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第十九次年会暨成立四十周年纪念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1980年,在黄现璠、梁钊韬、陈国强等老一辈学者的努力下,百越民族史研究会在厦门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四十个春秋。为庆祝研究会四十华诞,进一步推进百越民族史的研究,11月14日,由百越民族史研究会和上海大学主办,上海大学文学院承办的“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第十九次年会暨成立四十周年纪念研讨会”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百越民族史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郑州大学、上海大学、暨南大学、安徽大学、上海博物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福建博物院、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数十家文博单位近百名学者在线上和线下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上海大学文学院院长张勇安教授主持。
主持人:张勇安教授
首先由上海大学段勇教授致辞。段教授向与会学者表达了欢迎,并回顾了上海大学及考古文博学科的发展。他强调上海大学正积极建设考古文博学科,上大师生也将积极参与百越民族史的研究,这是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考古学科的重要实践。
段勇书记致辞
随后百越民族研究会会长高蒙河教授致辞。高会长回顾了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的发展历程及历年来的研究成果。他强调百越史研究会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在百越民族史研究的方法论,百越民族的渊源和流向,百越民族与海洋文化及南岛语族的关系,百越民族与现代南方少数民族的综合研究,百越民族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问题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他也指出近年来百越民族史研究呈现出研究专题多样化,研究范围国际化,参与学科多元化的趋势。本次研讨会将在百越民族史近百年的研究历史和百越民族研究会四十年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在百越文化、族属、与东南亚考古学文化的关系、科技考古、文化遗产保护等议题展开研讨。将百越民族史研究的成果服务党和国家建设,将百越民族史研究推向新的广度和高度。
高蒙河会长致辞
最后由百越民族研究会秘书长黄向春教授做工作汇报,系统介绍研究会日常主要运营和建设工作。
黄向春教授作工作报告
会议主题报告由江西省博物馆徐长青研究员主持,分别由四位学者作主题报告。
主持人:徐长青研究员
林华东研究员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林华东研究员演讲题目为《越国早期史地探索》。近年来安吉八亩墩大墓及安吉古城的考古发现,有学者认为是越国早期都城所在。林先生根据八亩墩出土文物认为其年代为战国时期,应为越灭吴之后一处越国贵族的大墓。根据文献记载,越国都城在现代的绍兴,而具体位置则存在相当大争议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发掘与研究。随后,林先生指出太湖地区夏商时期的马桥文化应为越文化的前身,是一支来源于良渚文化晚期,经过钱山漾文化和广富林文化发展而来的土著文化。另外,马桥文化还有一部分文化因素来自于武夷山文化圈(包括浙南、闽北及赣东北夏商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的遗存)。最后,林先生以印山大墓为越王允常的陵墓为基点,通过浙江地区西周至春秋时期发现的土墩墓遗存,特别是“人”字形椁室的特征,认为早期越国贵族有由浙南、浙西向浙北、浙东发展的趋势。
在线上参加会议的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研究员演讲的题目为《湘在楚越之间——考古所见东周时期湖南文化与族属》。郭所长首先梳理了湖南地区近年来自商周时期至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古发现。随后,对各个时期的考古遗存进行文化因素分析,展现湖南地区本地文化、楚文化和越文化相互影响及所占比例变化的过程。而这样的文化互动过程,在长江流域甚至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高庙文化的白陶和良渚文化的玉器等因素先后掀起的两次艺术浪潮。湖南地区多元的文化互动至东周时期随着楚文化的出现、发展和壮大,从而融入到楚国、楚文化和楚民族。这个过程也正式将湖南纳入到华夏国家的序列。在这一中国历史大变局中,湖南由南蛮夷越之地归于王化,完成了由边陲到内陆的过程。
郑君雷教授
中山大学郑君雷教授演讲的题目为《东山文化船棺葬的年代学研究评述》。郑教授首先对越南地区东山文化的船棺葬的发现及目前的研究状况经行了概述。随后,他指出船棺葬的分期编年必须依托东山文化尤其是红河类型的年代框架,并建立在船棺形制、墓葬形制及随葬器物的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上。之后,他根据船棺的横截面形状、挡板外侧鋬柄等情况进行类型学划分。通过对比我国南方地区船棺葬的发现,结合东山文化相关遗址及墓葬的出土物,暂时将船棺葬分为三期,早期为公元前5世纪至前3世纪,相当于战国时期;中期为公元前2世纪至前1世纪,相当于瓯骆国和西汉交趾郡时期;晚期为公元1至2世纪,相当于东汉交趾郡时期。
曹峻副教授
上海大学曹峻副教授演讲的题目为《萧山老虎洞遗址出土玉石器加工工具及相关问题的初步认识》。他们的研究显示,杭州萧山老虎洞遗址出土良渚时期相对完整的玉石加工工具组合,包括用于前期坯体分离与初步成形的锤、砧、切割工具,以及用于后期打磨钻孔的砺石、改形石刀、石镞、弧面打磨棒等,基本涵盖完整生产流程所需的各种器形。说明老虎洞遗址是与玉石器制作相关的遗址,其性质介于“作坊类”和“线索类”遗址之间,可称为“近作坊类遗址”。包括老虎洞遗址在内的玉石器制作相关遗址的时空分布特点表明,史前太湖地区玉石手工业作坊普遍位于山地边缘与平原交接地带;而小规模的玉石制作活动则广泛存在于太湖周边地区。从崧泽到良渚时期,太湖地区玉石手工业表现出大规模发展的态势,并在良渚时期形成了分别围绕北部、东部和南部文化中心地带的,相对独立的两个生产分区和体系。
主题演讲后,与会学者与演讲者就相关学术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与会学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