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人物——明代宣德皇帝朱瞻基(书画研究资料必备欢迎关注、分享)

注明:凡遇书画类专题无具体出土地可参考之器物,会以其作者本人的作品集构成此专题内容,更全面了解作者的书画风格

中文名:朱瞻基

国籍:中国(明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北平燕王府

出生日期:1398年2月9日(洪武三十一年)

逝世日期:1435年1月3日(宣德十年)

身份:明代宣德皇帝

主要成就:“仁宣之治”、随祖父亲征蒙古

代表作品:《御临黄筌花鸟卷》、《武侯高卧图》、《瓜鼠图》

逝世地:北京紫禁城乾清宫

陵寝:景陵

继承人:朱祁镇(明英宗)

年号:宣德

庙号:宣宗

谥号:章皇帝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汉族,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永乐九年(1411年)被祖父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朱棣征讨蒙古。

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朱瞻基在性格上,他与其父朱高炽相似,也具有他父亲那种对皇帝作用的理想主义的、然而是保守的想法。朱瞻基是文人和艺术的庇护人,他的统治的特点是其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成就。

宣德十年(1435年)驾崩,终年38岁,葬景陵。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朱瞻基在位期间文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像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一时人才济济,这使得当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朱瞻基与其父亲的统治加在一起虽短短十一年,但却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

总之,朱瞻基的统治是明史中一个了不起的时期,那时没有压倒一切的外来的或内部的危机,没有党派之争,也没有国家政策方面的重大争论。政府有效地进行工作,尽管宦官日益参与了决策过程。及时的制度改革提高了国家行使职能的能力和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这两者是贤明政治的基本要求。后世把宣德之治作为明代的黄金时代来怀念,这是不足为奇的。

朱瞻基雅尚翰墨。尤工于画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草虫等。书画作品当作图书赠重臣,上书年月及受赐者姓名,钤“广运之宝”、“武英殿宝”及“雍熙世人”等印章。在位10年中,听从阁臣杨士奇、杨荣等建议,停止用兵交。重视整顿吏治和财政,实行为政以宽的措施,对宦官控制严格,改革科举制度,史称“仁宣之治”。图书文化事业发展迅速。宣德八年(1433)他命杨士奇、杨荣于馆阁中择能书者10人,取五经、《说苑》之类,各类副本,分别贮藏于广寒、清署二殿及琼花岛,以资观览。又建造“通集库”、“皇史晟”以藏古籍、档案。内阁藏书约2万余部,近百万卷。刻本占十三成,抄本占十七成。史称“当是之时,典籍最盛”、“仁、宣二主,世既承平,文物益盛”。

人物评价

总评

朱瞻基天资英畅,敬礼大臣,勤恤民隐,慎于用人,严惩贪官污吏,或说臣下有过失,密加详察,实则加罪,诬陷则重惩诬告之人。由于他出色的治理出现了即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后的著名的“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

在明代,朱瞻基是继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之后,鲜有有作为的皇帝,而朱瞻基是为数不多的一个,因为他为大明朝贡献了一个“仁宣之治”。朱瞻基的父亲是仁宗朱高炽,虽然在位仅一年,但因为成祖长年累月、大部分时间都在北征,多年以来朝中政务都是由朱高炽代理,所以他有很多实践自己施政方针的机会,对“仁宣之治”的贡献是很明显的,至少改变了永乐一来,朝廷内外压抑、紧张的政治空气,还了臣民一个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尤其在朝内,朝臣们从永乐的高压下解放出来,敢言善谏,明仁宗把这个好的传统留给了朱瞻基,朱瞻基也是一位善于纳谏的皇帝,在军国大事上,能听取臣下的意见,比如在即位之初,他听从阁臣、大学士杨荣的建议,率兵亲征,平定了怀有不臣之心的皇叔高煦的叛乱,维护了皇室内部的稳定;交阯(即安南,今越南北部,明初设有交阯布政使司)叛乱,朝廷数派大军征剿,均吃败仗,朱瞻基听从杨士奇、杨荣等人的建议,停止对交阯用兵,(这个未必是好事,停止用兵,军费虽然节约了不少,但交阯却再次独立了)等等。应该说,宣德一朝,是明代君臣关系最为融洽、政治相对清明、社会较为和谐、经济稳步发展、边防比较稳固的时期,基于此,所以史家把这段时期称为“仁宣之治”。

朱瞻基的废后风波也是他的一个污点,总之,瑕不掩玉,朱瞻基可算是一位称职的皇帝,他对明王朝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被史家称为太平天子、历史上著名的守成之君,这些称号对于宣宗来讲都并不夸张。但是作为太平天子的朱瞻基从小就喜欢斗蟋蟀,即位之后他曾经让各地采办上等蟋蟀来京,地方官员为了取悦宣宗,都变本加厉地下达任务,一度给百姓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朱瞻基也被百姓们称为“蟋蟀天子”。

史书评价

《明史》赞誉宣宗:“仁宗为太子,失爱于成谊。其危而复安,太孙盖有力焉。即位以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若乃强藩猝起,旋即削平,扫荡边尘,狡寇震慑,帝之英姿睿略,庶几克绳祖武者欤。”

朱瞻基是就明代整个皇帝的素质而言他算是一位比较贤德的皇帝了。宣德间,君臣关系相当的融洽,在此略举一例:朱瞻基夜访大学士杨士奇的家。

朱瞻基偏好微服私访。宣德六年七月的一天,“漏下十二刻,从四骑至士奇宅。士奇仓皇出迎,顿首曰:‘陛下奈何以宗庙社稷之身自轻?’上曰:‘朕欲与卿一言,故来耳。’”

皇帝有话想与大臣说,完全可以将其诏进宫中,而他却跑到人家家里去了,并且在深更半夜。如果二者没有较为亲密的关系,这一点是不可能做到的。明人焦竑在论及此事时更富有情味:

宣德中,驾幸杨士奇第,夜已二鼓,士奇警起,朝服而迎。但见仪从塞屋,香气氤氲,不知上所在,惟向北拜不已。上方倚阑看月,笑而呼曰“士奇,朕在此。”所赐已充庭矣。

一句“士奇,朕在此”,彰显出君臣的和谐之处。

个人作品

诗词


朱瞻基御制《书上林冬暖诗》

立轴 47.3x23.9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宣宗的书法成就往往为画名所掩,后人评其「画出沈华亭兄弟,而能于圆熟之外,以遒勁发之。」本幅为宣德六年(一四三一)赐給郎中程南云的作品,结字近于赵孟頫(一二五四-一三二二),反映出明初以來的風尚,但運筆較為快速,起筆收筆不加修飾。程南雲,永樂年間(一四0三-一四二四)以能書授中書舍人。善書畫,尤精篆隸。在《宣宗御制詩集》中也收有宣德七年賜程南雲的〈草書歌〉。

本幅为宣德六年(1431)赐给郎中程南雲的书法作品,结字近於赵孟頫,反映出明初以来的风尚,但运笔较为快速,起笔收笔不加修饰。


宣宗 雪意歌


朱瞻基 重阳节诗


朱瞻基 一枝花诗

绘画

朱瞻基武侯高卧图

纸本,墨笔,纵27.7厘米,横40.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绘诸葛亮敞胸露怀,头枕书匣,仰面躺在竹丛下,举止疏狂。当是诸葛亮出茅庐辅助刘备之前,隐居南阳躬耕自乐的形象。人物高卧狂放的情态,刻画得很生动,线条洗练。墨竹用笔潇洒,得元人意韵。朱瞻基三十岁作此画赐给老臣陈暄,反映了明代前期,皇室对贤才的渴求心情。

朱瞻基御笔《寿星图》卷

尺幅:纵29.3厘米横35.6厘米

材质:绢本,设色

收藏地:1997年湖南湘阴民间收购而得

馆藏地:故宫博物院

此幅《寿星图》卷,画心右上角楷书属款:“御笔戏写寿星图,赐少保太子少傅兼户部尚书夏原吉。”上钤“广运之宝”、下铃九叠“御府”图书”方印(《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著录无此两印,可补缺空白),画心前有受赐者夏原吉的题跋,但字迹已模糊不清。

图中绘一寿星立于山脚溪流旁,身矮头长,额头高耸,须发尽白,着宽衣大袍,双手握于胸前似沉思状,仙风道骨。寿星神态生动,特点鲜明,其衣纹用笔刚柔相济,用笔潇洒,浓墨、淡墨相间,线条粗犷洗练,山石描写粗犷有力,继承了文人写意画的传统,绘画造诣极深。为明宣宗朱瞻基绘制之精品佳作。并赐予太子少傅兼户部尚书夏原吉。


朱瞻基双犬图

册页,纸本,水墨,淡设色

纵26.2厘米,横34.6厘米

(美)沙可乐博物馆藏

此图中兰花飘逸,双犬悠闲散步,神形毕肖,生动写实。画犬以没骨法与钩勒法巧妙结合。善用淡墨渴笔表现皮毛的质感,用线勾首、爪,产生虚实相合之感。

朱瞻基花下狸奴图轴

花下狸奴图轴,41.5×39.3公分

诗塘,31×39.3公分

全幅 59.7公分


朱瞻基壶中富贵图

本幅110.5×54.4公分

全幅74公分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明宣宗(1399-1435),姓朱,名瞻基。建元宣德,都北京,自号长春真人,太祖曾孙。工书画,山水、人物、花鸟、草虫,往往与宣和(宋徽宗)争胜。此图作成于宣德四年(1429),画花偃仰得宜,而顾盼生姿,画猫用笔精细,纤毫毕至。猫谐音为耄,祝颂长寿,并以牡丹寓富贵。铜壶花器虚悬,内仅花三朵,中间绿叶渐层而上,逾于梁上,极富轻盈之趣。地上置有椭圆三足洗,为典型明初官窑宫廷造器。画上钤“宣德秘阁图书之宝”,并有大学士杨士奇(1365-1444)题记。


朱瞻基三阳开泰轴

纸本设色

纵211.6,横142.5公分

国立故宫博物院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代最具艺术天份和才华的艺术家皇帝。这幅画三阳开泰图以水墨为主,略加淡彩,风格典雅自然,带有文人画笔墨的韵味。在图上有明宣宗“宣德四年(1429),御笔戏写三阳开泰图”的署款,以及钤盖“广运之宝”御用玺印,可以知道这是他三十一岁年轻时的作品。  画上描绘着母羊与两只乳羊,并以竹树与茶花搭配为衬景。“羊”与“阳”谐音,“竹”与“祝”谐音,所以这张画具有祝贺“三阳开泰”之意。“三阳开泰”最早源自《易经》这本书,古代人经常用它来传达新年岁初时迎春送冬、阴消阳长的祝福。另外,农历十一月为“一阳生”,农历十二月为“二阳生”,以此类推,古画上许多与羊(阳)相关的题材,都与此农历节日的吉祥寓意有关 


朱瞻基 三鼠图之一荔鼠图


朱瞻基 三鼠图之二荔鼠图


朱瞻基 三鼠图之三瓜鼠图

朱瞻基

纸本,设色

纵28cm,横39.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作为写意小品画。画面布局紧凑,虚实结合。以水墨粗笔点染瓜叶,干笔涂擦小鼠茸毛,浓淡粗细运用自如。藤枝挥洒如草书,石的勾勒、点皴极似赵孟頫,笔墨多取自元人的水墨花卉、竹石画法,具较多生拙的文人画意趣。此图是宣宗以正统的画风创制的花鸟画佳作。

戏猿图

明宣宗(西元一三九九-一四三五年)朱瞻基,雅尚詞翰繪事。根據款識,此軸為宣德二年(西元一四二七年)二十九歲時所作,生動溫馨的描繪了猿猴家庭的天倫之樂。母猿懷抱小猿蹲踞於石上,幼猿左手摟著母親的脖子,右臂伸向隔溪樹上手持果子引逗小猿的父親。三猿體態各異,神情生動,皮毛也巧妙運用墨色濃淡乾溼表現質感。襯景的荊棘、竹叢、蘆葦、水紋的線條也很自然流利。


朱瞻基御临黄筌花鸟卷

朱瞻基(公元1399—1433)朱元璋曾孙,建元宣德,在位十年(1426—1435),庙号宣宗。雅尚翰墨,尤工绘事,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草虫无不臻妙。尝作图书赠重臣,铃“广运之宝”、“武英殿宝”、“御府宝绘”、“雍熙世人”等印玺。黄筌(903—965)字要叔,成都人,西蜀著名画家,后蜀时代加京副使,上柱国街。北宋初与其子居寀转入宋代画院,赵匡胤对黄筌厚赐重用,官太子左赞善大夫。传世作品《写生珍禽图》卷,现藏故宫博物院,据宋人刘道醇说黄筌“尤好花竹翎毛,凡所操笔、皆迫于真,入神品第一”。

《御临黄筌花鸟卷》绢本设色,尺寸36×297.9cm。用笔极精细,妙在傅色,造型准确,珍禽、玉兔、花卉以五色渲染,工整不苟,细润生动,尽显“黄家富贵”气,画面绢素包浆莹润自然,铃有:武英殿宝、玺印。明代鉴藏家王世懋(1536—1588)字敬美,官至太常少卿。(参见《中国书画》P492,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在此卷上题跋:“御笔亲摹玉兔奇,画师虽巧亦难齐。中原麟凤知多少,未得君王一品题。隆庆改元仲秋,琅琊王世懋”。

铃印:王氏敬美,妙明山房。皆尽感怀赞美之词,由此可知此卷在明嘉靖,万历时代已为书画行家,题鉴传世。卷上还有:古雪老室鉴赏,杜绾印章等数方鉴藏玺印,极为珍贵。《御临黄筌花鸟卷》穿越历史长河逢中华盛世,显尊美姿荣于东北大地,为煦煦春光增色添彩。


《明宣宗射猎图》轴

本幅无款署。画幅右旁贴有一条黄色小标,上题“明宣德御容行乐”。这是一幅写实的行乐图像。宣德皇帝朱瞻基自幼善射,在位期间对出游巡猎活动也颇为热衷,是位文武兼备的皇帝。图中朱瞻基身着红黄两色的猎装,下马拾起射获的猎物,不远处一头鹿惊慌地窜过,引得他回首张望,身旁的黑色骏马则在悠闲地吃草。画面对环境的描绘着墨不多,却很好地表现了野外的空旷,人物的姿态以及构图都富有动感。作品采用的是勾线上色的工笔画法,在设色方面大胆地运用红色与黑色的对比,突出了所要描绘的对象。


《明宣宗马上像》轴

本幅無畫家款識,畫幅左方浮貼一行書小籤,上書「宣宗行樂」四字。描繪宣宗騎馬出獵,臂上架鷹,奔馳於河邊,驚起雁群的情景。史冊記載宣宗重視弓馬,精於騎射。圖中宣宗面容飽滿,鬚眉濃密,穿著薄底白靴與胸、肩、膝蓋處織繡紋飾的交領右衽黃袍。所戴帽頂附有頂珠,推測款式受到元代草原游牧民族影響,帽簷兩側也帶有裝飾,與北京故宮《明宣宗行樂圖卷》所畫的宣宗衣飾相同。



《寒香疏影手卷》

水墨纸本


宣宗五狸奴图卷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朱瞻基万年松图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图为横卷形式构图,粗细不同的松干松枝伸缩,曲直如苍龙盘旋,枝头一丛丛松针劲健有力,而缠绕在松干松枝上野藤又使得松刚中见柔,以水墨圈点而成的松树皮则使松树更显圆润充满生机。松树干以水墨渲染,丛丛松针染以淡淡花青。


《一笑图》

纸本设色

纵202厘米,横72厘米

钤御印“广运之宝”。现收藏于美国纳尔逊美术馆


朱瞻基 秋塘群鹭图

从这些作品可以明晰,朱瞻基雅好艺术,修养深厚,雅尚翰墨,尽极精妙。书法出自华亭沈氏兄弟(沈度、沈粲),而能够于圆熟之外以遒劲出之。尤工绘画,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草虫等无不臻妙。点染写生遂与宣和(赵佶)争胜。常将自己的画作赏赐给重臣,并于其上书年月及受赐者姓名。在位期间着力经营画院,成绩斐然。

宣德四年(1429),“夏原吉生辰,又亲绘《寿星图》、《秋香》、《梅竹》二图赐之,以喻公之晚节。”《明史·夏原吉列传》载:“帝雅善绘事,尝亲画《寿星图》以赐。其他图画、服食、器用、银币、玩好之赐,无虚日。”传世《武侯高卧图卷》、《苦瓜鼠图卷》,现存故宫博物院;《五猫图卷》、《子母猿图卷》藏域外。创铸“宣德炉”登峰造极,“宣德青花瓷”驰名中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