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聚 的治疗

积聚

积聚是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的病证。分别言之,积属有形,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严,病在血分,是为脏病;聚属无形,包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是为腑病。

·       瘀血内阻型积聚

·       正虚瘀结型积聚

·       气滞血瘀型积聚

·       食滞痰阻型积聚

·       肝气郁结型积聚

·       肝肾阴虚型积聚(肝硬化)

·       湿热内阻型积聚(肝硬化)

·       肝郁脾虚型积聚(肝硬化)

·       脾肾阳虚型积聚(肝硬化)

·       脾虚湿盛型积聚(肝硬化)

·       肝脾血瘀型积聚(肝硬化)

·       瘀血内结型积聚

·       肝郁肺虚型积聚

·       肺气上冲型积聚

·       心血结滞型积聚

·       肝胃不和型积聚

·       脾肾虚寒型积聚

·       血瘀寒结型积聚

·       气滞血阻型积聚

·       伤酒积滞型积聚

·       肝火郁结型积聚

·       血瘀热结型积聚

·       气息积滞型积聚

·       积聚的病因病机

·       积聚的诊断与鉴别

·       积聚的辨证论治

瘀血内阻型积聚

腹部积块明显,质地较硬,固定不移,隐痛或刺痛,形体消瘦,纳谷减少,面色晦暗黧黑,面颈部、胸臂血痣赤缕,女子可见月事不下,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

症状:腹部积块明显,质地较硬,固定不移,隐痛或刺痛,形体消瘦,纳谷减少,面色晦暗黧黑,面颈部、胸臂血痣赤缕,女子可见月事不下,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

病因病机:瘀结不消,正气渐损,脾运不健。

治则治法:祛瘀软坚,佐以扶正健脾。

方药: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加减。桃仁6g,红花6g,当归9g,川芎15g,牡丹皮12g,赤芍15g,延胡索12g,五灵脂(包煎)9g,乌药6g,炙鳖甲(先煎)15g,党参9g,白术15g。

加减:积块疼痛,加血竭1g,没药9g,佛手15g以活血行气止痛;

积块渐大,疼痛不显,加白芥子6g,法半夏6g,皂角刺6g以化痰散结。

正虚瘀结型积聚

久病体弱,积块坚硬,隐痛或剧痛,饮食大减,肌肉瘦削,神倦乏力,面色萎黄或黧黑,甚则面肢浮肿,舌质淡紫,或光剥无苔,脉细数或弦细。

症状:久病体弱,积块坚硬,隐痛或剧痛,饮食大减,肌肉瘦削,神倦乏力,面色萎黄或黧黑,甚则面肢浮肿,舌质淡紫,或光剥无苔,脉细数或弦细。

病因病机:癥积日久,中虚失运,气血衰少。

治则治法:补益气血,活血化瘀。

方药:八珍汤合化积丸加减。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当归15g,白芍15g,川芎15g,莪术15g,煅瓦楞子(先煎)12g,五灵脂(包煎)6g,槟榔6g。

加减:阴伤较甚,头晕目眩,舌光无苔,脉象细数,加生地黄12g,北沙参6g,石斛9g以滋阴退热;

牙龈出血,鼻衄者,酌加栀子12g,牡丹皮12g,白茅根15g,茜草9g,三七粉(冲服)6g以凉血化瘀止血;

畏寒肢肿,舌淡白,脉沉细,加黄芪15g,附子(先煎)9g,肉桂3g,泽泻9g以温阳益气,利水消肿。

气滞血瘀型积聚

腹部积块质软不坚,固定不移,胀痛不适,舌苔薄白,脉弦。

症状:腹部积块质软不坚,固定不移,胀痛不适,舌苔薄白,脉弦。

病因病机:气滞血瘀,脉络不和,积而成块。

治则治法:理气消积,活血散瘀。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柴胡6g,香附6g,陈皮6g,枳壳6g,白芍12g,延胡索6g,蒲黄(包煎)6g,五灵脂(包煎)6g,桃仁9g,炙鳖甲(先煎)15g。

加减:兼烦热口干,舌红,脉细弦,加牡丹皮9g,栀子6g,黄芩15g以清热凉血;如腹中冷痛、畏寒喜温,舌苔白,脉缓者,加桂枝6g,吴茱萸3g,当归9g以温经祛寒散结。

食滞痰阻型积聚

腹胀或痛,腹部时可触及条索状物,按之胀痛更甚,便秘,纳呆,舌苔腻,脉弦滑。

症状:腹胀或痛,腹部时可触及条索状物,按之胀痛更甚,便秘,纳呆,舌苔腻,脉弦滑。

病因病机:食滞、虫积、痰浊交阻,气聚不散,结而成块。

治则治法:理气化痰,导滞散结。

方药:六磨汤合枳术丸加减大黄(后下)15g,槟榔6g,枳实6g,沉香(后下)3g,木香6g,乌药6g,白术15g,半夏6g,陈皮6g,茯苓12g。

加减:因蛔虫结聚,阻于肠道所致者,加鹤虱6g,雷丸10g,使君子9g以杀虫驱蛔;痰湿较重,兼有食滞者,加苍术9g,厚朴6g,陈皮6g,山楂9g,神曲12g以化湿消食。

肝气郁结型积聚

腹中结块柔软,时聚时散,攻窜胀痛,脘胁胀闷不适,苔薄,脉弦。

症状:腹中结块柔软,时聚时散,攻窜胀痛,脘胁胀闷不适,苔薄,脉弦。

病因病机:肝失疏泄,腹中气结成块。

治则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散结。

方药:逍遥散、木香顺气散加减。柴胡9g,当归15g,白芍12g,薄荷6g,木香6g,香附6g,青皮6g,枳壳9g,郁金6g,乌药6g。

加减:胀痛甚者,加延胡索12g,川芎15g以理气止痛;兼瘀象者,加莪术9g,桃仁6g,丹参12g以活血化瘀;

湿邪中阻,腹胀、舌苔白腻苍术6g,厚朴6g,陈皮6g以行气化湿。

肝肾阴虚型积聚(肝硬化)

腰痛或腰酸腿软,眼干涩,五心烦热或低烧,耳鸣、耳聋,头晕、眼花,胁肋隐痛,劳累加重,口干咽燥,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

症状:腰痛或腰酸腿软,眼干涩,五心烦热或低烧,耳鸣、耳聋,头晕、眼花,胁肋隐痛,劳累加重,口干咽燥,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

治则治法:滋养肝肾。

方药:一贯煎加减。北沙参麦冬当归、生地黄、枸杞、川楝子等。

湿热内阻型积聚(肝硬化)

皮目黄染,黄色鲜明,恶心或呕吐,口干苦或口臭,胁肋灼痛,脘闷,或纳呆,或腹胀,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粘滞不畅,舌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症状:皮目黄染,黄色鲜明,恶心或呕吐,口干苦或口臭,胁肋灼痛,脘闷,或纳呆,或腹胀,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粘滞不畅,舌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治则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茵陈蒿汤或中满分消丸加减。黄芩、黄连知母厚朴枳实陈皮、茯苓、猪苓、泽泻白术、茵陈蒿、栀子、大黄(后下)等。

肝郁脾虚型积聚(肝硬化)

胁肋胀痛或窜痛,急躁易怒,喜太息,口干口苦,或咽部有异物感,纳差或食后胃脘胀满,腹胀,嗳气,乳房胀痛或结块,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症状:胁肋胀痛或窜痛,急躁易怒,喜太息,口干口苦,或咽部有异物感,纳差或食后胃脘胀满,腹胀,嗳气,乳房胀痛或结块,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治则治法:疏肝健脾。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柴胡、枳实白芍香附白术、茯苓、陈皮党参等。

脾肾阳虚型积聚(肝硬化)

五更泻,腰痛或腰酸腿软,阳痿,早泄,耳鸣,耳聋,形寒肢冷,小便清长或夜尿频数,舌质淡胖,苔润,脉沉细或迟。

症状:五更泻,腰痛或腰酸腿软,阳痿,早泄,耳鸣,耳聋,形寒肢冷,小便清长或夜尿频数,舌质淡胖,苔润,脉沉细或迟。

治则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附子理中丸合济生肾气丸加减。炮附子(先煎)、干姜党参白术、猪苓、茯苓、泽泻、桂枝、赤芍丹参莪术甘草等。

脾虚湿盛型积聚(肝硬化)

纳差或食后胃脘胀满,便溏或黏滞不畅,腹胀,气短,乏力,恶心或呕吐,自汗,口淡不欲饮,面色萎黄,舌质淡,舌体胖或齿痕多,苔薄白或腻,脉沉细或细弱。

症状:纳差或食后胃脘胀满,便溏或黏滞不畅,腹胀,气短,乏力,恶心或呕吐,自汗,口淡不欲饮,面色萎黄,舌质淡,舌体胖或齿痕多,苔薄白或腻,脉沉细或细弱。

治则治法:健脾利湿。

方药:参苓白术加减。党参、白术、白扁豆、茯苓、泽泻陈皮山药薏苡仁砂仁等。

肝脾血瘀型积聚(肝硬化)

胁痛如刺,痛处不移,朱砂掌,或蜘蛛痣色暗,或毛细血管扩张,胁下积块,胁肋久痛,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涩。

症状:胁痛如刺,痛处不移,朱砂掌,或蜘蛛痣色暗,或毛细血管扩张,胁下积块,胁肋久痛,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涩。

治则治法:活血软坚。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柴胡、当归、桃仁、五灵脂、炙山甲、地鳖虫、丹参白茅根大腹皮、茯苓、白术等。

瘀血内结型积聚

腹部积块明显,质地较硬,固定不移,隐痛或刺痛,形体消瘦,纳谷减少,面色晦暗黧黑,面颈胸臂或有血痣赤缕,女子可见月事不下,舌质紫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等

证候表现:腹部积块明显,质地较硬,固定不移,隐痛或刺痛,形体消瘦,纳谷减少,面色晦暗黧黑,面颈胸臂或有血痣赤缕,女子可见月事不下,舌质紫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等

病因病机:瘀结不消,正气渐损,脾运不健

治则治法:祛瘀软坚,佐以扶正健脾

方用: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加减

出处:中医内科学》·第四章肝胆病证(卷)·第三节积聚(篇)

肝郁肺虚型积聚

经曰: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复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痎疟,连岁不已。咳,肺病也。积气上攻至肺则咳,侮所不胜也

治疗方法:温白丸、鳖甲丸。

病因病机:经曰: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复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痎疟,连岁不已。咳,肺病也。积气上攻至肺则咳,侮所不胜也

证候表现:在左胁下,如复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痎疟,连岁不已。肝所生病为往来寒热。

处方:温白丸(《局方》)通治五积及十种水气、八种痞气、五种淋疾、九种心痛、七十二种风、三十六种遁尸疰忤、癫痫、翻胃噎塞、胀满不通。紫菀(去苗)菖蒲(九节者,去毛)吴茱萸(汤洗七次,焙干)柴胡厚朴(姜制。各一两)桔梗(去芦)茯苓(去皮)皂荚(去皮子弦,炙)桂枝干姜(炒)黄连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汗)巴豆(去皮膜油)人参(各半两)川乌(炮,去皮脐,八钱)为细末,入巴豆研匀,蜜丸桐子大,每服三丸,渐加至五丸、七丸,生姜汤送下,临卧服。有孕忌服。易老云:本方治肥气,加柴胡、川芎

处方:鳖甲丸治肥气体瘦,饮食少思。鳖甲(一枚重四两者,洗净,以醋和黄泥固济背上可厚三分令干)京三棱(炮,剉)枳壳(麸炒黄。各三两)川大黄(锉,炒,二两)木香(忌火)桃仁(去皮尖双仁,用麸炒微黄,细研如膏,一两半)上除鳖甲外,俱捣为细末,后泥一风炉子,上开口,可安鳖甲,取前药末,并桃仁膏,内鳖甲中,有好米醋二升,时时旋取入鳖甲内,漫火熬令稠,取出药,却将鳖甲去泥净,焙干,捣为细末,与前药同和捣为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送下,空心临卧各一服。

出处:《金匮翼》·卷四(卷)·积聚统论(篇)

原文:肥气经曰: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复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痎疟,连岁不已。咳,肺病也。积气上攻至肺则咳,侮所不胜也。痎疟,三日疟也,肝所生病为往来寒热,连岁不已者,积不去则疟亦不已也。温白丸(《局方》)通治五积及十种水气、八种痞气、五种淋疾、九种心痛、七十二种风、三十六种遁尸疰忤、癫痫、翻胃噎塞、胀满不通。紫菀(去苗)菖蒲(九节者,去毛)吴茱萸(汤洗七次,焙干)柴胡厚朴(姜制。各一两)桔梗(去芦)茯苓(去皮)皂荚(去皮子弦,炙)桂枝干姜(炒)黄连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汗)巴豆(去皮膜油)人参(各半两)川乌(炮,去皮脐,八钱)为细末,入巴豆研匀,蜜丸桐子大,每服三丸,渐加至五丸、七丸,生姜汤送下,临卧服。有孕忌服。易老云:本方治肥气,加柴胡、川芎。鳖甲丸治肥气体瘦,饮食少思。鳖甲(一枚重四两者,洗净,以醋和黄泥固济背上可厚三分令干)京三棱(炮,剉)枳壳(麸炒黄。各三两)川大黄(锉,炒,二两)木香(忌火)桃仁(去皮尖双仁,用麸炒微黄,细研如膏,一两半)上除鳖甲外,俱捣为细末,后泥一风炉子,上开口,可安鳖甲,取前药末,并桃仁膏,内鳖甲中,有好米醋二升,时时旋取入鳖甲内,漫火熬令稠,取出药,却将鳖甲去泥净,焙干,捣为细末,与前药同和捣为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送下,空心临卧各一服。

肺气上冲型积聚

经曰: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壅。肺主气而合皮毛,肺郁成积,壅于内者不能卫于外,故洒淅寒热,痹于上者不复降于下

治疗方法:温白丸加人参紫菀。

病因病机:经曰: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壅。肺主气而合皮毛,肺郁成积,壅于内者不能卫于外,故洒淅寒热,痹于上者不复降于下

证候表现: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壅

处方:温白丸加人参、紫菀。

出处:《金匮翼》·卷四(卷)·积聚统论(篇)

原文:息贲经曰: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壅。肺主气而合皮毛,肺郁成积,壅于内者不能卫于外,故洒淅寒热,痹于上者不复降于下,故喘咳发肺壅。壅,痈也。温白丸加人参、紫菀。

心血结滞型积聚

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烦心。心为火脏,心受邪,则火内郁而烦也

治疗方法:桃奴散、温白丸加石菖蒲黄连桃仁。

病因病机: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烦心。心为火脏,心受邪,则火内郁而烦也

证候表现: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烦心

处方:温白丸加石菖蒲、黄连、桃仁。

处方:桃奴散治伏梁气在心下,结聚不散。桃奴(三两)为末,空心温酒调下二钱。桃奴是桃实着树不落,正月中采者是也。

肝胃不和型积聚

经曰: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复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脾气行乎四肢,脾气既痞,四肢无以受气,故不收,不收犹不举也。脾色黄而合肉,气痞不运,热郁于中

病因病机:经曰: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复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脾气行乎四肢,脾气既痞,四肢无以受气,故不收,不收犹不举也。脾色黄而合肉,气痞不运,热郁于中

证候表现:在胃脘,复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不收犹不举也。而肌肤日削也。

处方:温白丸加吴茱萸、干姜

出处:《金匮翼》·卷四(卷)·积聚统论(篇)

原文:痞气经曰: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复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脾气行乎四肢,脾气既痞,四肢无以受气,故不收,不收犹不举也。脾色黄而合肉,气痞不运,热郁于中,故黄色外见,而肌肤日削也。温白丸加吴茱萸、干姜。

脾肾虚寒型积聚

经曰:肾之积,名曰奔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肾为水脏而喜凌心,故上至心下,奔突如豚。肾居下焦,而善逆,故令人喘逆。肾合骨而为气之根,故骨痿少气

治疗方法:温白丸加丁香茯苓远志

病因病机:经曰:肾之积,名曰奔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肾为水脏而喜凌心,故上至心下,奔突如豚。肾居下焦,而善逆,故令人喘逆。肾合骨而为气之根,故骨痿少气

证候表现: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肾为水脏而喜凌心,故上至心下,奔突如豚。

处方:温白丸加丁香、茯苓、远志

出处:《金匮翼》·卷四(卷)·积聚统论(篇)

原文:奔豚经曰:肾之积,名曰奔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肾为水脏而喜凌心,故上至心下,奔突如豚。肾居下焦,而善逆,故令人喘逆。肾合骨而为气之根,故骨痿少气。温白丸加丁香、茯苓、远志。

血瘀寒结型积聚

妇人产后及跌仆努力者,多有此症。或忧怒伤其内,风寒袭于外,气逆血寒,凝结成积。《内经》云: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逆,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此之谓也

治疗方法:加减四物汤。

证候表现:痛有定处,遇夜则甚,其脉芤涩

病因病机:妇人产后及跌仆努力者,多有此症。或忧怒伤其内,风寒袭于外,气逆血寒,凝结成积。《内经》云: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逆,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此之谓也

处方:加减四物汤(东垣)治妇人血积。熟地当归川芎芍药肉桂广皮三棱干漆(炒烟尽。各等分)为粗末,每服二钱,水煎服。丹溪当归丸,无桂、漆,有神曲、百草霜,酒和丸。

出处:《金匮翼》·卷四(卷)·积聚统论(篇)

原文:血积痛有定处,遇夜则甚,其脉芤涩。妇人产后及跌仆努力者,多有此症。或忧怒伤其内,风寒袭于外,气逆血寒,凝结成积。《内经》云: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逆,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此之谓也。加减四物汤(东垣)治妇人血积。熟地当归川芎芍药肉桂广皮三棱干漆(炒烟尽。各等分)为粗末,每服二钱,水煎服。丹溪当归丸,无桂、漆,有神曲、百草霜,酒和丸。

气滞血阻型积聚

气滞血阻证腹部积块质软不坚,固定不移,胀痛不适,舌苔薄,脉弦。证机概要:气滞血瘀,脉络不和,积而成块。

治疗方法: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

证候表现:腹部积块质软不坚,固定不移,胀痛不适,舌苔薄,脉弦

病因病机:气滞血瘀,脉络不和,积而成块

治则治法:理气消积,活血散瘀

方用: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

出处:中医内科学》·第四章肝胆病证(卷)·第三节积聚(篇)

原文:气滞血阻证腹部积块质软不坚,固定不移,胀痛不适,舌苔薄,脉弦。证机概要:气滞血瘀,脉络不和,积而成块。

治法:理气消积,活血散瘀。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

前方疏肝行气,适用于肝郁气滞证;

后方偏于活血止痛,适用于癥积气滞血阻,疼痛不适者。

常用药:柴胡、青皮、川楝子行气止痛;丹参延胡索、蒲黄、五灵脂活血散瘀。诸药合用,有流通气血,止痛消积的功用。

若兼烦热口干,舌红,脉细弦者,加丹皮、山栀、赤芍、黄芩等凉血清热;

如腹中冷痛,畏寒喜温,舌苔白,脉缓,可加肉桂、吴萸、全当归等温经祛寒散结。

伤酒积滞型积聚

又多饮人结成酒癖,肚腹积块,胀急疼痛,或全身肿满,肌黄少食,宜十味大七气汤,用红酒煎服。

治疗方法:十味大七气汤。

病因病机:又多饮人结成酒癖

证候表现:肚腹积块,胀急疼痛,或全身肿满,肌黄少食

处方:十味大七气汤,用红酒煎服

出处:《证治准绳·杂病(1-4册)》·第二册(卷)·诸气门(门)

原文:又多饮人结成酒癖,肚腹积块,胀急疼痛,或全身肿满,肌黄少食,宜十味大七气汤,用红酒煎服。

肝火郁结型积聚

积久成疳,乃其经络壅滞,致动肝脾阳明之火,故为颊肿、口糜、牙龈臭烂之证。此其在外当用膏药、艾火以破坚顽,在内当用芦荟等丸以清疳热。

治疗方法:此其在外当用膏药、艾火以破坚顽,在内当用芦荟等丸以清疳热。

病因病机:积久成疳,乃其经络壅滞,致动肝脾阳明之火

证候表现:颊肿、口糜、牙龈臭烂之证

方用:此其在外当用膏药、艾火以破坚顽,在内当用芦荟等丸以清疳热

治则治法:此其在外当用膏药、艾火以破坚顽,在内当用芦荟等丸以清疳热

处方:芦荟丸

出处:《景岳全书(卷13-25)》·卷之二十二心集杂证谟(卷)·积聚(篇)

原文:积久成疳,乃其经络壅滞,致动肝脾阳明之火,故为颊肿、口糜、牙龈臭烂之证。此其在外当用膏药、艾火以破坚顽,在内当用芦荟等丸以清疳热。

血瘀热结型积聚

有血积,(跌扑蓄瘀,面黄粪黑。桃仁承气汤。)

治疗方法:桃仁承气汤。

病因病机:跌扑蓄瘀

证候表现:面黄粪黑

处方:桃仁承气汤

出处:《类证治裁》·卷之三(卷)·积聚(篇)

原文:有血积,(跌扑蓄瘀,面黄粪黑。桃仁承气汤。)

气息积滞型积聚

息积乃气息痞滞于胁下,不在脏腑营卫之间,积久形成,气不干胃,故不妨食,病者胁下满,气逆息难,频岁不已。化气汤。

治疗方法:化气汤。

病因病机:乃气息痞滞于胁下,不在脏腑营卫之间,积久形成,气不干胃,故不妨食

证候表现:故不妨食,病者胁下满,气逆息难,频岁不已

处方:化气汤

出处:《证治准绳·杂病(1-4册)》·第二册(卷)·诸气门(门)

原文:息积乃气息痞滞于胁下,不在脏腑营卫之间,积久形成,气不干胃,故不妨食,病者胁下满,气逆息难,频岁不已。化气汤。

(0)

相关推荐

  • 癥瘕的临床治疗方法分享

    癥瘕,统指腹腔内扪之有块的一类疾病. 一般以痛有定处,包块坚硬不动,推揉不散者为癥: 可散,时面又聚,痛无定处者为瘕. 本病相当于西医所谓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类的疾病, 施治之前 ...

  • 急性胰腺炎(胰瘅)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方处分

    系胰腺酶自身消化胰腺引起的化学性炎症.其病因与胆道疾病.酗酒,情绪激动等有关.高脂与高钙血症,感染,某些传染病,某些药物等因素亦可诱发.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胆汁和十二指肠液激活各种胰腺酶原,反过来对其 ...

  • 败血症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方处分

    [概述] 败血症是由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而引起的急性全身感染,易在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发生.临床以寒战,高热,关节疼痛,皮疹.肝脾肿大为主要特征.部分病人可出现感染性休克,迁徒性病灶等情况 ...

  • 积聚癓瘕治疗秘方大全

    脉经曰:妇人疝瘕积聚,脉弦急者生,虚弱者死.少阴脉浮而紧,紧则疝病,腹中痛,半产而堕伤: 浮则亡血,恶寒绝产. 通治诸积 [开郁正元散]治痰饮血气,郁结食积,气不升降,积聚胀痛,宜此利气行血,和脾消导 ...

  • 施今墨与软坚汤(治疗结石,积聚证)

    发表者:邢卫光 施今墨方 [主治]胃柿石. [处方}瓦楞子50  海浮石15g(2味用醋锻同打) 杭白芍50g 柴胡15克(2味用醋炒)广皮炭15g  炒枳壳10g   苦桔梗10 香附15g   ' ...

  • 详解赵绍琴教授治疗“积聚”(晚期盆腹腔肿瘤)的一张经验方

    赵绍琴教授的著作<赵绍琴内科心法>中有一张治疗"积聚"(晚期盆腹腔肿瘤)证属气血不足,瘀结日久者的经验方,这是一张丸药方,是将"攻积丸"和" ...

  • 1.房定亚医案(1则)案一:扶正化瘀、散结治疗积聚

    1.房定亚医案(1则)案一:扶正化瘀、散结治疗积聚

  • 麻黄何以破癥坚积聚 治疗肿瘤

    中国中医药报 2011-09-15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 <神农本草经>首言麻黄"破癥坚积聚",其后诸家本草对此功效少有提及,并且高等中医院校五版教材<中药 ...

  • ​治疗脏腑积聚

    ​治疗脏腑积聚 奉天大东关那里,有个人叫史仲埙,年近四十岁了,工作单位很远,在黑龙江做一个警察署的署长,腹中有积聚,治疗了很长时间,没有效果,于是回到奉天,请张锡纯来治疗.张锡纯诊断,是在患者的左胁下 ...

  • 周仲瑛治疗积聚(肝癌术后)

    清热解毒,化痰祛瘀,益气养阴法治疗积聚 患者姓名:马某 男 1959-05-24  就诊时间: 2004-08-20 主诉:肝区手术部位时痛. 现病史:肝癌手术介入后,近查肝功TBiL37.2,MRI ...

  • 黄芪配莪术治疗慢性胃疾,消症瘕积聚

    黄芪配莪术治疗慢性胃疾,消症瘕积聚 作者/朱良春 慢性胃疾和癥瘕积聚有其共性:由于久病耗气损精,而致气衰无力,血必因之瘀阻,因之常呈气虚血瘀之候. 朱老认为此类病症应选益气活血.化瘀生新之品,方能奏养 ...

  • 分享一组治疗疳积、积聚的特效穴

    分享一组治疗疳积.积聚的特效穴--四缝 四缝穴:位于手指,第2-5指掌面的近侧指间关节横纹中央,一手4穴 主治小儿疳积,百日咳 挑四缝,是民间非常常用的治疗小儿病的手法,除了治疗小儿疳积.百日咳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