减:痰多者,加胆南星、海浮石;郁结甚者,加浙贝母、天花粉;膈上烦热,加桔梗、栀子、豆豉;热甚者,加黄连、黄芩。

④瘀阻宗脉

治法:通窍活血。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

组成:赤芍25g,当归25g,川芎15g,桃仁15g,红花15g,丹参20g,葱白20g,生姜15g,麝香3g,大枣5枚。

加减:因临床常见痰瘀互结,故常加海藻、昆布、贝母等化痰软坚之品。

(2)虚证

①中气不足

治法:益气升清。

方药:益气聪明汤加减。

组成:人参25g,黄芪35g,升麻25g,葛根20g,蔓荆子25g,黄柏15g,芍药20g,石菖蒲25g,茯神25g,炙甘草20g。

加减:兼肾气不足者,加熟地、杜仲、山药、菟丝子;兼心气不足者,加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远志。

②阴血亏损

治法:补益气血。

方药:人参养营汤加减。

组成:黄芪20g,当归25g,肉桂15g,甘草20g,橘皮20g,白术20g,人参25g,白芍25g,熟地黄20g,五味子20g,茯苓15g,远志20g,鹿角胶20g,龟板20g。

加减:心血不足者,加龙眼肉、益智仁、酸枣仁;血虚有热者,加柴胡、牡丹皮。

③肝肾亏虚

治法:补益肝肾。

方药:耳聋左慈丸加减。

组成:熟地黄25g,山茱萸20g,山药25g,泽泻20g,茯苓20g,牡丹皮25g,五味子15g,磁石20g,阿胶25g,女贞子25g,牛膝25g,杜仲25g。

加减:兼风邪外袭者,加防风、细辛;兼见火热实邪,加黄连、黄柏;兼痰瘀阻滞者,加半夏、陈皮、桃仁、红花化痰祛瘀。

四、验案举例

刘某,女,42岁,2009年12月10日初诊。

主诉:右耳听力丧失1月余。患者1个月前因工作中生气,突感头晕、恶心伴有呕吐,右耳轰轰作响,随后即见听力丧失。当日即往某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诊断为突发性耳聋,静点凯时等药物,并配合高压氧舱治疗,住院半个月后出院,眩晕减轻,恶心消失,但右耳听力未见恢复。后采用针灸治疗半个月,效果不显,今日为求进一步治疗,特来我院针灸门诊就诊。

现症:右耳听力丧失,耳内闷胀。伴心烦易怒,胸闷不舒,饮食量少,大便干燥。既往健康,无家族病史。察其神志清醒,面色少华,形体适中。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滑数。此乃因患者平素肝胆火旺,怒则气上,肝胆之火,循少阳经脉上扰耳窍,致耳窍闭塞,发为耳聋。

中医诊断:暴聋。

治则:清泻少阳,通络利窍。

中药处方:龙胆草25g,木通10g,泽泻25g,黄芩15g,栀子15g,黄连10g,柴胡15g,生地黄20g,当归20g,甘草15g,车前子15g。14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针灸处方:①主穴:上关(右侧)、听会(右侧)、完骨(双侧)。

②配穴:百会、神庭、外关(右侧)、太冲(右侧)、侠溪(右侧)。

操作:取穴处常规皮肤消毒,采用0.35mm×40mm毫针,百会、神庭手法要求捻转稍加提插,由徐到疾,捻转速度达200转/分钟以上,连续3~5分钟。听会穴针刺时要深达1.5寸,使针感传至耳内,如有针刺入耳中,其效最佳。完骨穴针刺时亦要深达1.5寸,使针感传至耳内及耳后部。其余腧穴常规针刺,施以泻法,诸穴得气后,使用G6805-Ⅱ型电麻仪,连续波刺激30分钟。每日1次,每次40分钟,2周为1个疗程。

行针5分钟后,大声说话时,患者可以听见,但自觉声音较远。行针40分钟后,听力有所恢复,右耳能听见较大声音,但分辨不清。

前后十七诊,痊愈。

【按语】暴聋西医学称突发性耳聋,是指听力突然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其轻者又称为“重听”,重者则称为“耳聋”。西医学中的许多疾病,包括耳科疾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脑血管疾病、贫血、糖尿病、药物中毒、噪声干扰及外伤性疾病等均可出现耳聋。

中医学对耳聋早有认识,如《诸病源候论》载:“肾为足少阴之经,而藏精气通于耳。耳,宗脉之所聚也。若精气调和,则肾脏强盛,耳闻五音;若劳伤气血,兼受风邪,损于肾脏,耳精脱,精脱者则耳聋。”《灵枢·经脉》云:“肝经扰布胁肋,连目系,入颠顶;胆经起于目内眦,布耳前后入耳中。”《素问·厥论》云:“少阳之厥,则暴聋颊肿而热。”其病理机制为“肝胆火盛”。胆经循行耳中,肝热移胆,胆热循经上冲,故见耳鸣耳闷,甚则突发耳聋,故治疗应从肝胆入手。

龙胆泻肝汤出自《医方集解》。其方具有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之功。历代以来多次记载其方可用于耳鸣耳聋。《医方集解·泻火之剂》云:“治肝经实火,湿热,胁痛,耳聋,胆溢口苦,筋痿。”《医宗金鉴》卷四云:“胁痛口苦,耳聋耳肿,乃胆经之为病也。筋痿阴湿,热痒阴肿,白浊溲血,乃肝经之为病也。故用龙胆草泻肝胆之火……佐以芩、栀、通、泽、车前大利前阴……寓有战胜抚绥之义矣。”现代研究证实,龙胆泻肝汤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并优于抗坏血酸;对羟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对羟自由基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具有抑制作用,并强于甘露醇,而自由基的氧化损伤可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耳聋即是自由基引发的常见病之一。

从经络辨证来讲,其发病则与手、足少阳经脉的关系最为直接,多分为实证和虚证两种。实证常因外感风热,或内伤情志、饮食不节,致痰湿内生,或肝胆火盛,循经上扰,蒙闭耳窍所致。虚证多由久病体虚,气血不足,劳倦纵欲,肾精亏耗,精血不能上承,耳窍失养所致。

本案患者系因平素肝胆火旺,郁勃恚怒,怒则气上,肝胆之火循少阳经脉上扰耳府,致耳窍闭塞,发为耳聋。故治宜清泻少阳,通络利窍。上关、听会、完骨穴为足少阳胆经腧穴,足少阳胆经经气通于耳,具有通经活络、聪耳启闭之功,且听会穴又是治疗耳疾之要穴。配百会、神庭穴以调神益智,聪耳利音;配循经远取八脉交会外关穴,以达疏导少阳经气、调畅少阳气血、宣通耳窍之效;再配太冲、侠溪穴,以清泻肝胆之火,行气通络以利窍。诸穴合用,共奏奇效。

本文选自《李延学术经验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吴限主编)

(0)

相关推荐

  • 耳鸣耳聋苦恼多,中医治疗送给你。

    耳聋 耳朵里成天嗡嗡乱叫,吃不下,整天没精神,人都快疯了 听声全靠蒙,说话要靠吼,都没人愿意搭理我--.. 事实上,一对灵敏的耳朵,对每一个人都是极其重要的,但若真的出现耳鸣.耳聋等问题,又该怎么办? ...

  • 耳鸣就是肾虚?错、错、错!小心越补越严重。

    耳鸣(Tinnitus)又称神经性耳鸣,中医上称为聊啾,耳啸,是一种在没有外界声.电刺激条件下,人耳主观感受到的声音.值得注意的是,耳鸣是发生于听觉系统的一种错觉,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有些人常感到耳 ...

  • 耳鸣耳聋针灸:

    耳鸣以耳内鸣响,如蝉如潮,妨碍听觉为主症: ‌ 耳聋以听力不同程度减退或失听为主症,轻者称"重听". 临床上耳鸣.耳聋既可单独出现,亦可先后发生或同时并见.其发生常与外感风邪.肝胆 ...

  • 龙胆泻肝丸——”肝胆火旺“ ”湿热“方药...

    龙胆泻肝丸--"肝胆火旺"+"湿热" 方药:泽泻.木通.车前子(盐炒).龙胆.柴胡.黄芩.栀子(炒),当归(酒炒).地黄.炙甘草 主治:肝胆火旺.湿热. 1.  ...

  • 耳鸣耳聋的中医治疗妙方!

    导读 一对灵敏的耳朵,对每一个人都是极其重要的,但若真的出现耳鸣.耳聋等问题,又该怎么办? 耳鸣是指耳内鸣响,或如潮声,或如蝉鸣,或细或暴,妨碍听觉:耳聋是指听力减弱,妨碍交谈,甚至听觉丧失,二者常合 ...

  • 耳鸣耳聋的中医治疗方法

    耳鸣.耳聋是指听觉异常的两种症状.耳鸣是指患者自我感觉耳内鸣响,或如雷声,或如蝉鸣:而耳聋则是以听力减退或听力丧失为主要症状,往往是由耳鸣逐渐加重发展而成.中耳或内耳疾病.颅内脑变和某些药物导致听神经 ...

  • 〖中医治疗〗三天见效!一毛钱成本的治便秘妙方

    〖中医治疗〗三天见效!一毛钱成本的治便秘妙方

  •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12个经验妙方

    -1- 张大昌先生:治疗高血压经验妙方 妙方一: 处方 夏枯草15克  生白芍10克 生杜仲15克  生黄芩6克 先煎前三味,用水三茶盅,煎至30分钟,再入黄芩煎5分钟即成.每日早晚各一次. 此方前三 ...

  •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12个经验妙方 | 张大昌

    -1- 张大昌先生:治疗高血压经验妙方 妙方一: 处方 夏枯草15克  生白芍10克 生杜仲15克  生黄芩6克 先煎前三味,用水三茶盅,煎至30分钟,再入黄芩煎5分钟即成.每日早晚各一次. 此方前三 ...

  • 中医治疗小腿转筋(抽筋)的妙方

    小腿转筋是一种常见症状,常于夜间睡眠发生,尤以老年及妇女多见.临床以一侧或两侧小腿肚于睡眠中突然抽搐,剧痛难忍,双手按揉后疼痛稍缓解为特点.发病的原因,中医认为,多由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受风冷寒湿侵 ...

  • 赵亮谈中医养生:治疗痛风,中医有妙方

    赵亮 湛江市中医肿瘤研究所所长.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目前,痛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痛风已成为了一个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重大问题. 痛风,病名中有"痛"一 ...

  • 中医治疗鼻炎的几个小妙方,简单又实用!建议收藏一下

    原创2021-06-02 09:52:57·中医院主任医师 鼻炎,中医是怎么认为的? 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肺气正常则鼻窍通利.嗅觉灵敏.如常用的中药:苍耳子.白芷,能通肺窍.薄荷清散风热.辛凉畅鼻.葛 ...

  • 施门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百年妙方!

    施今墨(1881年3月28日-1969年8月22日),原名毓黔,字奖生,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中国近代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北京四大名医"之一. 施今墨是中医临床家,医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