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的书法看起来歪歪扭扭,为何还这么出名,究竟好在哪里?

郑板桥的书法比起他的绘画更具有个性,体现出“怪”和“野”两大特征,如果以现代人的审美趣味来看,把他的书法称作“丑书”和“乱书”一点都不稀奇。文·段宏刚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音同谢),江南泰州人士,是清朝非常有名的文人画家,“扬州八怪”的旗手之一,在中国美术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提起郑板桥,他留给人们至少有两个突出印象。除过竹子,郑板桥还擅长画兰花,以及怪石嶙峋的山石,竹、兰、石三种物象成为他寄托人生况味的最佳载体。

大图模式二是郑板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给自己绘画作品明码标价的人。61岁时,郑板桥厌倦了官场生活,像陶渊明那样“不为五斗米折腰”,索性辞官来到扬州,专门以卖画为生,日子过得潇洒、自由。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郑板桥率真可爱,顾客买画时他只喜欢收真金白银,对“以物换物”的方式很反感。

大图模式实际上,抛开绘画,郑板桥在书法和诗词上的造诣也极高,只不过被绘画给遮盖了。他的诗书画被世人称作“三绝”。“怪”是从字体形态来讲,他的字跟端庄平正是不沾边的,字体形态多向右边倾斜,看起来歪歪扭扭,如同一个人在打醉拳,或翩翩起舞。他把自己的书法形容为“乱石铺街”。并且,他写字时在笔法运用上极不统一,常常把隶书、楷书,甚至篆书的笔法杂糅到一起,写进一个字里,有的笔画写得很纤细,有的写得很肥厚,单字看起来很不协调,总感觉怪怪的。

大图模式“野”是从字体风格来讲,他在用笔上比较夸张,有时故意写出奇怪、张扬的线条,如同宣泄心中的不满情绪,表达离经叛道的个性。郑板桥的书法虽然看起来很怪很野,但极具个性和气势,给人浑厚拙朴,老辣苍茫,奇崛险峻的感觉,视觉冲击力很强。并且,他的书法中含有饱满的情感和情绪,节奏鲜明,把个人的人生况味全部融入进去了,这些特征是中规中矩的贴学和馆阁体比不了的。因此,随着后来“碑学”书风的兴盛,郑板桥的名气和影响力越来越大。郑板桥之所以这样写字、画画,跟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细说下来,主要有三点。

大图模式第一,“扬州八怪”生活在康乾时代,此时,“贴学”书法一统天下,而以金农、郑板桥为首的“扬州八怪”成员,恰恰是一群喜欢特立独行的野逸文人,不喜欢中规中矩的贴学,就反其道而行之,对书法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创新,以“碑学”入书。明清之际,科举制度走向高峰,书生们热衷学习贴学,以便写出端正、工整、好看的楷书字体,来应对科举考试。因为书法在当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核项目,一些考生即使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如果写不出好看、工整的楷书,也很有可能名落孙山。依托贴学,逐渐形成了“馆阁体”书法,看起来跟印刷体没什么两样,毫无个性。“扬州八怪”成员里边大多是失意文人,对“馆阁体”本身就十分反感,所以,当他们组合成一个团队后,广泛吸收“碑学”特点,竭尽所能,把野、怪、乱、厚的书写风格发挥到了极致。

大图模式第二,“扬州八怪”依靠这种写法来挑战“四王”。在“扬州八怪”形成之前几十年,江南已经形成了以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为首的“清四王”,四王是复古主义者,对宋元时期的风格十分尊崇,在创作上,沿袭古人技法,陈陈相因,毫无创新意识。况且,由于四王出生在官宦之家,作品曾受到皇帝的夸赞,所以,四王很快被推举为正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扬州八怪生活在四王的阴影下,对四王的风格极为不满,认为四王的做法是对书画艺术的制约,就刻意跟他们拉开距离,旨在打破书画圈僵化的局面。现在来看,扬州八怪的做法给中国书画带来了生机活力,贡献巨大。

大图模式第三,跟郑板桥的生活经历有很大关系,他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饱尝酸甜苦辣,早已看透了世态炎凉,用书法来发泄内心的积愤和苦闷。郑板桥在骨子里是一名悲天悯人的文人,他在43岁时高中进士,先后被分配到山东几个县做官12年。在做官期间,山东连年发生灾荒,他当即打开粮仓进行赈灾,并且减免税收,然而,他这个举动引起当地富豪劣绅和贪官污吏的强烈不满,在这些人的联合攻击下,他只能辞官离去,南下扬州卖画为生。因为心中多有不满和不悦,有些愤世嫉俗,所以,他的书法看起来霸道强悍,泼辣张扬,如同在诉说他的悲愤和无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