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疯狂歌颂的君主,遗留的兵器被发现后,成为了价值连城的国宝

1967年,考古专家在辽宁省北票县东官营子附近进行勘测时,发现了一件青铜戈的文物。这是盛行于商代到汉朝时的兵器,虽然历史悠久,但因为使用范围广,使用时间长,并不算稀奇。就是在现在的文物市场上,一件美品的青铜戈,价格也并不太高。所以,当时它并没有引人注意,被放置在储藏室内度过了一段时间。

后来,专家们专门清点这次勘测的成果时,又将它取出。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这件青铜戈之上,居然有铭文。要知道,青铜器包括青铜兵器上,有没有铭文是两个档次的区别。当专家小心清理并将铭文拓下来后,7个字让这件文物成为了毫无争议的国宝。这7个字赫然是:

郾王职作御司马。

区区7个字,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价值,能让文物本身发生如此重大的蜕变呢?小珏为您一一解读。首先,“郾”通“燕”,“郾王”就是战国时的“燕王”。“职”是燕王的名字,在燕国历史上,也只有大名鼎鼎的燕昭王就是燕王职。“御司马”就是燕国王室的主要军事长官。也就是说,这件并不起眼的青铜戈,竟然是燕昭王下令制作配发给燕国司马的。

文物的价值,很大程度来自于它的稀有程度和历史渊源。青铜戈本来很多,但能铭刻战国时代君王名字的,当然是顶尖级的国宝,它就以此得名为燕王职戈。这就如同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一般珍贵。勾践、夫差的名气响亮,其实燕昭王和他们相比,一点也不逊色。

别看燕国是一个小国,在战国七雄中一直比较弱小,但它也有高光时刻,也就是在燕昭王执政时期。本来,在齐国的干预下,燕国爆发了子之之乱,几乎被灭。赵武灵王将留作人质的公子职送回燕国,让他继承了父亲燕王哙的王位。

别看王位来得轻松,但燕昭王面临形势十分严峻,百业凋零,军队是战五渣。可就是在这样一穷二白的情况下,燕昭王励精图治,效仿勾践的卧薪尝胆,终于演出燕国版的勾践复仇。燕昭王认识到,光靠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不够的,最重要还是网罗人才。“千金买马骨”的故事,就是关于他的。“黄金台”的故事,也是关于他的。

由于他的求贤若渴,在别国不得志的能人纷纷涌入燕国。武将剧辛来自赵国,谋士邹衍来自齐国,屈庸来自卫国,乐毅来自魏国。后来,就是他无条件信任乐毅,进攻仇敌齐国,连下70多城,打得这个老牌强国只能依靠两城苟延残喘。

也就是因为燕昭王的礼贤下士,兴盛了齐国,并且有始有终,产生了君臣知遇的佳话。反观勾践复仇后,范蠡远走,文种赐死,典型的卸磨杀驴。所以燕昭王赢得了后世文人的无限仰慕,包括诸葛亮、李白都是他的疯狂崇拜者,写下了无数诗篇表达敬仰之情,恨不得生于燕昭王时代,供其驱使。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燕昭王的故事,就是想说明这件青铜戈本身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和历史背景。它的中脊微微隆起,两旁均有血槽,胡刃上有三弧曲,阑内三穿,内上有虎纹,铸造十分精美,确实与普通的青铜戈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

更为重要的是,别的青铜戈的铭文,往往是用锐器刻上去的。那可能是主人为了纪念心爱之物,或者本身就是为了标记。这件燕王职戈的铭文,是直接在铸造时就一次成型做好的。可见燕昭王对它的重视程度是非常高的。

燕昭王时期,燕国的都城在今天的河北雄安新区南阳遗址之上。那为什么这件青铜戈会在辽宁出土呢?也许,它就是伴随着主人征战沙场,驰骋于齐燕之战中所遗留的。它也许就是那段气壮山河历史的最好见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