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练与养 | 什么是养拳? 如何养拳?

自己为自己打一套拳
你的生命将与众不同

什么是养拳? 如何养拳?    

养拳,即保养拳术,是维持和延长拳术运动生命的手段。    

练拳的人大都知道练拳、赏拳、玩拳、用拳,但不少人却疏忽了养拳。

拳术不仅具有具体的形式,也有抽象的内容,从这点来说拳术的生命是永存的。不过,具体到个人来谈,拳术可能像他的健康状况一样有兴有衰。有的人其拳术生命好象昙花一现;有的人却能永久不衰,甚至可与年龄同步长进,这就涉及到如何养拳的问题。    

不断进取以养拳    

俗话说:艺无止境。可有些人在训练稍有所成,便感满足,不肯进一步由粗到精、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去发掘领会提高,不能大受,中途自辍;另一些人自以为是,固步自封,不与同道交流、切磋、探究,久之拳形变味。不进则退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自满的产生便是拳术生命走向衰弱的开始,即所谓满招损。    

钻研理论以养拳    

任何拳术都有自己的一套思想理论,且比形式更富神奇奥妙。某些人虽能依样画葫芦,有模有样,但由于对内在的东西缺乏深入钻研,不知其所以然,无法感化思悟,品尝不到拳中妙境,感到乏昧后他会自愿停弃,深化不了。这是造成拳术生命短暂的第二大原因。    

结合生活以养拳    

首先,要尽量使自己的生活习惯不悖于拳术的运动规律。比如太极拳要求松柔、入静,生活中自己就要设法避免无谓的用力和不必要的紧张。其次,尽可能将拳理落实到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要因时、因地制宜,随时随地养拳。    

气、神、意的练习对拳术保养有良性影响,可随时随地进行。说没一点时间练拳那是借口,排队、等车、看报、聊天都有练拳的机会。    

如果常规训练一停,就忘了自己是练拳之人,那他练拳的时间也就那么一些;而有些人却善于见缝插针,平时也能做到“人在拳中”,行、走、坐、卧不离拳。显然后者的拳术生命将会更长久、旺盛。    

修心养身以养拳    

身心是拳术的载体,任何对身心健康不利的对拳术也不利。六淫侵扰、饮食不调、起居无常、过劳过逸,以及七情偏激、骄横、忌妒、贪欲、狂妄等内外因素,都会降低生理和心理对拳术的适应性和运载能力,影响身心对拳术的专注力和投入力,缩短或摧残拳术的生命。    

总之,正像创业容易守业难一样,练拳容易养拳难。只有对拳术热恋痴情的人,才会将拳术看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认真细致地加以爱护和保养,使拳术的生命之树长青。    

“练拳似休息”是讲:练拳练功要求心神安静专一,全身内外周身协调。练拳的过程就是静养休息的过程,全身内外不得紧张,处处筋肉放松,做到心静安神。太极拳具有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愉悦心情、松弛神经的功能,是一种调养身心的养生运动,而不是疲劳身心的体力劳动,应当是越练越舒服。    

“练拳似休息”的思想方法既符合万物顺序自然的法则又符合养生之道,也是一种脱规矩而合规矩的练法。练拳时,全身内外、上下、左右、四肢全体、大脑思想全部放松松开。    

松则气通无阻力,心不外想,神不外游,目不外视(也可两眼微闭),耳不外听,忘却鼻息,随意漫行,无拘无束,只在意不在形。所以练拳练功是一种养精、气、神的过程,通过练功达到神经细胞的休养,从而保持全身的活力。    

太极拳的养拳之道

武德    

简单地说,习武之人要遵纪守法、尊敬师长、不逞强好胜,同时又要具有不惧邪恶、见义勇为的良好品德,只有做到参身养性,礼貌待人,不骄傲自大的良好心态,才能在社会交往中团结同道、愉悦身心,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情。在生活中,更好地学习工作,保持融洽的人际关系。    

身体    

传承着太极阴阳理论,一人一身一阴阳。所以要求我们过饱、过饥、酒后、睡眠不足、患病、身体虚弱时均不能练拳。我个人认为,通过武术训练可以使我们的体质得到增强,体能发挥到最大化,但是,为了追求技击能力,经常超负荷训练,过度透支精气神,必然会造成人体亏损。   
人的身体犹如一盏油灯,拨大灯芯,固然可增加亮度,但亦加速油耗,最后导致油枯灯灭。古代有的技击大家练功刻苦,不注重养生,威名一世。老来患上脑淤血、半身不遂的情况时常发生(因怕惹来无谓的口舌之争,不便写出这些宗师的名讳)。    

如何避免过度训练,我认为首先要遵循科学的练功方法,练拳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以自己稍感疲劳为准,日久天长,从量变达到质变。其次,结合散步、养气功(如易筋经)、桩功的练习,使人体有张有弛,更好地挖掘人体潜能,从而达到练养结合之目的。    

场地    

练功场地,以僻静林中三合土地为第一,僻静处能使自己较快地放松身心、排除杂念,树林空气中以负离子较多,对人练功大有益处,古人多喜在坟地、树林、无人之荒野练功便是此理。而在水泥地、石板地上练拳,对人体下肢关节、脊椎、大脑震动较大,没有缓冲作用,故不适宜。   

季节    

季节温差也是决定练拳之道,如果两季气温相差不大,还是适合做动作的定型。  散手实战提高速度反应能力,多做功力性训练,如打桩、靠树、排打、打袋等。武林界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之说。夏天天气炎热,不要在烈日下练功,以免中暑。练功最好选在太阳未升之前,练功后出汗较多,避免用冷风吹、冷水洗,因为练功后毛细血管张开,如遇冷水冷风毛细血管会突然闭塞,容易致病,这就是所谓的“避风如避箭”。    

冬季温度较低,在室外如遇风雨天、下雪天、雾天,对练功皆不适宜,最好选在室内练习。其次,做好练功前的准备活动,充分活动身体以防肌肉拉伤,夏、冬两季是磨练意志的最佳时机。    

时间    

一般认为早上5至7点为最佳练功时间,在这个时间段练功可以使人头脑清醒、精神振奋、增强记忆、排除干扰,利于功力增长,练功时间以不超过两个小时为宜。   

方位    

练习桩功、内功,一般以地球磁场相对应为准,即背北面南。练习套路则有 “早不向东,晚不向西”之说。如面向太阳练习,则目必被阳光所刺,不利于正常练习。    

医药、营养    

在习外家拳中,多有硬功练习,如打桩、铁砂掌、靠桩、拍打等,这些练习极易造成练功部位的肿痛、淤血等现象,练功后,如用舒筋、健骨、活血的汤药或药酒擦拭,可缓解消除以上症状和痛楚。至于营养,青少年一般不需要去额外增加,有条件的或者老年人,可多食牛肉、羊肉、鱼 类、蛋类等进行食补以增强体质。   

以上观点既有武林先贤之要求。又有笔者教拳授徒数十年之经验,特整理出以献给广大同道,以期能对诸位有所帮助,以健康强壮之身体,发扬我辈之武林精神。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