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咱灵璧的剃后拽和剪毛头
剃后拽和剪毛头
文/胡桃夹子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又到“二月二”。
民间传说,这一天是“龙抬头”的日子,所以满六周岁的孩子大多会在这一天把留着的“后拽”和“毛头”剪了。
灵璧及周边区域,至今仍保留着给孩子们留“后拽”和“毛头”的习俗。
“后拽”和“毛头”,在我们这里曾经是有区别的:男孩子留着叫“后拽”或“压(鸭)尾巴”,女孩留满发叫“毛头”。
以前因为医疗条件差,孩子成活率低,小孩子就特别的娇气和金贵。不知从何年何月起,父母为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不仅给孩起了孬名赖名,还时兴留起了后拽和毛头。
从一些老人的乳名,如“拽住”、“拉住”、“锁住”,“丁住”、“毛蛋”、“狗屎”,“粪堆”等,就能了解当年的风俗。
孩子长到了六七岁,身体渐渐强壮了,父母们才放了心。这时候就要把这后拽和毛头剪掉。男孩叫“剃后拽”,女孩子就叫“剪毛头”。不知又从何年何月起,这两种叫法被统称(简称)为“剪毛头”了。
以前剪毛头,基本上都是不摆酒席,不收亲朋礼金的。只是舅舅家来几个人,给孩子添身新衣裳,把孩子的毛头剪了,吃顿中饭了事。还有的家庭干脆在这一天,给孩子做点好吃的,然后自己拿剪刀给剪掉。可是近些年,好多人却借此大操大办收取礼金起来。以前是孩子特别娇惯才留个毛头,现在有些家庭的孩子个个都留,个个要办“剪毛头仪式”,弄得大家在无奈中“争相”仿效,都给孩子留起了“毛头”,你看看现在满大街跑玩的小孩后脑勺就可知道。
本来是挺有意思的传统民俗,现在变成了一些人收礼敛才的手段。
真是令人费解!
本文作者系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民俗学会会员,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宿州市散文家协会会员灵璧家园网一级作家,灵璧禅堂湖人氏陈长柱先生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