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土中圆形低真空隧道管片结构内力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利用磁悬浮技术减少轮轨摩擦和振动,构建低真空运行环境,减小空气阻力和噪声,成为未来更高速度轨道交通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这种交通模式被称为第5 类交通模式[1-2]。现阶段,磁悬浮列车的低真空环境已发展出2 种模式,分别是地上高架管道和地下隧道。对于后者而言,其技术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在复杂的地下空间提供可靠安全的运行环境,而低真空环境下隧道管片结构的受力特性正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之一。
多年来,学者们针对盾构隧道管片结构在不同环境下的受力性能做了大量的相关性研究。例如,黄清飞等[3]将水位处于隧道断面的水压力按面积等效原则进行处理,根据力法方程推导了隧道管片结构的内力,并探讨了国内4种典型盾构隧道不同覆土条件下水位变化对管片结构内力的影响。谢红强等[4]以重庆主城排水过江盾构隧道为工程案例,基于现场监测数据,研究了施工期隧道周围外水压力的分布规律。梁东等[5]采用相似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管片结构在发生侧向卸载时内力与变形的发展规律,以及管片厚度对这一过程的影响。戴志仁[6]以成都地铁为工程案例,利用有限元软件探究了地表大范围开挖卸载过程中下卧隧道的位移和内力的变化规律。方勇等[7]以兰州地铁为工程案例,基于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强透水砂卵石地层中水压、土压、土体侧压力系数及拼装方式对管片结构受力特征的影响。何川等[8]以狮子洋隧道为工程案例,在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的基础上,研究了大断面宽幅管片结构的三维内力分布规律。上述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常规大气压与高水压条件下,而真空环境下的管片结构受力性能鲜有研究。
本研究择取我院骨科手术患者88例,比对常规护理以及加速康复护理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院内感染,验证加速康复护理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疗效,现医学报告如下。
隧道结构的分析模型大致包括地层—结构模型、荷载—结构模型、收敛约束模型及经验类比模型4大类[9-11],但各有其适用场景与局限性,在具体实践中,已很少采用单一模型计算分析。当前较为常见的是荷载—结构法。该法根据管片接头力学处理方式及对纵向螺栓内力传递、管片接头刚度及外荷载分布形式等各种假设的不同,还可进一步分为均质圆环法、梁—弹簧模型法、梁—接头模型法和弹性铰圆环模型法[12-14]。修正惯用法属于均质圆环法中的1种,因其受力明确、计算思路清晰和简单实用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盾构衬砌设计计算中[15-16]。
本文借鉴修正惯用法的思路构建力学模型,利用力法方程,推导得出可通用的圆形低真空隧道管片结构内力解析解。考虑建设地下低真空磁悬浮隧道的可行性,以武汉黏土为地层条件,分别基于荷载—结构、地层—结构这2种数值分析法,采用弹簧模型、修正剑桥模型,仿真模拟低真空隧道管片结构的内力。对比3种方法得到的内力,进一步分析圆形低真空隧道管片结构的内力分布特点,并探讨真空力、弯曲刚度有效率、地基抗力系数、侧向土压力系数等关键参数对管片结构内力的影响。
1 圆形低真空隧道管片结构内力—位移推导
假设低真空隧道管片结构的刚度均匀且连续(铰接部分和管片结构的刚度相同)[17-18],在修正惯用法的基础上,构建圆形低真空隧道荷载模型,利用力法方程推导圆形低真空隧道管片结构的内力和位移。
以上各题很容易,第一题心算即可;第二题用竖式加法;第三题长除法或者心算;最后一题心算.未知题目中所要求的几种新方法有何优越性?第四题本是简单的两位数加减;按照题目要求的方法来做,需要分别在数表中数30个小格,或者50个小格!这样一些原始的、繁琐笨拙的方法,居然堂而皇之地写进了教科书;令人无语.
1.1 基于修正惯用法的力学模型
文献[9]和文献[18]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建立了圆形隧道管片结构内力分析模型。在他们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修正惯用法的圆形低真空隧道荷载模型,如图1 所示。图中:G 为管片自重;p1为隧道真空力;p2为隧道顶部上覆土压力;p3和p4分别为隧道顶部和底部的侧向土压力,计算侧向土压力时采用水土合算;p5为侧向土体抗力;p6为地表附加压力;ph为隧道水平直径处的侧向土体抗力。
图1 基于修正惯用法的圆形低真空隧道模型及其荷载示意图
假设p5分布在隧道垂直方向45~135°范围内,并以抛物线图形垂直作用于隧道,那么p5的计算式[3]为
其中,
式中:φ 为计算截面与隧道竖向直径之间的夹角;Ks为地基抗力系数;Δh 为隧道水平直径处的土体变形。
1.2 管片结构的内力—位移推导
由图1 可知,隧道和周围荷载均对称于竖轴,因此沿竖向对称面的剪力为零,故隧道结构可简化为具有2 个多余未知力的超静定结构,如图2 所示。图中:ErIr为刚臂的弯曲刚度,在分析过程中假设刚臂在荷载作用下不发生变形,即认为刚度为无穷大;X1和X2分别为逆时针、水平方向的单位力;φ为竖向直径与管片截面之间的夹角。
图2 内力计算简化模型示意图
1)结构内力的推导
利用结构力学弹性中心法,将单位力X1和X2移至弹性中心(隧道圆心处),结合隧道竖向对称面处结构的水平位移与转角均为0,即可得到力法方程为
式中:δ11和δ22分别为在单位力X1和X2作用下,刚臂在作用点处沿X1和X2作用方向的位移;X1pi和X2pi分别为在荷载pi作用下产生的多余未知力;Δ1pi和Δ2pi分别为刚臂在荷载pi作用下沿着X1和X2作用方向的位移。
在计算力法主位移(δ11和δ22)和自由项(Δ1pi和Δ2pi)的过程中,考虑到弯矩对其影响显著,而轴力和剪力对其影响较小[19],为计算方便,忽略式中后2项的影响,根据图乘法可得
桀、纣所代表的至乱之国不过使民众的好义不胜其欲利,却不能根本上“去民之好义”。君子是礼乐教育的结果,而“民之好义”包含着人去主动寻求这样一种教育的可能。“不能去民之好义”指向的是人自“受天地之中以生”而有的对“义以和群”之秩序的趋向,以及对代表这种自然趋向的某一历史性完成的礼乐制度的向往。这种趋向和向往不同于孟子的性善之说,但仍可在以下逻辑中构成不甚明显但十分重要的一环:“君子”作为“人道”的礼乐文化的产物,同时又将成为这种文化在历史中的运用者和推动者。
式中:η 为弯曲刚度有效率,即等效均质环的弯曲刚度与管片主体截面弯曲刚度的比值;
和
分别为单独荷载X1、X2和pi单独作用下,简化模型截面φ处的弯矩。
隧道结构的内力是单位力X1,X2和荷载pi共同作用下的内力。利用力的叠加原理,可得到外荷载pi作用下隧道截面φ 处的内力,即弯矩、轴力和剪力分别为
式中:
和
分别为在单独荷载pi作用下隧道截面φ 处的轴力和剪力;
和
分别为在单独荷载X1和X2作用下隧道截面φ 处的轴力;
和
分别为在单独荷载X1和X2作用下隧道截面φ处的剪力。
近年来,集团公司成品油产量增长、销量下滑,产销矛盾日益突出。以板块为效益主体、以计划为龙头的经营模式还不能很好适应市场变化,对集团公司生产经营、提质增效产生严重影响。如何深化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强化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的运行机制,激发各地区公司活力和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定义管片结构内力的方向:对于弯矩,使管片截面内侧受拉为正,外侧受拉为负;对于轴力,使截面受压为正,受拉为负;对于剪力,使截面顺时针旋转为正,逆时针旋转为负。因此,在单位力X1,X2和荷载p1的单独作用下,半径R的管片结构产生的内力分别为
将式(6)—式(8)分别代入式(3)和式(4),化简得到力法方程的主位移和自由项分别为
知识水平低的对于深奥的学术文献或许读不懂,但他们在阅读书本时,同样有深浅之分。譬如小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研读课本必然需要深阅读。而在课外阅读一些名著,更多的则处于浏览性的浅阅读状态。
将式(9)和式(10)代入式(2),解得隧道真空力作用下的多余未知力X1 p1和X2 p1为
其次,建设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的场馆和多媒体平台。比如:建设闽东红色文化展陈馆、畲族文化主题展馆、廉政文化馆等,既可展示特色文化和资源,也可为实践教学和主题学习活动提供场所;结合闽东特色文化,建设学术报告厅、音乐厅、学生活动中心等,举办以闽东特色文化为主题的报告会、诗歌朗诵、演讲比赛、音乐会,陶冶学生的情操;成立闽东特色文化研究中心,建设闽东特色文化专题网站,开通“闽东之光”微信公众号,全面推进闽东特色文化入脑、入心。
将式(11)代入式(5),求得p1作用下各截面的内力为
同理,可得其他荷载作用下各截面的内力,叠加得到各截面的总内力为
其他外力的推导与参考文献[9]一致,具体详细推导可参见该文献,本文不再展开。
2)结构位移的推导
假设在隧道断面中部作用1 个单位虚拟力S1,如图3 所示。利用结构力学中的位移法,通过式(14)和式(15),可得到各荷载pi作用下该处的水平位移和总位移。
图3 隧道腰部位移计算模型
由于初始计算时,隧道腰部水平直径处的土体变形Δh 未知,因此本文通过迭代,计算得到侧向土压力ph,相应的计算流程如图4所示,图中ΔH为变量,即将计算得到的Δh 赋值给ΔH。之后,便可进一步求解得到可通用的圆形低真空隧道管片结构内力解析解。
图4 真空隧道管片内力解析解计算流程
2 圆形低真空隧道管片数值模型
根据文献[20]给出的数据,以武汉黏土作为模拟地层,分别利用ANSYS19.0 和FLAC3D5.0建立荷载—结构模型和地层—结构模型,仿真计算不同工况下的圆形低真空隧道管片结构内力。地层常规参数包括:干密度γd=14.4 kN·m-3,饱和密度γsr=19.12 kN·m-3,土粒比重ds=2.73,含水率w=33.40%,地下水在地表下2 m 处。隧道的具体位置如图5 所示,图中:H 为隧道埋深;D为隧道直径;h为地下水位。
图5 隧道位置示意图
2.1 荷载—结构数值模型
采用软件ANSYS19.0 中的静力分析模块,构建荷载—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如图6所示。管片结构采用Beam188 梁单元模拟,土体与管片结构的相互作用采用Combin14弹簧单元模拟。
图6 荷载—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
考虑到隧道管片周围的土体只能承受压力,但在数值计算过程中,部分弹簧存在受拉现象,与土体实际受力状态不符。因此,在模拟过程中启动单元的“生/死”功能(通过在模型中加入或删除材料,实现单元生/死功能),即当弹簧受拉时,赋予属性“死”,之后对调整的模型重新计算。
2.2 地层—结构数值模型
采用软件FLAC3D5.0,构建地层—结构数值分析模型如图7所示。土体采用对软土预测结果较为理想的修正剑桥模型(Modified Cam-Clay Model,MCC)[21]模拟,管片结构采用壳单元(Shell)模拟。
图7 地层—结构数值模型
修正剑桥模型所用到数据依旧沿用文献[20]。主要包括:临界状态斜率M=1.09,回弹参数κ=0.016 8,压缩参数λ=0.084 4,不排水抗剪强度cu=15 kPa,初始孔隙比e0=0.896,内摩擦角Φ=19.12°。前3 个参数的物理意义如图8 所示。图中:CSL 为临界状态线(有效强度应力线);NCL为正常固结线(各向等压初始加载曲线);SL为回弹曲线(卸载回弹曲线);p 为平均主应力;q为偏应力;v为比容。
图8 剑桥模型临界状态线和固结曲线
FLAC3D中的壳单元被假定为3 节点构成的均厚度的三角形,管片可看作由大量壳单元组成。结合管片的常规尺寸和材料性质,壳单元的厚度取0.3 m,宽度取1.0 m,容重取24.5 kN·m-3。
3 圆形低真空隧道管片结构内力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针对圆形低真空隧道管片结构,分别采用前文给出的基于力法的解析法(以下简称AM法)分析模型,以及基于荷载—结构法(以下简称SLM 法)和基于地层—结构法(以下简称SSM 法)的管片内力数值分析模型,分析圆形低真空隧道管片结构内力分布特点,探讨真空力、弯曲刚度有效率、地基抗力系数、侧向土压力系数等关键参数对管片结构内力的影响。
3.1 条件假定及工况选取
1)条件假定
真空隧道超高速运行的安全性能是其投入商业运营的关键,考虑到单管双线隧道中列车近距离运行风险性较大,实际工程采用单管单线隧道的可能性更大,故以单线隧道管片为例进行分析,管片的外径R、宽度b 和厚度t取常用规格,分别为2.85,1.00,0.30 m,隧道埋深10.00 m。
5)根据生产机械的最高转速、电力传动调速系统的过渡以及机械减速机构的复杂程度,对电动机的性能要求,选择电动机额定转速.
考虑到真空隧道对运行环境的气密性具有较高的要求,而混凝土的气密性与强度呈正相关,故本文采用《铁路隧道设计规范》中给出的最高强度等级C50混凝土,其弹性模量E=3.45×104 MPa。
2)工况选取
真空隧道管片内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选取对其影响最为关键的真空力、弯曲刚度有效率、地基抗力系数和侧向土压力系数等因素进行分析。为便于参数对比,在上述假定条件的基础上,设计10种工况,各工况主要参数取值详见表1。
表1 各工况主要参数取值
工况序号12 3 456 78 9 10真空力p1/kPa 0 5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弯曲刚度有效率η 0.87 0.87 0.87 0.80 0.50 0.20 0.80 0.80 0.80 0.80地基抗力系数Ks/(MPa·m-1)30 30 30 30 30 30 15 5 30 30侧向土压力系数Ka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35 0.65
工况1—工况3 主要分析真空力p1对管片结构内力的影响。p1值分别取0,50,100 kPa,其中p1=0代表常规隧道,p1=50 kPa代表隧道内压力为0.5个大气压的低真空隧道,p1=100 kPa 代表近似完全真空隧道,其他参数不变。
工况4—工况6 主要分析弯曲刚度有效率η 对管片结构内力的影响。相关研究表明η 通常取值在0.10~0.90 之 间,本文分别取值0.20,0.50 和0.80进行分析,其他参数不变。
当力控末端执行器工作于碰撞阶段时,工具头与工件表面由相离自由状态切换至接触受限状态,两者间易发生碰撞冲击,对工具头和工件造成损伤,降低加工质量,故要求力控末端执行器在碰撞模式下具有较好的柔性,减小碰撞冲击;而另一方面,当工作于贴合阶段时,力控末端执行器应具有较高频响以提高对异形复杂大曲率自由曲面加工或复杂零部件装配等连续接触式作业的精度、适应性和加工质量,这要求力控末端执行器在贴合模式下具有较大的刚度。因此,在保证合适的贴合刚度条件下,开展柔性碰撞技术研究对提高力控末端执行器的碰撞柔性和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
工况8、工况7 和工况4 主要分析地基抗力系数Ks对管片结构内力的影响。根据工程经验,软土中Ks在3~30 MPa·m-1之间,本文分别取值5,15,30 MPa·m-1进行分析,其他参数不变。
工况9、工况4、和工况10 主要分析侧向土压力系数Ka对管片结构内力的影响。本文分别取值0.35,0.50和0.65进行分析,其他参数不变。
3.2 完全真空隧道管片结构内力分布特点
真空力越低,列车受到的气流阻力越小。在技术可行的条件下,完全真空隧道是列车减阻最为理想的运行环境。为认识完全真空隧道管片的内力分布特点,以工况3 为例,将其计算参数代入3 种模型,计算隧道管片结构的内力分布,如图9 所示,由图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除了弯矩为0 处,3 种方法计算得到的隧道管片结构均处于偏压状态,其中顶部与底部为内侧受拉,腰部为外侧受拉。值得注意的是,顶部与底部附近的正弯矩相对较大,腰部的负弯矩相对较大,而轴力相对较大的位置在腰部。
(2)3 种方法得到的管片结构弯矩和轴力分布曲线基本一致,但细节上存在差异。①对于管片弯矩,AM 法与SLM 法求得的结果较为接近,SSM法则偏小;但无论正弯矩、负弯矩,都是AM法求得的峰值绝对值最大,SLM 法次之,SSM 法最小。②对于管片轴力,在腰部以下位置,3 种方法结果相差不大;在腰部以上位置,SSM 法计算结果明显大于其他2 种方法。③进一步观察轴力峰值,SSM 法求得的结果最大,SLM 法次之,AM法最小;轴力峰值分布位置则有不同,SLM 和AM 法的位置几乎重合,均为90°附近;SSM 法则位于70°附近,与前者相差约20°。
图9 工况3条件下按3种方法计算的隧道管片结构内力分布
产生上述差异的可能原因如下:SLM 和AM法中,假定作用在管片上的主动荷载为线性分布,而实际上并非如此,SSM 法中主动荷载的分布更接近实际分布;SLM 和AM 法中,管片与围岩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弹簧模拟,且抗力与变形呈线性关系,而实际上两者间关系为非线性;SSM 法一定程度上考虑了管片顶部土体的土拱效应,SLM和AM法则并未考虑这点,而是直接采用土柱高度计算竖向压力;AM 法中假定抗力分布在45°~135°范围内,实际上抗力分布范围与土体变形范围密切相关。
上述结果表明,低真空隧道管片结构的控制截面在隧道顶部、底部和腰部。由于3种方法的假定条件和计算原理不同,导致最终的计算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总体而言,AM 法得到的结果具有较高可信度,且内力计算过程简单明了,但其结果偏于保守;SLM 法建模过程复杂、耗时长,但在地层参数取值正确的条件下计算结果最为精确;SSM 法所需参数少,计算速度也相对较快,但计算结果偏于危险。
目前,医院对水电气能耗的统计还停留在传统方式上,表计不全,科室能源消耗不明,楼宇能耗信息不清楚,给管理者制定决策带来一定难度。建设能耗监控智能平台刻不容缓。能耗监控平台基于智能化表计,互联网,以及操作平台,表计将各个用能单元准确计量,通过统一的协议传输到服务器,管理者通过操作界面获取能耗相关信息。能耗监控平台可提供楼宇能耗信息,科室能耗信息及对比,并能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管理者可通过访问服务器的方式随时随地查看医院能耗信息。建设能耗监控平台后,医院的能耗信息可全方位的展现在管理者面前,对科室精细化管理,节能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参考依据。
3.3 真空力对管片结构内力的影响
真空力直接影响着管片结构的内力分布。为分析真空力带来的影响,选取仅真空力条件不同的3种工况(工况1—工况3),分别计算隧道管片结构的内力分布,如图10 所示。图中:SLM-工况1 表示真空力为0 kPa 作用下,载荷—结构法求得的管片内力。其余标识含义按此类推。
首先,对于在测验水位环境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应明确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2个方面:(1)人为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设备仪器操作失误以及数据录入信息错误等方面,导致误差数值相差较大;(2)自然方面的影响,主要是水系回流、气候风向等因素造成的。由于受其自然方面影响较大,导致误差数值经常处于变动状态。要避免或减少误差对水文测验数据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要对特定区域进行实时考察测量,避免河流附着物以及回水等影响;(2)要制作适合水流变化较大区域使用的菱形水尺柱,减少湍急水流对测量结果的影响;(3)要尽量在风力小、风浪稳定的气候条件下进行检测。
图10 真空度对管片结构内力的影响
由图10 可以看出:真空力的变化对作用在管片结构上的弯矩几乎没有影响,但对轴力的影响非常明显,与常规隧道(p1=0 kPa)相比,对于近似完全真空隧道(p1=100 kPa)的单宽截面,其轴力增大的幅度在数值上约等于其半径与1个大气压的乘积。
老年人自我照顾能力较弱、对风险识别能力差、反应相对迟钝,容易发生摔伤等意外伤害。相关数据显示跌到致死超过所有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总人数60%,对老年人的健康安全状况进行动态监管的必要性不言而喻。为了适应当前中国老龄化的趋势,实现对于老人的安全管理,研究设计了多功能北斗智能手杖系统对老人进行实时监测。
上述结果表明,真空力的存在可以削减其他荷载在管片上产生的拉应力,从而减轻或减少管片受拉侧混凝土的张拉裂缝,一定程度上提高管片结构工作时的完整性,有利于改善管片结构的渗透性和气密性。
3.4 弯曲刚度有效率对管片结构内力的影响
为分析弯曲刚度有效率的影响,选取仅弯曲刚度有效率不同的3 种工况(工况4—工况6),分别计算隧道管片结构的内力分布,如图11 所示。图中:SLM-工况4表示在η=0.8条件下,载荷—结构法求得的管片内力。其余标识含义按此类推。
图11 弯曲刚度有效率对管片结构内力的影响
由图11 可以看出:弯曲刚度有效率对管片结构承受的弯矩和轴力的影响相反,随着弯曲刚度有效率的增加,弯矩曲线逐渐趋于陡峭,总体上,弯矩呈递增趋势,但轴力呈递减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因计算方法的不同,同一截面处内力随弯曲刚度有效率的变化幅度存在差异,SSM 法得到的内力变化幅度最小,SLM 法和AM 法比较接近;此外,同1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弯矩与轴力的增减幅度的分布存在差异,隧道腰部、顶部和底部的弯矩增幅较大,轴力增幅较大位置则在顶部和底部,且从顶部和底部向腰部呈递减趋势。
上述结果表明,在变形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降低管片结构的刚度,从而减小管片承受的内力,达到优化管片结构的目的。
3.5 地基抗力系数对管片结构内力的影响
为分析地基抗力系数的影响,选取仅地基抗力系数条件不同的3 种工况(工况4、工况7、工况8),分别计算隧道管片结构的内力分布,如图12所示。图中:SLM-工况4表示在Ks=30 MPa·m-1条件下,载荷—结构法求得的管片内力。其余标识含义按此类推。
图12 地基抗力系数对管片内力的影响
由图12 可以看出:地基系数对管片承受的弯矩和轴力的影响存在差异;管片的弯矩随着地基系数的增大分布曲趋于平缓,即正、负弯矩的绝对值均在减小,但减幅随截面位置发生了变化,腰部、顶部和底部附近的截面减幅较大;轴力随着抗力系数的增大整体上呈递增趋势,增幅自腰部向顶部和底部逐渐递增。
上述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围岩注浆等措施提高土体抗力系数来减小管片结构弯矩、增加管片轴力,从而在一定条件下增加管片的承载能力。
3.6 侧向土压力系数对管片结构内力的影响
为分析侧向土压力系数的影响,选取仅侧压土压力系数条件不同的3种工况(工况4、工况9、工况10),分别计算隧道管片结构内力分布,如图13所示。图中:SLM-工况4 表示在Ka=0.50 条件下,载荷—结构法求得的管片内力。其余标识含义按此类推。
图13 土体侧压力系数对管片结构内力的影响
由图不难看出:管片结构的弯矩绝对值随着侧压力系数的增大而逐渐减少,减幅较大位置位于顶部和底部截面附近,这与地基抗力系数对管片结构弯矩的影响类似;而轴力变化明显不同于弯矩,在66°~115°截面之间,随着侧压力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其余截面则相反,且减幅较大位置在腰部,增幅的较大位置在顶部和底部。
4 结 论
(1)通过力法方程推导得到了圆形低真空隧道管片结构内力的解析解,并将特定工况下的解析解与荷载—结构、地层—结构2 种模型的数值解进行对比,发现三者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证实解析解具有较高可信度。
(2)以武汉黏土作为模拟地层,发现圆形低真空隧道的管片结构大部分截面处于偏压状态,腰部附近的截面外侧受拉,顶部和底部附近的截面内侧受拉;低真空隧道管片结构正弯矩较大的位置在隧道顶部与底部,负弯矩与轴力较大的位置在腰部。
(3)对于黏土中的圆形低真空隧道,真空力对管片结构弯矩几乎没有影响,但对轴力影响非常显著,并随真空力的增大而增大。
(一)孤僻淡漠。这是单亲家庭子女性格缺陷中表现最突出的一点,具体表现为性格内向、寡言少语,与人相处冷漠;缺乏热情,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对身边事漠不关心;因家庭的变故而变得性格叛逆、标新立异、自我中心、自私;因有被抛弃的感觉而厌恶或憎恨父母,羡慕其他同龄人享受着的亲情,内心充满压抑,害怕同伴的耻笑,通常以自己不健康的心理来揣测别人,易把自己封闭起来,还有可能仇视社会,形成一种病态人格。
(4)对于黏土中的圆形低真空隧道,管片结构弯矩随着弯曲刚度有效率的增大呈递增趋势,随地基抗力系数和侧向土压力系数增大呈递减趋势,弯矩的增幅较大的位置均分布在隧道顶部、底部和腰部。
相比较而言,外在的恶杀伤力简单而微小,创伤面也有限。而内在的恶,有时候能蔓延万里。在当代生活中,善意是最好的身份证与通行证,也是最有效的“精确武器”。《道德经》中有句话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在老子看来,天地万物都是没有亲人的,它们孤立运行,相互依存和制衡,从不偏倚,它们只是向那些遵守天道的人和事物自觉倾斜。
(5)对于黏土中的圆形低真空隧道,管片结构轴力随地基抗力系数增大呈递增趋势,随弯曲刚度有效率增大呈递减趋势;在隧道腰部附近,轴力随土体侧压力系数的增大呈递减趋势,在隧道底部和顶部附近则相反。
参考文献
[1]冯仲伟,方兴,李红梅,等.低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系统技术发展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8,20(6):105-111.(FENG Zhongwei,FANG Xing,LI Hongmei,et al.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High Speed Maglev System Based on Low Vacuum Pipeline[J].Engineering Science,2018,20(6):105-111.in Chinese)
[2]吴磊.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的承载管道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1.(WU Lei.Research of the Bearer Pipeline in Evacuated Tube Transportation[D].Chengdu: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2011.in Chinese)
[3]黄清飞,袁大军,王梦恕.水位对盾构隧道管片结构内力影响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8,30(8):1112-1120.(HUANG Qingfei,YUAN Dajun,WANG Mengshu.Influence of Water Level on Internal Force of Segments of Shield Tunnels[J].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08,30(8):1112-1120.in Chinese)
[4]谢红强,何川,李围.江底盾构隧道施工期外水压分布规律的现场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6,27(10):1851-1855.(XIE Hongqiang,HE Chuan,LI Wei.Experimental Study on Distribution of External Water Pressure around Sub-River Shield Tunnel in Construction Period[J].Rock and Soil Mechanics,2006,27(10):1851-1855.in Chinese)
[5]梁东,金浩,肖军华,等.软土地区侧压损失对盾构隧道受力及变形的影响[J].工程力学,2019,36(5):148-156,175.(LIANG Dong,JIN Hao,XIAO Junhua,et al.Influence of Lateral Pressure Loss on the Force and Deformation of Shield Tunnel in Soft Soil Area[J].Engineering Mechanics,2019,36(5):148-156,175.in Chinese)
[6]戴志仁.地表大范围开挖卸载引起下卧盾构隧道管片碎裂机理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17,38(4):62-69.(DAI Zhiren.Study on Mechanism of Segment Crack and Fracture of Underlying Shield Tunnel Caused by Extensive Excavation and Unloading of Ground Surface[J].China Railway Science,2017,38(4):62-69.in Chinese)
[7]方勇,汪辉武,郭建宁,等.下穿黄河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结构受力特征模型试验[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4(5):132-142.(FANG Yong,WANG Huiwu,GUO Jianning,et al.Model Test Study on th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egment Linings for the Shield Tunnel Undercrossing the Yellow River[J].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2017,44(5):132-142.in Chinese)
[8]何川,封坤,晏启祥.高速铁路水下盾构隧道管片内力分布规律研究[J].铁道学报,2012,34(4):101-109.(HE Chuan,FENG Kun,YAN Qixiang.Study on Inner Force Distribution of Segmental Lining of High-Speed Railway Underwater Shield Tunnel[J].Journal of the China Railway Society,2012,34(4):101-109.in Chinese)
[9]LEE K M,HOU X Y,GE X W,et al.An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a Jointed Shield-Driven Tunnel Lin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2001,25(4):365-390.
[10]曾东洋,何川.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内力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1(5):707-712.(ZENG Dongyang,HE Chuan.Comparison and Analysis Research of Different Shield Tunnel Lining Internal Forces Design Methods[J].Chinese Journal of Underground Space and Engineering,2005,1(5):707-712.in Chinese)
[11]DO N A,DIAS D,ORESTE P P,et al.Internal Forces in Segmental Tunnel Linings—A Comparison between Current Design Methods[J].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2014,50(2):326-334.
[12]胡欣雨,张子新.双圆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受力解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8,30(2):172-180.(HU Xinyu,ZHANG Zixin.Internal Forces of DOT Shield-Driven Tunnel Lining[J].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08,30(2):172-180.in Chinese)
[13]肖中平,何川,林刚,等.粘性地层地铁盾构隧道管片结构力学特征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06,43(6):18-22.(XIAO Zhongping,HE Chuan,LIN Gang,et al.Study on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Segmental Structure of Metro Shield Tunnels in Viscous Stratum[J].Modern Tunnelling Technology,2006,43(6):18-22.in Chinese)
[14]侯公羽,杨悦,刘波.盾构管片设计改进惯用法模型及其内力解析解[J].岩土力学,2008,29(1):161-166.(HOU Gongyu,YANG Yue,LIU Bo.Improved Joint Model with Routine Method and An Analytical Solution of Its Inner Forces[J].Rock and Soil Mechanics,2008,29(1):161-166.in Chinese)
[15]彭益成,丁文其,闫治国,等.修正惯用法中弯曲刚度有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及计算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2013,35(增1):495-500.(PENG Yicheng,DING Wenqi,YAN Zhiguo,et al.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Method of Effective Bending Rigidity Ratio in Modified Routine Method[J].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13,35(Supplement 1):495-500.in Chinese)
[16]BULL A.Stresses in Linings of Shield-Driven Tunnels[J].Journal of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 Division,ASCE 1944:443-530.
[17]MORGAN H D.A Contribution to the Analysis of Stress in a Circular Tunnel[J].Géotechnique,1961,11(1):37-46.
[18]VU M N,BROERE W.Structural Design Model for Tunnels in Soft Soils:From Construction Stages to the Long-Term[J].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2018,78:16-26.
[19]吴大炜.结构力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WU Dawei.Structural Mechanics[M].Beijing:Chemical Industry Press,2005.in Chinese)
[20]周葆春,王靖涛,杨晓东.武汉粘土修正剑桥模型参数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29(3):103-107.(ZHOU Baochun,WANG Jingtao,YANG Xiaodong.Research on Parameters of Modified Cam Clay for Wuhan Clay[J].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7,29(3):103-107.in Chinese)
[21]BURLAND J.The Yielding and Dilation of Clay[J].Géotechinique,1965,15(2):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