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张传云:秋风伴我明光游

秋风伴我明光游

文/张传云
明光是我百看不厌的地方。我曾随环滁之旅的作家们到明光各地走读,我被她独特的自然美景和深厚的人文掌故深深吸引。
这次我们去明太祖朱元璋的出生地,穿越几百年的时空隧道与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农民皇帝做次简短的探访。
车子穿过明光市宽敞整洁的马路,来到位于市区东北方向的赵府庄。在一片杂乱的红瓦白墙的现代民居中,鹤立鸡群着一座红墙金瓦,雕梁画栋的古建筑。开放式的院落内,石砖缝隙间杂草丛生。避开正门,院子里其它地方都被勤劳的当地农民开垦成了旱田,此时田里的绿豆大多数已被秋风熏成了黑色,只有极少的一部分豆荚还在与叶子并肩抵制着季节的变迁,拒绝枯萎。
院子左侧不远处,在一片荒草丛中矗立着驼碑的赑屃,碑的正面和门楣上刻了同样的三个字“跃龙岗”,据说这跃龙岗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出生地。蓝天下,门楼伸往天空的翘檐上,守护神兽们始终坚定地向着天的更高更远处眺望。
拍过到此一游的照片后,我们追寻着明太祖的出生轨迹,乘车赶往东风湖边上的尿布滩。
尿布滩原名珠墩,象一颗衔在抹山与明光山“二龙”之间的美丽龙珠,它三面环水,抟转着2100亩的东风湖。宽阔浩渺的湖面大气磅礴,秋风在水面徘徊,一阵比一阵凉,岸边的芦苇荡此时雄起着“蒹葭苍苍”的意蕴。
下了车,一行十几人漫步于尿布滩上曲曲折折的石板路。在导游的引领下,于一片林间坡地,找到了一棵针刺向下生长的荆棘。导游说“这尿布滩就是几百年前朱家陈氏给尚在襁褓中的儿子朱重八晒尿布的地方。有一天朱母在晒尿布时,手指不小心被荆棘上的尖刺给戳破了,她随口嘀咕了一句,要是这些尖刺朝下长就好了。许是神意,一夜之后,所有的针刺全部低头向下了。”真是神奇!大概对于人无穷无尽的好奇心不胜厌烦吧,眼前那棵针刺违反一般生长规律的荆棘,瘦骨伶仃,单薄干枯的枝干上,悬挂着寥寥几片无精打采的绿叶,我真担心它活不了多久,就湮灭不见,使传说真得变成了传说。
先前我们只顾着去看那棵神奇的荆棘,忽略了路两侧吉祥美丽的格桑花,这原产于高原的远客,如今成了此地的主人,白色,粉色,浅紫色的花朵,在沁凉的秋风里热烈的绽放着,似在欢迎四方游客的到来。
简单访问过跃龙岗和尿布滩后,我们自然不会忘了瞻仰抹山寺。
抹山寺建在抹山上。抹山在我国的名山大川中原本名不经传,因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在此,借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可以很好的阐释。
伫立抹山顶上,视线开阔,秀丽的自然风光尽收眼底。东眺,田畴无际;北瞰女山湖,烟波浩渺;山脚九道弯抟水,奇趣横生;山腰飞檐走壁的抹山寺,礼佛纳祥。
说到抹山寺,这里也有一个传说等着我们。据当地老人讲,诚意伯刘伯温为了镇压此地龙气,稳固朱皇帝家千秋万代的帝业才修建的抹山寺。建寺伊始,民夫挖墙地基,昼挖夜复,一连多日皆是如此,后得一鹤发童颜的神秘老丈指点迷津,晚上民夫收工时,将几把铁锹分别插进地基四角及正中,翌日,众人但见地基内的土壤都变成了红色,不知何故。抹山寺曾毁于日寇的战火,我们现在看到的是2007年重新修建的。
进寺,迎面是一座有几层楼高的白色大理石观音像,观音大士宝相庄严,微瞌双目,手结宝印俯怜着进寺的众生。
寺院前后耸立着几棵古朴高大的栎朴树,最古老的一棵树已经有600多岁的寿龄,树冠高大,树身黛色,其上有多处还隆起了沧桑的褶皱。我走近树下,顿觉自身渺小幼稚。
回去的路上,开车的作家木头说:“此行明光,我要写一篇游记传世,也许后人来抹山寺旅游时,说不定会联想我。”我们报以纷乱而热烈的掌声。车窗外,秋风习习,草木萧疏梧落黄。
这愉快的一天只一掠,走了,留下余香给记忆不停回味。

作者简介:

张传云,女,滁州人,诗歌散文常见于报刊,安徽散文家协会会员。

图片:网络

编辑:董祖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