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书庄:​影响针灸疗效的因素

影响针灸疗效的因素

于书庄

于书庄:我国著名针灸专家,1924年生于河北安次县,其自幼立志学医,尤其热爱针灸,先后师从中国中医研究院副院长赵钖武老师,御医冯济卿老师,针灸名医张文祥老师研习十年。1968年到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工作。在临床治疗上于老先生提出“临症五问”,主张针灸辩证“更需辩经,先察后取”,研究了针灸、艾灸、火针、放血法的不同治疗作用,用弹拨昆仑法治疗功能性太阳经腰痛有较好疗效;对中风急病性期、恢复期以及周围性面部神经麻痹后遗症治疗有独创之处。

(一)辨证与辨经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凡谙熟中医者无不知晓。衡量一名针灸医师的水平高低,要看其辨证论治的功底如何,即辨证是否准确、用针取穴是否合适。因此将辨证论治视为中医的精髓丝毫不为过。而临床疗效如何完全取决于医生辨证论治的准确与否。针灸疗效表现为一种动态现象,即同一个穴位,虽使用同一种手法、用于同一种疾病,因受针人的不同、病情不同,收到的效果也不同。因此,只有辨证准确,辨清病因、病变部位和性质、邪正的盛衰,才能确定针灸的方法,如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热则清之、寒则温之、菀陈则除之等。因此临床上必须辨证明确,因证采用适宜的方法和相应的针刺手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辨经是辨别病属何经。辨经的目的,是通过循经取穴以求得对因治疗。在临床上若只辨证而不辨经,则针灸施术就会无的放矢,可能还会出现虚虚实实之弊。
病例1:王某,女,57岁。初诊日期为1975年9月15日。
病史:患者1个月前出现全身疼痛,近来又出现腹痛肠鸣,一日腹泻十几次,呈黄水样便,肛门灼热,恶心未吐。体温37.8℃,舌苔腻,脉濡数。医者不明辨证,只取天枢、足三里、曲池等治疗腹泻发热的穴位进行治疗。治疗两次后,虽腹泻次数稍减,但仍肠鸣作泻。继而改灸关元穴,针足三里穴,治疗后仍未显效。诸症均未解除,遂来求治。
检查:诸症同上,体温37.5℃。
诊断:腹泻。
辨证:外感寒湿,故病初起时有全身酸痛;继而病邪由表及里,寒邪化热,故而出现一派湿热证候。
治法:清热除湿,止泻。
治疗:于委中穴用放血疗法。
隔日复诊,腹泻已止,体温恢复正常。
【按语】从本例患者的治疗经过可以看出,若临证不明辨证,就会使针灸陷入“对症治疗”的简单思维,不会取得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只有辨证准确,才能正确选用穴位和治疗方法,提高针灸疗效。
病例2:侯某,女,11岁。初诊日期为1981年8月18日。
病史:患者1978年春因食虾皮及剧烈活动出汗受风,当晚后背出现大片风团,即去某医院就诊,诊为“荨麻疹”,予口服扑尔敏及注射葡萄糖酸钙,皮疹消退。但以后每年都要反复发作,每遇冷风或食韭菜、牛羊肉、鱼虾等,风团便会出现,范围自背部发展到颜面、前胸、后项及四肢,疹色淡红;甚则眼睑、口唇浮肿,腹痛。以后出现大便溏,甚则急迫。
检查:面色黄白,体瘦。舌质淡、苔薄白,脉濡。
诊断:荨麻疹。
辨证:初病时由于进食虾皮动风之物,外因汗出受风,风寒之邪郁于皮肤而发病。以后病程日久,加之患者禀赋不足,肠胃虚弱,病邪乘虚而入,由表陷里,故对多种食物过敏。大便溏,甚则急迫,面黄肌瘦。
治法:表里兼治。治表以益气固表,疏散风寒;治里宜温补肠胃。
治疗:①大椎、大肠俞,用热补法;委中,针后寻找柔和的酸胀感。②天枢、足三里,均用热补法;曲池,针后寻找柔和的酸胀感。两组穴交替取用,隔日1次,每次留针15分钟,10次为1个疗程。针刺后停服一切药物。
患者治疗1次后,隔两三天才出现一两个风团,大便已成形。治疗16次后痊愈。
病例3:李某,女,30岁。初诊日期为1975年9月15日。
病史:患者七八年来每遇冷风即感全身刺痒,继而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色粉白,以四肢为多,几小时后风团逐渐消退,口不渴。曾经中医治疗无效。
检查:舌体胖大,苔薄白,脉浮。
诊断:荨麻疹。
辨证:平素体虚,卫气不固,复感风寒,郁于皮肤而发病。
治法:益气固表,疏散风寒。
治疗:灸大椎,以益气固表;针曲池,以疏散风寒;针血海,以和血止痒。
针灸3次后,再遇冷风仅感背部刺痒,不出现风团。针灸5次后,再遇冷风已不感刺痒而愈。
【按语】后两例均由于辨证准确,取穴、治法、手法适宜,故而收效显著。以上两例均为慢性荨麻疹,但因其病情不同,故而辨证、取穴、治则各异。二者相同之处:其一,均为卫气不固复感风寒而发病,故每遇冷风则风团复发,团块粉白,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无力。其二,均为正虚邪实,治宜补泻兼施。二者不同之处:其一,前者是表里同病,后者病在表。其二,前者肠胃均虚,后者仅是卫气虚。故而前者重在温补肠胃,后者宜益气固表、疏散风寒。
病例4:冯某,女,32岁。
病史:患者左牙痛1个月,每食冷热或酸甜食品均能引起牙痛发作,以夜间发作为甚。初痛时针刺下关、颊车、合谷等穴,或服止痛片均能止痛。后来臼齿跳痛难忍,频含凉水以期减轻疼痛,服止痛片无效,遂来院就诊。针合谷、颊车,合谷捻针10分钟,牙痛并未缓解。
检查:经络诊察,肩井、完骨、浮白、天冲、曲鬓穴均有压痛,尤以浮白、完骨穴压痛明显。
诊断:牙痛。
辨证:少阳风火。
治法:泻火止痛。
治疗:针肩井捻针5~6分钟,牙痛仅能缓解片刻。继而针浮白、完骨,得气后即留针,牙痛立止。
次日午后复诊,自针后一夜未痛,午后又有些疼痛,继针浮白、完骨,牙痛又止。三日后复诊,牙痛未作。
病例5:李某,女,28岁。
病史:患者1年来经常牙痛,遇冷热或凉风均可引起牙痛。昨夜左上磨牙持续性疼痛,牵扯左太阳穴部疼痛,晨起手捂面颊,表情痛苦来医院就诊。针下关、合谷、内庭,合谷捻针后牙痛不减。
检查:经络诊察,曲鬓、丝竹空穴压痛。
诊断:牙痛。
辨证:少阳风火。
治法:泻火止痛。
治疗:取曲鬓、丝竹空两穴,针之牙痛立止。
【按语】针对患者病情,开始时针合谷、颊车、下关、内庭穴有效,后来针之无效,是因初痛时病在阳明经,所以针刺阳明经穴能够止痛,后来病程日久,火热之邪由阳明侵入少阳,故取阳明无效,刺少阳而收功。由此可见,临证时不仅需要辨别虚实寒热,更要辨别病在何经,按经取穴才能达到止痛目的。
(二)选穴与取穴
大部分穴位分布在十四经的循行线上,是“神气出入游行的处所”。经络分别联系各个脏腑,穴位同样具有相对的特异性。临证在辨经的基础上“循经取穴”,按组配原则,若选穴适当便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若选穴不当则会影响针灸疗效。同时,只选穴准确还不行,还要取穴准确,不能准确取穴则治疗疾病就无从谈起。
病例:郝某,女,74岁。初诊日期为1975年9月11日。
病史:患者因生气于当晚突发阵发性腹痛,疼痛剧烈,以右下腹及胃脘部疼痛明显。
检查:面色黄,腹部平软,按之稍显紧张,未见急腹症体征。苔白,脉沉。
诊断:腹痛。
辨证:肝失疏泄,横逆犯胃。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治疗:先针内关,继刺足三里,最后刺人中。
内关穴,小幅度捻针10分钟,疼痛有所缓解,但不久又痛。继针足三里穴,手法同前,根本无效。最后针人中穴,针入痛止。
【按语】本案虽辨证准确,但由于取穴不当,故疗效不佳。因为内关穴虽是手厥阴、阴维之会,阴维为病“苦心痛”,故内关穴是治疗肝气犯胃的要穴,但由于此患者病情较重,针内关穴的力量不足,所以针后只能缓解片刻,不能治愈。足三里穴仅是胃之合穴,故针后毫无效果。人中穴是督脉、手足阳明之会穴,督脉总督六阳经,故六腑疼痛均可取用。更由于人中穴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作用强于内关穴,故针入痛止。
(三)治疗方法的选用
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如针刺、艾灸、火针、放血等。这些方法各有其不同的治疗作用和适应证,医者必须认真研究、掌握、认识它们,才能运用自如。否则,在临床上盲目使用,会影响针灸治病的疗效。
病例1:刘某,女,47岁。初诊日期为1977年7月19日。
病史:患者1个月前精神受刺激后,胸腹大腿等处开始出现散在性红斑、丘疹,发痒。在其他医院行脱敏等中西药治疗,症状不减反重。红斑及丘疹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剧痒,灼热。1日前在外院诊为湿疹,因用西药有恶心等副作用,故来我院治疗。
检查:整个躯干部、臀部、阴部及小腿内外侧皮肤发红,散在大量红色小丘疹。胸腹腰背及大腿内侧呈大片集簇状排列,边缘不清楚。未见渗液及结痂。大便干,小便黄,口渴思饮。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诊断:急性泛发性湿疹。
辨证:湿热内蕴,热重于湿。
治法:清热化湿。
治疗:双侧曲池、委中,三棱针放血,待血色由暗红变鲜红为止。
当日放血后,剧痒及灼热感即减轻大半。隔日1次,共放血2次。后改成针刺大椎、曲池、合谷、三阴交、血海穴。4次后大部分丘疹消失,灼热感消失,皮肤颜色大致恢复正常,仅背部皮肤有时刺痒,周身皮肤遗有部分抓痕。继改针大椎、肺俞、膈俞、委中,其中大椎、膈俞、委中交替放血。又治疗15次,症状消失,临床痊愈。
【按语】于书庄教授认为,湿疹的病因主要是湿热为患。但临证时须辨明是湿重于热,还是热重于湿,或是湿热并重。此患者一派实热证,相比之下湿的表现不明显,因此急宜泄热凉血。欲泄热,三棱针较毫针作用为强,而放血又较其他方法为优。第一,曲池、委中穴放血,对于急性泛发性湿疹属于热重于湿者,止痒效果良好。第二,辨证准确、选穴精准、治疗方法得当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病例2:史某,男,15岁。初诊日期为1975年8月7日。
病史:患者因天气炎热,过饮冷水,随即出现腹部剧痛,出汗,呼叫,恶心,自觉咽部有物往上顶(蛔虫),急抬医院就诊。
检查:面色黄白,苔薄白,脉沉伏。腹部未见外科体征。
诊断:急性胃脘痛。
辨证:寒邪犯胃。
治疗:针内关、中脘、足三里。
针后疼痛稍减,但未完全缓解。继而中脘穴加灸,灸后疼痛立止。
【按语】本案系患者过饮冷水,寒积于中,胃气受寒邪阻遏。只针不灸,虽针刺亦能温中散寒、调气止痛,但散寒之力不足,故针后效果不佳。根据“寒则温之”的法则加灸中脘穴,由于灸法的温中散寒作用较强,故灸后寒邪得散、胃气得通而痛立止。可见选用正确的治疗方法是治疗的关键。
病例3:田某,男,41岁。初诊日期为1975年1月21日。
病史:患者连续6天右眉弓及前额胀痛,上午重下午轻,伴有右眼流泪,右侧鼻孔流涕,微恶风寒。
检查:面色赤,苔薄白,脉浮弦。
诊断:头痛。
辨证:外感风热,上扰清窍。
治法:疏风清热。
治疗:取合谷、外关、太阳、丝竹空穴,针刺配合放血。
针合谷、外关穴。针时痛止,但未起针,头痛又作。继而在太阳穴放血,头痛立止。次日复诊,去太阳穴加丝竹空穴而愈。
【按语】本例虽然辨证准确,但开始选用治法不当,因此不能收效。针刺合谷、外关穴虽有疏散风热的作用,但其力不足,故针刺痛减,时而又作。太阳穴放血增强泄热之力,故针后头痛立止而愈。
(四)针刺手法的选用
使用针刺手法的基本要求,一是因人、因证而异,根据患者病证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针刺手法,以提高疗效;二是减轻刺痛。针刺的深浅是根据病位的深浅来决定的,手法的选择是根据不同的病情来决定的,均以寻找到适宜的针感、传导方向及强度为准则。施术者若能根据不同性质的病证(寒、热、虚、实),获取适宜的针感(热、凉、柔和、强烈)以及针感传导到理想方向,即可提高针刺疗效。
病例:郝某,女,46岁。
病史:患者腰痛数年,现以右侧为重,活动、直立时腰痛明显,睡眠时不能平卧,不能伸腿。腰痛与天气变化无关,伴有纳呆、头晕、多梦、心烦。
检查:舌质淡红,苔白而干,脉沉细。
诊断:腰痛。
治疗:针刺昆仑、后溪穴,治疗两次后腰痛如故。经进一步问诊,知其子宫脱垂3年,子宫脱至阴道口外(Ⅱ度),小腹坠胀,腰痛,夜间不能平卧。因改变取穴,针关元、三阴交、子宫穴(要求进针后找到抽搐感,即患者有子宫向上抽的感觉)。经1次治疗后腰痛减轻,继用上方加曲骨穴以增强固摄胞宫之力,针刺6次而愈。
【按语】本例是由于问诊不详,造成辨证、取穴、手法失当。这些均导致针灸无效或疗效不佳。通过纠正其辨证、取穴、治法、针刺手法的失误后,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总结:于书庄教授认为,辨证是研究疾病的共性,是用以指导临床治疗的。辨病是研究疾病的个性,是用以确定针灸的适应证及其适用范围的。而针灸疗效的获得,取决于患者当时机体机能状态(即寒、热、虚、实);选取不同的穴位、不同的治法(针刺、放血、艾灸等)及不同的手法(产生不同性质的针感),也是取得疗效的重要因素。在诸因素中,患者的机体机能状态是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穴位、治法和手法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因此,不能孤立地认为某个穴位具有治疗某种疾病的作用,某种手法能够起着某种治疗作用。而应该认识到,针灸的疗效是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在临床上所以取穴不同、治法各异、手法有别,其主要根据是患者当时的机体机能状态、证属何经。而掌握机体机能状态的方法,就是“八纲辨证”;掌握证属何经的方法,就是“经络诊察”法。在临床上不仅要重视“辨证求因”、“审因论治”,还要重视“辨别病经”,否则临床取穴、治法、手法均会无所遵循,只能是头痛医头、足痛医足,陷入对症治疗的泥沼。而各个穴位的治疗作用都有其相对的特异性,各种治疗方法和针刺手法又有各自不同的治疗特点,因此对于如何选取穴位,以及选取适宜的治疗方法和针刺手法,也必须加以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针灸技术水平,取得更好的疗效。
文中摘自《针灸名师:于书庄》,作者:于振中,转载请注明出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