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人这一生,有三次死亡

 作者:儒风君

《兰亭集序》中,王羲之说:死生亦大矣。
死亡,是人生的一件大事。
再高贵的精神,再美好的生命,都会随着死亡而消逝。
人们恐惧死亡,敬畏死亡,祭奠死亡。
中国文化里有四大鬼节,寒衣节就是其中之一。
潜移默化中,每个人中国人都在节日中感受到死亡的教化。
慢慢懂得感恩,懂得珍惜。
1、生物学死亡:
接受,是理解的开始
佛说, 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生老病死,一个人从生下来之后,就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
认识死亡,理解死亡,是人生最大的一场修行。
当一个人真正见过生命的消逝,他的童年也就结束了。
欢愉的日子,一下子看到了终点。
人生再也没有单纯的快乐。
中国人说:未知生,焉知死。
希望人们珍惜当下,不要考虑太多虚无的事情。
希腊人说:向死而生。
希望人们铭记死亡不可避免,人们要学着珍惜生命,珍惜当下。
中国人的清明节、上巳节、中元节、寒衣节都是与死亡有关的节日。
人们扫墓祭奠,缅怀已逝的亲人或者朋友。
同时也是接受死亡,明白人生终究是有尽头。
《西藏生死书》有一句话:“接近死亡,可以带来真正的觉醒和生命观的改变。”
生命的意义很大程度上是由死亡赋予的,因为有了死亡,生才显得更为重要与珍贵。
2、社会学死亡:
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好好道别
有本书叫《最好的告别》,记录了现代人如何接受衰老,体面地面对死亡。
如何平静地和亲友做好最后的嘱托和交代。
但是更多的告别是无声的,甚至来不及告别。
凤凰《在人间》节目里,有一个叫倩倩的女孩,妈妈不幸感染肺炎去世。
去世前,妈妈给她留下的字条写着:
“你做蛋糕的面粉过期了,我给拿走了,食品都是有保质期的,你一个人生活以后买小包装的,日子是要精打细算的过……”
前几日,母亲还在唠叨她啥时候结婚。
转眼之间,母亲就已经去世了。
孩子们在门口跪着磕头送一程,最后一面都那么仓促。
太多遗憾了。
你爱的人和你说着话,穿了件普通的大衣出门。
但他就消失了,再也没有回来。
冰箱里还有没吃完的菜,阳台还有在晒的床单……
有些离开真的太仓促。
我们常常为生而欢喜,对死却没有准备。
人生没有永远,来日并不方长。
去做想做的事,去见想见的人,别拖延,别等待。
因为你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
3、人本心理学死亡:
遗忘,是彻底的死亡
一个人怎样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死亡?
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人记得他,他就真正意义上消失了。
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仿佛从没来过。
寒衣节的初衷是天凉了,给去世的亲人,送去阴间的衣服。
清明则是打扫房子,让先人住得舒服。
中元节是秋收之后,供奉新米,请求祖先庇佑。
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有涉及。
这是中国人“事死者,如事生”的传统。
无论如何,这世上始终有人记得你,关心你。
只要香火不曾断绝,一个家族的传统与记忆就不会消散。
牢记祖先的家训,牢记他们的故事。
在追忆中,牢记历史,心怀敬畏。
在追忆中,缅怀先人,不堕家风。
钱穆说:人最大的价值和意义是融入历史中,这样的人永恒不朽。
我们也许无法成为伟大的历史人物,但是也要创造出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直面死亡,直面有限的人生,匆匆百年,我们到底要如何度过呢?
不要辜负生命,不要辜负当下。
也许,这才是鬼节最大的意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