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古代交往用词,用好立即让人高看一眼(建议收藏)

今天我们来说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称呼和社交用语,尤其是称呼这一块的知识。无论大人还是小朋友,用好这些词汇,不但自己颇有成就感,还绝对能让人立即对你高看一眼,不信?听我慢慢说来。

在国外,对人的称呼无非是你、我、他,最多在前面加上一个形容词“尊敬的”,而我们汉语有多少种称呼呢?

首先来说自称,中国的古人是最喜欢谦虚的。

在古代,从帝王到普通老百姓,都谦虚的一塌糊涂。

君主自称“寡人”、朕;寡人是自谦自己为缺少道德的人,在后来很少用了,朕是一个皇帝专用的自称。

太后自称“哀家”,因为皇帝丈夫去世了,夫为妻纲,只能每天寄托哀思了。

有些电视剧稀里糊涂的犯错,在那些剧里,当朝皇帝的皇后也自称哀家,这是非常可笑的错误。如果皇帝没死,皇后就自称哀家,那不是诅咒皇帝早死吗?

皇后在皇帝面前自称“臣妾”,在外人面前自称“本宫”。

一般的亲王自称“孤”,这个词三国里的曹操用的最多,因为他以魏王而自豪,但一直都没有称帝,而他的儿子曹丕称帝后就自称“朕”了。

说完皇帝和王爷,我们就来说说文武百官。

在皇帝面前,武官一般称呼自己为“末将”,末流的将领;文官一般称呼自己为“微臣”,不值得一提的臣子。而在上官面前,文官武官都自称“卑职”。

至于“奴才”,那是清朝满族官员才有的自称,因为他们视皇帝为主子, 外族臣子还没有这个资格。

那普通老百姓呢?不论哪个朝代,对皇帝和百官,都一律自称“草民“,但是官员不能称草民,而且秀才以上功名的读书人,也可自称”晚生“。

 这是官场上的称呼,那么民间的称呼呢?更是谦虚到了你不好意思。

首先说自称,古人称呼自己的有”不才“、”末学“、”在下“、”鄙人“、”小可“,年老一点的还称自己为“老朽”,女性称呼自己为“贱妾”。

称呼自己父母当然要用敬词,父亲为”家严“,母亲为”家慈“,老丈人为”家岳“。

古代人对于自己的老婆和子女就没那没客气了,客气点的称呼自己老婆为”内子”,不客气的就介绍为“拙荆“”贱内“,意思是又笨又丑还不好看的女人。

古人称呼自己的儿子则为”犬子“”小犬“,意思是狗一样不成器的东西。

但是,古人称呼别人家的家人,那就恭维之意非常明显了。对方的父母为”令尊“、”令堂“,对方夫妻为”贤伉俪”对方老婆为“尊夫人”,对方的子女为“令郎”“令爱”,关系更近一点的就称呼为“贤侄”。

古人相互之间也称自己为“愚兄”,对方为“贤弟”。连和尚道士也要称自己为“贫道”、“贫僧”。

    说完称呼,我们再来说说人们之间交往的礼仪。

初次见面说“久仰”,其实未必听说过对方;

等候客人用“恭候”;对方来信叫“惠书”;

请人帮忙说“劳驾”,帮了别人忙反“不足挂齿”,拒绝别人帮忙就是“不劳”您大驾;

请人指点用“赐教”,同一题材,自己先写叫“抛砖引玉”,自己后写就是“狗尾续貂;

跟人争论叫“商榷”;赞人见解用“高见”,自己提建议就是“愚见”;

求人原谅说“包涵”“海涵”;问老人年龄用“高寿”,问其他人年龄用“贵庚”;

客人来到用“光临”,自己家是“寒舍”,别人家就是“贵府”“华堂”;

与人分别用“告辞”;看望别人用“拜访”,“叨扰”;中途先走说“失赔”;送人出门说“慢走”,请人勿送用“留步”;

请人帮忙叫“劳驾”,请人吃饭望对方“赏光”;请人指教说“请教”;欢迎购买叫“光顾”,谢谢别人购买说“惠顾”;

好久不见说“久违”,送人礼品希望望对方“笑纳”,赠送作品用“惠存”并请“斧正”“雅正”。

问候对方用“别来无恙”,自己身体不好说“欠安”。

好了篇幅有限,今天就说这么多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