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优化串−并联模型的钢桁拱桥系统易损性研究

钢桁拱桥具有自重轻,跨越能力强等优点,近年来我国在高速铁路和公路领域修建了大量的钢桁拱桥。但是由于我国钢桁拱桥的修建起步较晚,目前相关的抗震研究也不够成熟,相关规范也仅仅给出了部分指导性的设计原则。而基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地震易损性分析,因其能充分考虑地震动的不确定性影响,是目前主流的桥梁抗震分析方法之一。地震易损性是指在不同的地震动强度下,结构反应超过某一规定破坏极限状态的概率。目前桥梁地震易损性分析主要集中在构件易损性分析及系统易损性分析2个方面。ZHONG等[1]以某(156+430+156)m的斜拉桥为背景,研究了桥塔、桥墩、支座、拉索等构件的构件易损性,王晓伟等[2]以某(80+336+80)m的中承式钢桁拱桥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支座位移、墩底弯矩、拱脚立柱的应力为损伤指标研究了该桥的构件易损性。卓卫东等[3]以(40+450+40)m的无推力拱桥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盆式橡胶支座和钢筋混凝土交界墩的易损性。但是上述研究均停留在桥梁的构件易损性层面,并没有从桥梁系统层面进行地震易损性研究。PAN等[4]以(30+36+30)m连续梁桥为例,研究了桥墩、支座等的构件易损性,并基于串联模型按照一阶界限法得到了桥梁系统的易损性曲线。WU等[5−6]基于串联模型按照一阶界限、PCM和MONTE-CARLO等方法研究了桥梁结构的系统易损性。宋帅等[7]基于串−并联模型,采用copula法对4×25.5 m连续梁桥进行了系统易损性分析。现有的系统易损性研究表明,目前在进行桥梁系统易损性研究时多把桥梁体系视为串联模型,虽然部分文献采用串−并联模型对小跨径的梁式桥进行了系统易损性研究,但基于串−并联模型的钢桁拱桥的系统易损性研究却相对较少。

实践性强是医学学科的一大特点。模拟医学教学的主要特点是教学场景高仿真、可重复。在医学诊断学,医学解剖学等领域已取得了显著效果[18]。由于患者隐私权保护,维权意识提高,寻求医疗服务质量的心理需求等因素下,全科医生仍然缺乏直接对患者行有创操作的机会。模拟医学教学环境创造了安全可靠的教学平台,且有利于激励全科医生全面提高技能。

2018年11月18日,珀莱雅推出全球首发新品“充电安瓶”——海洋安瓶光速新生精华液。基于对市场前景的考虑,得益于中国成熟的电商渠道以及年轻群体长久不衰的网购热情,安瓶成功实现了“从小众到大众化流行”的突破,成为“现象级IP”。据阿里数据统计,2017年,天猫国际安瓶精华的销售额相较2016年增长了27倍。然而,不同于其他护肤品被主流大牌牢牢掌控,安瓶在市场上表现出小众品牌与国际大牌并驾齐驱的情形。截至2018年8月底,天猫销量TOP5的安瓶产品中,国产品牌占据了4个席位。同时,根据百度指数搜索显示,消费者对安瓶的关注热度一直持续不减。这些,似乎意味着在安瓶领域,本土化妆品企业仍大有可为。

1 工程概况及混合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1.1 工程概况

某主跨490 m的铁路大跨度提篮钢桁拱桥,拱肋内倾3.65°,拱轴线采用拱轴系数2.0的悬链线,矢跨比1/4.475,采用4片主桁设计,每2片组成1个肋,并通过横杆连成整体。上部梁体采用钢材型号为Q345q的钢箱梁,拱肋及拱上立柱采用Q370q和Q345q带肋钢箱截面,交界墩采用C35混凝土墩建造。如图1所示半桥立面图,从左到右按1号~7号对每排拱上立柱进行排序,每排立柱相距37.2 m。1号~4号拱上立柱每排设2根立柱,每2片主桁上侧放置1根立柱;5号~7号拱上立柱每排设4根立柱,单片主桁上侧放置1根立柱。本桥的场地类别为Ⅱ类,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48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 s,抗震设防等级为Ⅷ度。

大润发也曾希望通过飞牛网打通线上线下,但是后来发现,超市的快消品上线并不符合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因为它们是刚需,而且往往即时需求。等待送货上门,还不如去楼下的小超市来得快。

图1 半桥立面
Fig.1 Elevation of half bridge

1.2 混合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钢桁拱桥结构复杂、杆件众多,地震易损性分析时若所有构件均采用非线性单元,计算及存储代价庞大,因此本文采用弹性梁单元及非线性纤维单元的混合有限元模型。对保持弹性的构件采用弹性梁单元模拟,进入塑性状态的构件采用纤维单元模拟,典型的纤维截面如图3所示,钢材的材料本构采用如图4所示修正的MENEGOTTOPINTO模型,破坏准则采用变形破坏准则。文献[8−9]探讨了混合模型用于地震反应分析的优越性。拱脚及交界墩墩底采用固结约束。立柱帽梁与钢箱梁之间的支座均为固定支座,纵向都是固定,横向有固定、有活动;交界墩与钢箱梁之间的支座均为活动支座,纵向都是活动,横向有固定、有活动;上述支座均采用自由度耦合的方式处理。因易损性统计分析时需要对多条地震记录进行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而不同的地震动引起钢桁拱桥屈服构件的数量和位置也不相同,因此需要针对具体的地震激励,建立与之对应的混合有限元模型。采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图2所示的混合有限元模型。

图2 有限元动力计算模型
Fig.2 Finite element dynamic calculation model

图3 典型纤维截面
Fig.3 Typical fiber section

图4 修正的Menegotto-Pinto模型
Fig.4 Modified menegotto Pinto model

2 易损性分析方法及其相关参数的选取

2.1 地震易损性分析过程

将增量动力分析(IDA)得到的地震需求除以损伤限值,并将其与地震动强度参数(PGA)绘制于对数坐标系下,然后进行二次曲线回归,求得回归均值λ、回归标准差σ,并利用式(3)计算结构在不同PGA下的损伤超越概率。

式中:a,b,c为二次曲线回归参数;Sr为各离散点对于回归曲线的残差平方和;n为离散点个数。

不过,上世纪50年代前后,“史诗”这种传自西方的文学类型,被一些熟悉文学,从事文艺工作的学者、诗人、作家运用到了少数民族的民歌整理中,并随着50年代民族文化工作的深入,催生了大量的作品。

2.2 损伤指标的选取

文献[10-11]均采用最大应变作为钢结构桥梁的损伤评价指标。本文采用文献[11]中的研究成果,将构件分为3种损伤状态,各级损伤状态及其限值依次为:轻微损伤,εy<ε≤2εy;中等损伤,2εy<ε≤8.4εy;严重损伤,ε>8.4εy,其中εy为钢材的屈服应变。

2.3 强震记录的选取

SHOME等[12]研究表明,基于IDA的易损性分析,选取10到20组地震动,其分析结果就具有较高的精度。以规范[13]规定的设计反应谱为目标谱,从美国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EER)数据库中选取了15组地震记录(15条水平地震动和相应的15条竖向地震动),采用顺桥向+竖向地震动激励模式。设计反应谱与实际地震记录的平均反应谱的对比如图5所示。对选取的15组地震记录的PGA进行顺桥向与竖向同比例调幅,调幅步长为0.1g,调幅后用于IDA的顺桥向地震动的PGA为0.1g~1.0g,累计生成了150个非线性时程分析工况。

图5 反应谱拟合图
Fig.5 Response spectrum fitting diagram

3 构件易损性分析

本文进行易损性分析时PGA的最大值取1.0g,是因为与梁式桥不同,拱桥具有高度的地基敏感性,而文献[14]指出当PGA=1.0g时,地震烈度达到Ⅹ度,震害现象为:山崩和地震断裂出现,因此1.0g对于背景桥而言已属于最不利PGA。对钢桁拱桥输入15组强震记录,且均将其调幅至1.0g,进行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因为不同地震动引起构件的损伤数量和位置均不相同,所以为了剔除不同地震动引起结构损伤构件的个性表现,本文将易损构件定义为:15条地震记录中均发生损伤的构件(即共同损伤构件)。结构易损构件的位置见图6~7,图中加粗构件为易损构件。由于本桥为提篮拱桥,拱肋内倾,内侧拱肋及立柱受力较大,因此选用损伤较严重的内侧拱肋(U1~U4)及其上方的立柱(C1~C4),共计8根构件,进行构件易损性分析。

图6 易损构件立面分布
Fig.6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vulnerable members

构件易损性是系统易损性分析的必要前提,根据150个非线性时程分析工况的计算结果,累计提取了1 200个最大应变数据,将这些数据除以各级损伤状态特征值,拟合成24条IDA曲线。根据24条IDA曲线,进一步得出C1~C4拱上立柱,U1~U4上弦杆的24条易损性曲线。因篇幅限制,本文不再给出上述构件的IDA曲线及易损性曲线。

图7 上平纵联易损构件平面分布
Fig.7 Plane distribution of upper horizontal longitudinal vulnerable members

4 桥梁系统易损性分析方法

4.1 主、次要构件的划分原则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 2231−01—2020)[15]规定,在拱桥抗震概念设计时,宜在拱上立柱或立墙端设铰,允许这些部位有一些转动或者变形,而拱肋及桥面系应进行强度验算。欧洲规范[16]规定,恒载和设计地震作用下,拱桥的轴压比高,塑性铰区延性设计不可靠,因此主拱圈最好保持弹性。夏修身等[17]提出了大跨度拱桥抗震设计时主要构件、次要构件的设计原则,并指出主拱肋及主梁应视为主要构件,而拱上立柱在概念设计时可设计为延性耗能构件。综上所述:拱上立柱宜视为次要构件,拱肋、桥面系宜视为主要构件。划分主、次要构件的主要出发点是考虑结构某一构件的损伤或失效对大跨钢桁拱桥的承载能力、震后运营和维修加固的影响程度。从抗震概念设计上讲应控制主要构件的损伤程度,因此对大跨钢桁拱桥结构系统易损性分析时,应合理考虑这一因素。

4.2 可靠度模型的选取

目前用一阶界限法评估桥梁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时,多把结构视为串联模型,串联模型认为体系中的所有构件重要性相同,无法考虑主要、次要构件的权重,而串−并联模型可以较好地体现主要构件、次要构件在系统易损性中的权重。但是简单的串并联模型,虽然能体现主、次构件的权重,但往往与结构实际的失效模式不符,因此本文提出了优化串−并联模型,既体现主次要构件的权重,又能体现结构真实的失效模式。3种模型的具体解释,如下文所述。

模型1:串联模型。将所有易损构件进行串联,模型1只体现了一种失效模式:结构任一构件损伤,结构失效。模型1的失效逻辑图,如图8所示。

图8 模型1失效逻辑图
Fig.8 Model 1 failure logic diagram

模型2:简单串−并联模型。将C1~C4立柱进行简单的并联,组成一个并联组件,然后再和U1~U4弦杆(每根弦杆视为一个串联组件)进行串联,组成简单串−并联模型。模型2体现了2种失效模式:拱肋损伤,结构失效;主梁由于相邻4根立柱全部损伤导致桥面系挠度过大,结构失效。模型2的失效逻辑图,如图9所示。

她的视线牢牢盯着玻璃杯里的菊花随着水的流动上下浮动,花瓣逐渐盛开,漂浮不定,水蒸气升腾模糊了她的双眸,开口道:“我只是想清清白白地活在世上,做个好医生,竭尽全力帮助病患恢复健康,治疗创伤。昨晚我站在老人身旁,她已意识不清,我清晰地听到死亡的嬉笑回旋在病房屋顶四周,死亡穿着黑斗篷踮着脚尖靠近她,亲吻老人干瘪枯黄的面容,我在与死亡争夺那位可怜老人残喘的性命,赶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做好每一步急救措施,病魔搂着死亡在我的一侧冷眼旁观,发出邪恶狰狞的笑声,一点一点玩弄着她的生命直到消耗殆尽,我的心沉入谷底。”

林下养鸡模式的实施,一方面,改变了水秧村落后的畜牧业发展方式,可以因地制宜找出适应水秧村的畜牧业发展新模式,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加快水秧村脱贫的步伐,推动经济发展,实现村民精准脱贫;另一方面,可以为黔西南州其他相似地区提供模式借鉴,运用到黔西南州精准扶贫的大战略中。

图9 模型2失效逻辑图
Fig.9 Model 2 failure logic diagram

模型3:优化串−并联模型。将相邻2根立柱进行并联,组成3个并联组件(C1和C2,C2和C3,C3和C4),同理再和U1~U4弦杆(每根弦杆视为一个串联组件)进行串联,组成优化串−并联模型。模型3同样体现了2种失效模式:拱肋损伤,结构失效;但与模型2不同,主梁是当相邻2根立柱损伤导致桥面系挠度过大,结构失效。由于背景桥各排拱顶立柱之间相距37.2 m,相邻2根立柱失效后,桥面挠度已经影响正常使用,所以模型3相比模型2更能真实地代表结构的实际失效模式。模型3的失效逻辑图,如图10所示。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F值);P<0.05表明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图10 模型3失效逻辑图
Fig.10 Model 3 failure logic diagram

4.3 系统易损性公式推导

目前对一阶界限法计算串−并联模型系统易损性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对串−并联模型的计算公式进行详细推导。

成本核算工作对医院来说是一项有着重要意义的工作,有效的成本核算能使医院一系列的工作顺利开展与实施。在成本核算的工作中要具有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思想理念,以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水平为目标,为医院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使成本精细化管理成为医院在竞争激烈的时代中最有力的护盾,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更经济的服务。因此,医院的财务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认识,积极探索更好、更有效的精细化管理方法。同时,把握好重要节点,使医院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医疗体系改革的发展趋势。

1)串−并联模型中所有组件是完全正相关(相关系数ρ=1)时,系统失效的下界值是由失效概率最大的组件决定的。用下标i,j分别代表构件、组件的编号,用下标c,b分别代表串联、并联组件的编号。

系统失效的下界值可表示为:

对于背景桥中的并联组件,其失效概率的下界值Pfb是由并联组件中有构件均失效这一事件决定,其失效概率的表达式为:

因为背景桥的每个串联组件中均只包含一个构件,所以其失效概率Pfc等于串联组件所对应构件的失效概率,其失效概率的表达式为:

2)串−并联模型中所有组件的是相互独立(相关系数ρ=0)时,系统失效概率为所有组件均正常工作的逆事件。系统失效的上界值可表示为:

并联组件的失效概率的下界值Pfb由并联组件中失效概率最小的构件决定,其失效概率的表达式为:

同理,对于串联组件,其失效概率Pfc为:

由于各失效模式间的相关性介于上面2种情况之间,所以串−并联模型失效概率Pf的界限范围为:

式(10)即为串−并联模型系统损伤超越概率上下界的计算公式,该式同样适用于串联模型。

5 系统易损性分析

5.1 钢桁拱桥的系统易损性曲线

根据模型1,2和3分别绘制了背景桥的系统轻微、中等、严重损伤的易损性曲线。系统易损性曲线如图11~13所示。

图11 系统轻微损伤超越概率
Fig.11 Exceedance probability of minor damage of system

图13 系统严重损伤超越概率
Fig.13 Exceedance probability of serious damage of system

根据图11~13的计算结果,可以得到:

1)采用模型1计算的系统损伤超越概率最大,采用模型2计算的系统损伤超越概率最小,模型3的计算结果基于模型1,2之间。

2)在设计地震(PGA=0.248g)作用下,模型1,2和3的系统轻微损伤超越概率分别在19%~43%,2%~3%,3%~21%之间,中等损伤超越在1%~2%,0,0之间,严重损伤均为0。结果表明:若根据模型1和2进行系统地震易损性评估,则在设计地震作用下拱桥系统发生轻微损伤的概率较高、较低,这与实际情况不符。

3)采用模型2进行系统易损性分析时,系统未出现严重损伤,模型1和3进行系统易损性分析时,系统出现严重损伤。但模型1计算的严重损伤超越概率最大值高达54%,而模型3计算的最大值仅为9%。

现代农业生产工作,要求以社会服务为根本方向,进行全新的农业结构建设。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今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方向提出了要求。文件明确提出,农村今后的农业生产应当将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作为基本追求,逐步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促进农村生态在发展过程中占据主动权[1]。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说,农业生产中农民素质作为核心要素,需要依托供给侧改革需求进行调整。其中,结合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产品经营技术,开展面向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是全面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保障。

5.2 系统易损性差值曲线及损伤控制组件曲线

为进一步比较3种可靠度模型计算的系统易损性曲线的差异,本文绘制系统易损性差值曲线。将模型1的损伤超越概率上、下界减去模型3的损伤超越概率上、下界,记为Δ1;同理将模型3的损伤超越概率上、下界减去模型2的损伤超越概率上、下界记为Δ2。易损性差值曲线如图14~15所示。一阶界限法计算的系统损伤下界是由模型中的损伤超越概率最大的组件决定的,下文将该组件称为:损伤控制组件。为分析不同可靠度模型计算的系统易损性不同的原因,绘制系统损伤下界的损伤控制组件曲线。损伤控制组件曲线如图16所示。

图14 模型1,3系统损伤超越概率差值曲线
Fig.14 Difference curves of damage exceeding probability of model 1 and 3 system

图15 模型2,3系统损伤超越概率差值曲线
Fig.15 Difference curves of damage exceeding probability of model 2 and 3 system

图16 系统损伤下界控制组件
Fig.16 System damage lower bound control unit

根据图12~14的计算结果,可以得到:

图12 系统中等损伤超越概率
Fig.12 Exceedance probability of medium damage of system

1)当PGA=1.0g时,Δ1的最大值由严重损伤的损伤上界提供,其值为50%;当PGA=0.8g时,Δ2的最大值由中等损伤的损伤上界提供,其值为96%。结果表明,模型1导致系统严重损伤误差最大,模型2导致系统中等损伤误差最大。

1.2 上睑下垂的判定和程度分级 上睑下垂的诊断标准:眼睛平视前方时,上睑覆盖角膜>2 mm,可为单侧或双侧。先天性上睑下垂为出生时即上睑下垂。程度分级:(1)轻度为上睑缘位于瞳孔上缘,遮盖瞳孔<1/3,下垂量为1~2 mm;(2)中度为上睑缘遮盖瞳孔上1/3~2/3,下垂量为3~4 mm;(3)重度为上睑缘下垂至瞳孔中央水平线或以下,遮盖瞳孔>1/2,下垂量≥4 mm。两眼下垂程度不同者,按程度重侧分级。

2)当采用模型1时,系统易损性多由损伤超越概率较大的C1,C2立柱控制;当采用模型2时,由损伤超越概率较大的U2,U4弦杆控制;当采用模型3时,由损伤超越概率较大的C1,C2立柱组成的并联组件控制。

6 结论

1)串联模型不适用于主、次构件分明的钢桁拱桥。而简单的串−并连模型,虽然能考虑主、次构件在系统中的权重,但往往不能代表结构的实际的失效模式,而优化串−并连模型能克服上述2种模型的弊端。

2)设计地震作用下,采用根据串联体系、简单串−并连体系进行系统地震易损性评估,分别会高估、低估拱桥系统发生轻微损伤的概率,这与实际损伤程度不符。

3)当PGA=1.0g时,优化串−并联模型的系统易损性上界值为9%,而串联模型高达54%,简单串−并联模型却为0。

4)串联模型导致系统严重损伤误差最大,简单串−并联模型导致系统中等损伤误差最大,上述2种模型与优化串−并联模型的损伤超越概率差值最大分别为50%,96%。

5)3种模型计算系统易损性时,决定系统损伤超越概率的控制组件不同,这是导致不同模型计算的系统损伤超越概率相差较大的直接原因。

参考文献:

[1]ZHONG Jian,JEON J S,YUAN Wancheng,et al.Impact of spatial variability parameters on seismic fragilities of a cable-stayed bridge subjected to differential support motions[J].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 Bridge Engineering,2017,22(6):04017013.

[2]王晓伟,叶爱君,沈星,等.大跨度桥梁边墩横向减震体系的地震易损性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4(3):333−340.WANG Xiaowei,YE Aijun,SHEN Xing,et al.Fragility analysis on transversal isolation system for outer piers of long span bridges[J].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16,44(3):333−340.

[3]卓卫东,颜全哲,吴梅容,等.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地震易损性分析[J].铁道学报,2019,41(5):126−132.ZHUO Weidong,YAN Quanzhe,WU Meirong,et al.Seismic fragility analysis of half-through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arch bridge[J].Journal of the China Railway Society,2019,41(5):126−132.

[4]PAN Y,AGRAWAL A K,GHOSN M.Seismic fragility of continuous steel highway bridges in new york state[J].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2007,12(6):689−699.

[5]WU Wenpeng,LI Lifeng,SHAO Xudong.Seismic assessment of medium-span concrete cable-stayed bridges using the component and system fragility functions[J].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2016,21(6):04016027.

[6]吴文朋,李立峰.桥梁结构系统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8,37(21):273−280.WU Wenpeng,LI Lifeng.System seismic fragility analysis methods for bridge structures[J].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Shock,2018,37(21):273−280.

[7]宋帅,王帅,吴刚,等.中小跨径梁桥地震易损性研究[J].振动与冲击,2020,39(9):118−125.SONG Shuai,WANG Shuai,WU Gang,et al Seismic vulnerability analysis of small and medium span girder bridges[J].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Shock,2020,39(9):118−125.

[8]XIE Xu,ZHUGE Hanqing,TANG Zhanzhan,et al.Dam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in-walled steel arch bridges subjected to in-plane earthquake action[J].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2018,151:70−82.

[9]ZHAO Ernian,QU Weilian.Multi-scale elastoplastic dynamic analysis of steel frame welded connections under strong earthquake excitation[J].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4,501−504:1604−1608.

[10]李小珍,刘鸣,杨得海,等.大跨度上承式钢桁架拱桥的地震损伤演化模拟[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20,6(55):1207−1223.LI Xiaozhen,LIU Ming,YANG Dehai,et al.Seismic damage evolution simulation of long-span deck steel truss arch bridge[J].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2020,6(55):1207−1223.

[11]字佐美勉著,吉伯海译.钢桥抗震与损伤控制设计指南[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8.TSUTOMU USAMI,JI BOHAI Translation.Guidelines for seismic and damage control design of steel bridges[M].Nanjing:Hohai University Press,2008.

[12]SHOME N,Cornell C A.Probabilistic seismic demand analysis of nonlinear structures[R].Report No.RMS-35,RMS Program.Stanford University,Stanford,CA,1999.

[13]GB 50111—2006,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S].GB 50111—2006,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railway engineering[S].

[14]GB/T 17742—2008,中国地震烈度表[S].GB/T 17742—2008,The Chinese seismic intensity sacle[S].

[15]JTG/T 2231−01—2020,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S].JTG/T 2231−01—2020,Specification for seismic design of highway bridge[S].

[16]EN 1998-2,Eurocode 8:Design of structures for earthquake resistance part 2:Bridges[S].

[17]夏修身,戴胜勇,刘尊稳.大跨度拱桥抗震概念设计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7,37(2):90−96.XIA Xiushen,DAI Shengyong,LIU Zunwen.Conceptual seismic design of long-span arch bridges[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Dynamic,2017,37(2):90−96.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