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家】卡夫卡:不要试图去寻找为什么,一切即是现在

西方文学家】之【卡夫卡

不要试图去寻找为什么,一切即是现在

Part 01:卡夫卡短暂的一生

Part 02:卡夫卡的茫然与荒诞

Part 03:卡夫卡的少女缘

Part 04:卡夫卡与《审判》

Part 05:卡夫卡与《城堡》

Part 01

卡夫卡短暂的一生

弗兰兹·卡夫卡是20世纪最为伟大的作家之一,是西方现代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出生于1883年7月3日,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家庭。

在卡夫卡前半生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奥匈帝国包括今天的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还没有解体,但已经是处于崩溃的边缘。哈布斯堡家族王室推行封建专制主义,反对革命,在客观上反对现代化浪潮。卡夫卡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令人窒息的环境中,他曾说:“我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令人非常痛苦的时代。”

卡夫卡18岁进入布拉格大学,23岁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25岁起就一直在半官方的奥地利工伤事故保险公司里当律师。

牛津通识的传记作家罗伯逊教授就曾指出,卡夫卡的生活是平淡的,人生轨迹也与普通人无异,但他为何能有后来如此伟大的成就呢?罗伯逊说,他对平淡的体验极其深刻,也就是说,他有一颗极其敏感的内心。卡夫卡不自恋,但却有重度自我沉迷情结,经常深刻分析自己的人生感受。

卡夫卡酷爱文学,他把文学当做了自己理解生活、探索人生的手段,他将写作称作“祈祷”。他白天上班,算是一个兢兢业业的人,身上也没什么特点,下班回到家才开始写作,挤出睡眠时间。他对自己的作品要求非常严格,从不轻易发表,他认为自己的写作也基本上是失败的。他长期受肺病的困扰,在41岁那年就早早去世了,那一年是1924年。

在写给朋友的遗愿中,他要求麦克斯·勃洛德将他所有的手稿都付之一炬。生前,卡夫卡就已经发表了约40篇短篇小说,然而这些只是他全部作品中的一小部分。卡夫卡死后,勃洛德整理发表了他的全部作品和书信日记。

活着的时候,卡夫卡默默无闻,但在死后却迎来了一阵“卡夫卡热”。人们用kafkaesk来形容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以及感受,而这也正是卡夫卡文字所带给人的感受。二战之后,西方人从卡夫卡的小说里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命运。如今,卡夫卡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也是享誉全球的作家。

那么问题来了,卡夫卡的小说中究竟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Part 02

卡夫卡的茫然与荒诞

简而言之,就是茫然感,不确定性,以及荒诞,不仅他的小说所流露出来的味道是如此,就连阅读他作品的人,内心也会涌现这种感觉。卡夫卡笔下生活在绝望世界里的人物,其实是在越来越难以理解的世界里生活的现代人的生动写照。

相信各位在中学课本上都看过《变形记》,主人公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竟然变成了一只甲虫,不仅主人公一脸懵逼,就连读者也不知所措,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原因啊,小说从头到尾都没有解释主人公为啥会变成一只甲虫,好歹编一个理由也不会如此。

然而,慢慢地,当读者读下去的时候,又仿佛主人公变成了一只甲虫已经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了,也就习以为常,或见怪不怪了。

卡夫卡呈现了一个在现实中完全不可能的事,这件事以一种不可避免的方式发生了,谁也不知道为什么。任何人在读到这样的作品,首先是感觉荒诞,而后就是茫然。想想看,这像不像二战结束后大部分人的心态呢?

卡夫卡的作品既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又对人生进行了富于哲理性的探讨。它们以一种与荒诞的内容相一致的荒诞的形式,让每一位20世纪的读者都看到了自己内心的迷茫与异化。

归根到底,20世纪的各大思想家都在探讨一个问题,上帝死了,我们该怎么办?

信仰的崩塌,必然会带来一段长时期的焦虑与迷茫。

卡夫卡的小说中,还有一种“不确定性”的特点。

所谓的确定性,就是一种对自身未来的预见性,比如,上天堂与下地狱,结果是确定的。再比如,我们小时候经常看到的电视剧,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且里面都是较为纯粹的好人与较为纯粹的坏人,当我们看到坏人出场的时候,就知道,这人最后肯定没好下场。我们至少确定,任何故事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好人一生平安,坏人死于非命。

然而,这是我们所处的真实世界吗?

不,至少科学革命以来,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越来越多的了解,我们发现自己是越来越无知,越来越茫然。以前的人可能会相信命运,所谓的上帝之手和命运的预言,然而进入现代化之后,这个世界祛魅了之后,现代人更相信一种科学的理解方式,那就是因果性。

因果性是一种理性的确定性,比如我朝着天空扔一块石头,它不会飞出地球,而是会落回到地面,因为重力。再比如,我养不出孩子,是因为我上辈子造了什么孽吗?还是因为我出生的时候上帝忘了摸一下我的头?都不是,我只要去现代医院里面检查一下,结论往往是清晰的,明确的。(虽然目前还有很多疑难杂症以及常见病的病因和病理依然不知道,但科学能够提供一种普世且稳定的确定性)

在文学世界中,这种理解世界的方式,就会演变成一种读者的期待,比如大部分网文都是水作,为啥?因为当你看了第一页之后就能猜到后面的结局,读者就没多大期待与兴趣了。甚至,在很多其他文学作品中,我们在读的时候,总觉得作者在传达一个确定的信息,读者的任务就是读下去,读完,那么答案自然就水落石出了。

但是,阅读卡夫卡的作品,对不起,没有这种确定的答案,读者往往都是一头雾水,仿佛卡夫卡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也不怎么考虑读者的感受,就自顾自地将故事给写完了。也因此,卡夫卡的小说在很多人眼中是晦涩难懂的。

你要问,为什么那个主人公会变成甲虫呢?是因为基因变异了吗?还是因为他之前虐死了过多的甲虫而遭到了上帝的惩罚?

对不起,不知道。

罗伯逊教授说,卡夫卡通过无所不在的茫然感,颠覆了近现代小说的经典推理阅读模式,他把小说的封闭性变成了开放性。只有当各位放下期待,对确定性不再那么执迷,才能阅读下去卡夫卡的小说。

卡夫卡在小说中描写了一个不确定的世界,其中的所有规则和逻辑都是模棱两可的,最重要的是,生活在这样世界中的人,对自己的存在也感到不确定。每个人都试图通过某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合理性,但这种证明往往是脆弱的。每个阅读卡夫卡小说的人,都会联想到自己内心深处的不确定性与迷茫,亦或是不安全感。

卡夫卡的作品中也时常透露出一种黑色幽默,这种幽默是对生存规则本身的挖苦与嘲讽,就像加缪的《局外人》一样,荒诞、看似合理而实则莫名其妙。

Part 03

卡夫卡的少女缘

卡夫卡自己是一个怕父亲也怕结婚的人,他曾经写了一篇巨长的信,就叫《致父亲的信》,里面控诉了父亲的暴力,我们发现,他的童年生活是有阴影的,从小就失去了自信心与自尊心,害怕结婚也和父亲有着莫大的关系。

卡夫卡曾经订过三次婚,但最终都不了了之了。不过,他是一个喜欢少女的人,一生中所交往的对象也主要体现在与少女们的关系上。据说,他喜欢单纯懵懂、完好无损的少女,这可能也与小时候长期受到父亲的影响有关,也就是在情感方面,心智不成熟。

少女们都有一个特点,即心智简单,热情奔放,青春似火,对未来充满幻想。卡夫卡与少女们交往,往往只是一面之缘,很少要求再次相见,只是靠通信来往,以文字来表达感情。一般,卡夫卡与少女通信,总是要求对方寄照片,而且要童年的照片。他拿着这些照片私下里不时地欣赏,从中感受慰藉,获取力量。因此,他与少女之间的交往,主要的方式就是索取和交换照片、书信往来。

卡夫卡似乎是有一种“爱情恐惧症”,他不善言谈,甚至对性都抱有反感,因此,他与少女们的交往肯定不是为了要和她们上床,而是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慰藉。他在威尼斯旅游的时候曾说过:“我要是想让自己恶心,只要想象与一个女人在一起,并且用手揽着她的腰。”

绝大多数人一想起和一个美女搂搂抱抱,绝对会兴奋,但卡夫卡却觉得恶心。

可以说,少女是卡夫卡创作的来源,比如,与菲莉斯断情后,诞生了《审判》;与密伦娜断情,则催生了《城堡》。

Part 04

卡夫卡与《审判》

《审判》是卡夫卡的代表作,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在一个所谓有正式宪法,而且所有法律都在起作用的国家里,一个银行的高级职员约瑟夫·K却莫名其妙被抓了。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K犯了什么罪呢?

不仅K好奇,就连读者也好奇。一开始,K认为,既然自己君子坦荡荡,既然事情的荒谬是不言自明的,那么一切肯定会水落石出,法院一定会还他清白。

初审时,K慷慨激昂,试图促使人们进行思考,并认识到某种改革的必要性。然而,他太天真了,也太幼稚了,他所面对的是庞大的法律机构,个人的力量是无法跟它匹敌的。它是人的产物,但已独立于人且转过头来压迫人,就连法官们也只是其局部的零件,在半盲目的状态下工作。

经过了一年的奔波,K终于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徒劳,刚开始时的自信完全被失败的耻辱所取代。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他被带到郊外处死了。

一个同行者的两手已经掐住K的喉头,另一个把刀深深插入他的心脏,并转了两下。K的目光渐渐模糊了,但是还能看到面前的两个人,他们脸靠着脸,正在看着这最后的一幕。“像一条狗似的!”他说。他的意思是:他死了,但这种耻辱将留存人间。

《审判》以这样的形式结尾,那把刀就像是插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脏,回到当时的社会背景。注意,卡夫卡写这本书的时候是一战,他于1924年去世,没经历过二战。二战至少还算是一场有意义的战争,对于同盟国来讲是如此,因为要反对邪恶、反对侵略、反对纳粹。而一战则是一场稀里糊涂的战争,哪里有什么邪恶,无非就是一场因为分赃不均而引发的战争,却卷入了无数的平民。

如果站在这个历史的背景来看《审判》,也许就能明白,为什么一开头,K莫名其妙被捕了,不知道!从头到尾都没告诉你原因,是稀里糊涂的。就连《变形记》里面也一样,主人公为啥变成了一只甲虫,不知道,稀里糊涂的。

实际上,法已经异化成了一种压迫人、剥夺人自由的非正义力量,而要改变它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个庞大的机构保持着微妙的平衡状态。

在《审判》中,卡夫卡用荒诞、夸张的手法描写了一个正在解体的世界。

Part 05

卡夫卡与《城堡》

卡夫卡的另一部小说《城堡》是一部未完成作品,写于1922年,直到1926年卡夫卡去世两年之后,才由他好友兼遗嘱执行人勃洛德整理出版。

主人公K是一个土地测量员,在一个冬天的雪夜,独自来到了一座城堡,报道工作。然而,他为什么要来到城堡,是谁让他来的城堡,不知道。按照正常逻辑来讲,应该是城堡聘用了K吧,但是城堡一开始否认,没有这回事。这种风格非常“卡夫卡”。

不过后来,城堡又承认聘用过这么一个土地测量员,就是在这样稀里糊涂、莫名其妙的状态下,这本小说开始了它的故事。

K在小客栈住了一晚后,第二天来到城堡,奇怪的是,目标看似尽在眼前,却仿佛咫尺天涯,因为K没法接近它。最终,K在筋疲力竭的状态下回到了客栈。

城堡没有正式承认K土地测量员的身份,也拒绝他进入城堡,但又派了两名助手给他。奇怪的是,这两名助手就像是跟屁虫一样,一直粘在K身边,让人分不清究竟是来帮助他的还是来监视他的。

城堡为啥要派人来“帮助”K呢,不知道!

为了方便K与城堡的联络,城堡还派了一个叫巴纳巴斯的信使专门传递消息。

奇奇怪怪的事情越来越多,首先,巴纳巴斯带来了一封来自城堡第十办公厅主任克拉姆的信,信中写道,如K所知,他已经被聘任在城堡的主人麾下任职,而且,他的直接上司是村长。

咦?K不是被城堡雇佣的土地测量员吗?怎么看上去像是K来到一个地方找工作,而后城堡看他不错,就给他安排了一个在村长底下工作的差事。按照K的说法,难道不是在K来到城堡之前就已经被城堡安排了土地测量员的工作吗?

小说的故事情节继续在一阵茫然的氛围中发生,接到信之后的K似乎是看到了希望,他将克拉姆当作自己进入城堡的突破口。为了让巴纳巴斯替自己传递消息,K跟着他回到家里,之后又跟着巴纳巴斯的妹妹去了专门接待城堡工作人员的酒店。

惊喜出现了,到了酒店后,K发现克拉姆当晚就住在这里,于是他不惜违反酒店的规定,偷偷地留在酒店里过夜,以便寻找接近克拉姆的机会。

在酒店的酒吧里,K勾搭上了曾经是克拉姆的情人,弗丽达小姐。实际上,K接近弗丽达也是有自己目的的,就是想进一步接近克拉姆。

然而,K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他并没有见到克拉姆,于是他只好带着克拉姆的信件去村长那报道。没想到的是,村长竟然说村里根本没有需要测量的土地,也就是说,他这个土地测量员的身份从始至终都是虚无的。村长又透露出一条消息,原来城堡在很久之前的确是发出过聘用土地测量员的文件,但那都是很久远的事了,而且村长翻找了很久,也没找到那份文件。

不过,K手上有克拉姆的信件,村长于是给他安排了另一个工作,给了他一份学校杂役的工作。

卡夫卡在这里讽刺了官僚主义的臃肿和低效,就像他年轻时的祖国奥地利一样。

就在K以为一切平静的时候,事情又发生了偏转,因为他勾引弗丽达,所以得罪了客栈的老板娘,被扫地出门,不让他住了。于是,K只好带着弗丽达和“剪不断理还乱”的两个助手前往学校当杂役。

有一天,信使巴纳巴斯带来了第二封信,奇怪的是,信上竟然表达了对K所做的土地测量工作的赞许,并希望他再接再厉。看到这里的时候,相信各位都会觉得,简直是莫名其妙!

不过,我突然联想到了一个词,叫“吃空饷”,在这里,我们来大胆类比一下,就比如说K是咱们这地方的人,他家大业大,父亲很牛逼,通过各种关系给K安排了一份闲差,基本不用干活的,每个月领工资就完事。K对此一无所知,突然某一天银行卡里多了一份工资,他为此感到莫名其妙,不知道这笔钱哪来的,上面说感谢他这一个月的努力工作,可实际上,他啥都没干啊!

回到小说,面对如此荒诞的城堡,如此荒诞的世界,换做是我,我估计早就抱着弗丽达远走高飞了,拜拜了您嘞。

然而,K没有,弗丽达跟他说过这事,但被拒绝了,而且,K向她表明,自己要留在这里,必须留在这里。

究竟是什么促使K下定了要留在这里的决定呢?不知道!

K似乎是铁了心要进入城堡,他将接近克拉姆的希望寄托在了信使巴纳巴斯身上。然而,奇怪的事情又发生了,K发现弗丽达根本就不愿意接近巴纳巴斯,甚至,就连村里的其他人都与巴纳巴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原来呀,巴纳巴斯的妹妹曾经拒绝过城堡里一个大官的请求,虽然城堡没有降下惩罚,但从此巴纳巴斯一家就像是成了瘟神一样,被人们疏远。巴纳巴斯充当信使也是希望能弥补回一点,但看上去好像并没有什么效果。

K不顾弗丽达的反对,坚持要和巴纳巴斯交往,这彻底激怒了弗丽达,她最终选择离开了K。

就在此时,K接到新消息,是让他去酒店等待克拉姆秘书的召见。K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兴致冲冲地跑了过去,结果跑错了房间,阴差阳错之下,K不得已只能听另一个城堡官员滔滔不绝地讲述城堡审讯工作的流程。这似乎又一次印证了城堡的荒诞。

K在酒店的走廊里遇见了正准备离开的秘书,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次召见根本就没有提他在村里的工作,似乎一切都像是没发生一样。秘书只是转告K,为了不让克拉姆的工作受到干扰,弗丽达必须回到酒吧工作。

当天晚上,弗丽达就回到了原来的岗位,而K正在与现任的酒吧服务员交谈……

小说就这么结束了,因为卡夫卡并没有写完这部小说,至于故事后续如何,只能靠各位读者去自行脑补。不过,《城堡》这部小说有一个预设的结局,这个结局卡夫卡曾对好朋友勃洛德口述过:K 在城堡附近转悠了一辈子,在生命弥留之际,城堡方面有人告诉他,虽然不能给予他在村中合法居住的权利,但是考虑到某些其他情况,仍然准许 K 在村里居住和工作。

后世对于《城堡》的解读各种各样,其中所蕴含的寓意也是因人而异,不过,我感觉,城堡就像是一朵压在每个人头顶上的乌云,我们无法接近它,却时时刻刻受到它的影响,我们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就像是隔着一块不透明的木板一样。这样看下来,城堡像不像旧时代的政府呢?

或者说,将城堡看做希望,希望是我们想要而经常够不到的东西,我们似乎可以确定它的存在,但从头到尾,这个城堡的具体样子是不是真实存在的,没有人知道。我突然想到了另一部荒诞戏剧《等待戈多》,城堡是不是戈多呢?我们一直等待着它,却不知道它是否真的存在。

而卡夫卡朋友说的那个预设结局,就像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在一个不知名的“城堡”附近转悠了一辈子,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儿去?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但我们就在这种荒诞且不知道的情况下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甚至可以说,对于世界的本质问题,我们永远都是不可知的,也是不能知的。也就是说,意义已经丧失了,消失了,就像城堡一样,看似近在眼前,我们却永远无法进入。可是这重要吗?就算我们找不到意义,不还是像K一样过完了一辈子吗?

或者,我们可以给这部城堡改写一下,在一些荒诞的地方虚构一些情节,好让这部小说看上去不再那么没头没脑。比如,K的确是接到了城堡的聘用,但原先聘用他的人已经被杀了,所以他来到城堡后,新上任的城堡主人对此闭口不谈,一切似乎在一个合理的框架下发生。但是,这些加入的情节,不就是我们所赋予的人生意义吗?

我们就是在一些不相关的两件事之间,强行加入一些因果关系,比如,她要跟我离婚,是因为她变心了,眼瞎了,拜金了,亦或是我不够好,没有让她快乐。这些因果真的存在吗?你怎么就不想想是自己阳痿了呢?

将这个世界,或人生的意义抽离,我们的人生与世界不就是像这般荒诞吗?

卡夫卡的小说,一直都有这样的味道,茫然与荒诞。他的文学风格被定义为现实主义,是这个流派最具代表性的作家。表现主义的特点在《城堡》这部小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最主要的两个方面就是放弃情节结构的营造和人物形象的刻画,把写作重点放到情绪和氛围的营造上,为此不惜采用违背常识与规律的设定。所以《城堡》虽然情节破碎,结构失衡,人物形象单一,但是它所传递出的荒诞感、所采用的讲故事的方式却启发了包括马尔克斯在内的许多后来者。

最后,用卡夫卡的一句话来结束这位伟大的大师吧:上帝、生活、真理——这些只是同一件事实的不同名称,我们时刻在体验它,它存在于我们自己身上,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无法获得它的全貌。”

也许,这正是荒诞本身的荒诞吧。

(0)

相关推荐

  • 迪诺·布扎蒂《鞑靼人沙漠》:千万人的故事,却有着相同的剧本

    <鞑靼人沙漠>是一部"无趣之书""绝望之书". 它的故事极为简单,情节.事件.人物心理等没有那么多的迂回曲折,读来甚是沉闷.讲述的是在九月的一天早晨 ...

  • 每日荐书20210703

    每天推荐一本属于今天的书 <城堡>:奥地利作家弗兰兹·卡夫卡最具特色.最重要的长篇小说,被誉为"卡夫卡的<浮士德>".土地测量员K受命赴某城上任,不料却受阻 ...

  • 李辉 | 去布拉格,寻访卡夫卡​

    文 | 李辉 布拉格一瞥 晚上八点时布拉格还在金色夕阳下呈现美丽 变形的卡夫卡雕像 今年(2014-编者注)六月三日,是捷克作家卡夫卡逝世九十周年纪念日.九十年过去,生前几乎默默无闻的他,如今名震世界 ...

  • 荒诞又疯狂!奥逊·威尔斯和卡夫卡的天作之合!

    电影供销社平台 专为中老年打造 公众号 前言 自电影诞生之日起,就拍摄了许多改编自小说的电影,小说为电影提供了扎实的文本支撑,所以电影往往也是精品中的精品.今天分享会要为大家介绍的这部电影也是改编自小 ...

  • 读完卡夫卡,在人群里继续沉默而孤独

    有谁能拒绝卡夫卡呢? 这位魅力无穷的作家,110多年来征服了无数的中外读者和作家. 加缪盛赞,他的全部艺术,在于吸引读者一读再读. 莫言感叹,能把小说写得如此像梦的,大概只有卡夫卡一人. 欧美各种权威 ...

  • 卡夫卡的作品已是人类记忆的一部分|博尔赫斯

    ∞<最后的对话Ⅰ>,2018En Dialogo I博尔赫斯×费拉里 著 陈东飚 译新经典文化|新星出版社卡夫卡的作品已是人类记忆的一部分<"卡夫卡可能是人类记忆的一部分& ...

  • 卡夫卡:艺术对艺术家是一种痛苦

    雅诺施:"晚上您一定很累." 卡夫卡:"我是累,但也幸福.没有什么东西比这种纯洁的.摸得着的.到处有用的手工艺更美好的东西了.除了木匠铺,我在农村和花圃也工作过.那些工作 ...

  • 【卡夫卡变虫记】

    内容简介 一天早上,小男孩卡夫卡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棕紫色的超级大甲虫.但是没人注意到他变形了--他的父母.他的小妹妹.他的老师--除了他最好的朋友迈克尔,谁都没注意到.迈克尔想让卡夫卡变回小 ...

  • 卡夫卡:谦卑必须是彻底而持久的

    生命开端的两个任务:不断缩小你的圈子和再三检查你自己是否躲在你的圈子之外的什么地方.生的快乐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我们向更高生活境界上升前的恐惧:生的痛苦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那种恐惧引起的我们的自我折磨 ...

  • 卡夫卡丨作为一个囚徒终其一生, 这满可以成为一个生活目标

    断想 他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充足的准备,但从来不能因此而责备自己.因为,在这每时每刻都烦人地要求有准备的生活中,哪里又有时间准备呢?但即使有时间,在知道任务之前,又何从准备呢?换句话说,连是否能够完成一 ...

  • 卡夫卡 | 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另一间住着欢乐

    断想(译者:叶廷芳.黎奇) 在卡西内利的橱窗前,有两个孩子在东游西逛,一个大约六岁的男孩,一个七岁的女孩,穿得很多,正在谈论着上帝和罪孽.我在他们身后站了下来.这姑娘,也许是天主教徒,认为只有欺骗上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