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中华孝道
何建春 河畔沟何氏宗亲会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罗渡镇何家堂村河畔沟何氏:先祖何学举之三子何希豪之妻何董氏奉旨湖广填川移民于此,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经过数代人勤劳爱国,努力奋斗下,目前共有约20000左右何氏家人遍布全球各地发展,为国家富强,家庭幸福贡献力量。河畔沟何氏宗亲VCR05:05何家秉承爱国、爱家、爱生活的优秀传统,在(原资马乡)河畔沟繁衍生息,安居乐业,据不完全统计我族应有约20000余人,何家人才济济,无论是商界、政界、医学、军事、教育等都有佼佼者,他们热爱生活,认真工作,用智慧和汗水建设家园,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祠堂重建鸟瞰图
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罗渡镇何家堂村(祠堂坐标)据历史记载,“何家祠堂”始建于清朝年间,成一字排开、气贯东西的七间川逗平瓦房,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当时族长一声号召,族人踊跃出资,塑像立碑,刻族规家训、出资人于祠内。每逢节庆,宗族大事,开祠庆典,族人济济一堂,祭拜先祖,议事恳亲,热闹非凡。可以说,何家祠堂一直是我族缅怀先祖的神圣殿堂,一直是激励后代、敦亲睦邻、惩恶扬善、扶危济困的首善之地。既令族人敬仰和向往,又向世人展示了我族团结奋进的望族形象,使我族子孙后代深感骄傲和自豪。文化大革命动乱年月,“破四旧,立四新”,政府打击宗派主义,严禁宗祠和族长,也不许开清明会。因此,从1964年起我族祠堂成为了教书育人的学堂,1984年人为地拆除,毁于一旦。斗转星移,何家祠堂,除了在老一辈族人心中仅存的一点记忆外,其余荡然无存。我族子孙无不惜之、痛之。多少年来,我族最大的愿望就是企盼重建祠堂,以开宗明义,祖先归位,凭吊追思,恳亲联谊。祠堂原址原貌
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国家倡导挖掘族规、家风、祖训的积极意义,鼓励家风建设,提倡祭祖扫墓,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九十年代未,全国各地各姓氏开始修建祠堂。2000年本谦任族长以来,提议重建祠堂。2007年底,族委推举淑明任族长,决定在河畔沟修建,后经族委会多次商议、探讨、协商河畔沟家人无果,无法落实土地就此搁浅。随着社会的发展,参加清明联谊活动的宗亲越来越多,2009年无地方召开清明会,本部等宗亲主动要求在他们家的土地上平整坝子,何自清出资3万元硬化。从此,何家才有了清明联谊之场所。2012年初,族人推举何自越任族长,新任族长何自越雄心勃勃组织族人协商如何解决河畔沟重建祠堂之事,因当时条件和资金问题无法解决,大家被迫扫兴而归。祠堂原址旧貌
2016年清明节前,老族委推选何强任族长。清明会上,何强提出了“我为家族出份力”的口号,家人们为之振奋,要求重修祠堂的呼声高涨。年底族委会与河畔沟家人再次进行思想交流、沟通,得到了理解,达成共识,愿意无偿让出宅基地修建祠堂。2017年清明会上,何强当选为宗亲会会长,提出了“齐心协力,共建宗祠”的口号,在宗亲会的号召下,宗亲们义务将何本夏、何本禹、何本商、何本汤、何建云、何本玉等主动让出的宒基地、房屋进行拆除、清理,几天时间就将场地收拾干干净净。后因场地受限,地理位置不佳,只好修建祭祖场所(入川始祖董氏老祖宗葬于此)。2018年下半年,宗亲会会长何强、商会会长何自清、宗亲联络部何自奎等众多河畔沟何氏有识之士,多次组织研讨、商议祠堂修建的相关事宜,最终确定在何家老祠堂进行重建。2019年初,通过宗亲会的精心组织,完善了施工设计、招投标等程序,并对老祠堂内的何自修、何自强、夏大平、等家人的房屋进行拆除和安置,于2019年2月26日正式破土动工。祠堂原址旧貌
我族祠堂的兴建,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是传统和现代文明并举,家族与民族复兴同行。在施工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坎坷和心酸,但在宗亲会会长何强、商会会长何自清、副会长何自奎、秘书长何建春等众多的家人共同努力下,在全族宗亲的献计献策、踊跃捐款、共襄盛举的积极支持配合下,克服重重困难,于2019年12月6日通过宗亲会现场验收,主体工程已顺利竣工!2020年元月初,附属工程及场地硬化顺利完成。历时近壹年,何氏宗祠重建工程始告竣工。耗资200多万(主体149万元、拆迁安置25万元、附属工程及场地硬化20万元、河畔沟祭祖场地20万元)。祠堂的建成,圆了族人之梦,结束了我族议事无基地、祭祖无牌位的历史,彰显了我族宗亲精诚团结、奋发向上的精神。现在焕然一新的河畔沟何氏宗祠,雄伟壮丽、气势恢宏,古朴典雅中孕端庄秀丽、大气磅礴中显豪华气派,吸天地之精华,纳八方之祥瑞。河畔沟何氏宗祠真正实现了华丽的蜕变,与昔日破烂、衰败、坍圮、颓塌的状态有天壤之别!让我们在祖宗恩泽的荫庇下,同心同德,再接再厉,为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做出更大的贡献。鸟瞰全景图
鸟瞰牌坊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