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赌科学家为什么输了
本人不仅喜欢经济学,而且非常喜欢科普节目,由衷地感谢科普工作者的辛勤传播,使得笔者这样近乎科盲的人的科学素养大大提高。但是,笔者也发现:很多科普工作者在涉及经济学问题时,往往存在大量谬误。笔者不由得想起“世纪之赌”。
朱利安·L·西蒙,是美国马里兰州立大学的经济学教授,1977年出版《人口增长经济学》一书。抨击了人口增长,资源耗尽,“世界末日”迫近的悲观思潮。西蒙教授认为:未来的世界将更美好,因为将有更多的人提供更聪明的思想。人类的进步是无限的,地球上的资源并不是有限的,随着人类的进步,不仅已知资源的利用效率会越来越高,而且以前未知的或无法利用的资源将更多地为人类所利用。西蒙教授也被称为乐观主义者,正如哈耶克说过:“对进步的善行怀有信心,逐渐成了心灵浅薄的标志。”西蒙教授的观点并不是主流观点。
斯坦福大学教授保罗·R·埃利希坚决反对。他是著名的生物学家,1990年获得克拉福德奖,这是几乎与诺贝尔奖齐名的世界性科学大奖。
1968年,埃利希教授因出版《人口爆炸》一书而名噪一时。他认为,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及资源消耗不断增加,全球性的饥荒和资源耗竭将很快到来。随之而来的将会是大量失业、食品短缺以及因死亡率大幅度上升而引起的人口数量急剧下降。埃利希教授的观点代表了当时的主流观点。
西蒙教授提出打赌,方法是:各自以假想的方式买入一千美元的等量金属,每种金属各二百美元。以1980年9月29日的各种金属价格为准,假如到1990年9月29日,这五种金属的价格在剔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后果然上升了,西蒙教授就要付给埃利希教授这些金属的总差价。反之,埃利希教授将把总差价支付给西蒙教授。埃利希教授接受了的挑战并精心挑选了五种金属:铬、铜、镍、锡、钨。
这场打赌赌注仅一千美元,不能算是一场豪赌。但世人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了任何一场豪赌。因为它涉及人类的未来、对地球最终极限的看法、对人类命运的设想。因此,被称为“世纪之赌”。
1990年9月,结果出来了,西蒙教授赢了。埃利希教授也爽快地给西蒙教授寄去了576.07美元的支票。
1995年埃利希和西蒙再次打赌。这次不是“价格战”,而是就关系全球环境和人类发展的十五种趋势打赌,每一趋势下注一千美元。这些趋势包括全球气温升高、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热带雨林缩减以及贫富差距扩大等等。输赢取决于这些趋势是否恶化,为期依然十年。可惜西蒙教授于1998年2月去世。丹麦奥尔胡斯大学比约恩·隆伯格教授继承了西蒙的事业,赌还要打下去。
请原谅,笔者并没有查到这场继续下去的世纪之赌的结果,但依然持乐观态度。因为:西蒙教授绝不是偶然和运气,而是经济规律的必然结果。
一、埃利希教授的思维是典型的静态思维
埃利希教授认为:很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即使是可再生的资源也不会无限增加。随着人们资源消耗不断增加,必然会造成资源枯竭,进而威胁人类的生存。这种观点显然是很科学的。
然而埃利希教授忽略了一点,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人的因素。人类认知能力会不断提高,这为人类福祉提高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从资源角度来说,技术的进步不仅意味着新的资源不断被发现和利用,也意味着原有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或者二者兼而有之。而人的认知能力的终点在哪里,至少目前还没有定论。能够确定的是,人类的认知一直在不断提高,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忽略这个因素,悲观的想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埃利希教授的错误在于,他的论证中隐含着一个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如果这个假设成立,埃利希教授的分析显然是对的。但是我们处在一个变动不居的世界。在科学的世界中,其他条件不变,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创造出来的;但是在经济学领域,这个假设根本无法实现,毕竟无法否认这样一个事实---人心难测。
其他条件不变,是典型的静态分析,而只有动态分析才能准确理解真实的经济世界。这不仅是科学思维和经济学思维,也是好的经济学家和不好的“经济学家”的重大区别。
笔者并不是彻底否定其他条件不变的假设不能得出正确的经济结论,例如:即使条件不变,持续增发货币必然会导致经济崩溃。但是即使其他条件变化,只要货币增发的速度大大超过生产效率提高的速度,经济也一定崩溃。
笔者要论证的是,“其他条件不变”的假设在经济领域适用面非常狭窄,至少在这场世纪之赌中是不适用的。
二、埃利希教授不明白价格机制如何发挥作用
通过经验就可以观察到:利用现有技术人类已经发现的一些新资源对人类福祉提高有帮助,或者,现有资源还有其他作用可以提高人类福祉,但是这些技术迟迟没有得到应用。
很多人不明就里,甚至进行恶意攻击,认为是资本控制技术进步。
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这些技术之所以得不到应用,是因为经济上不可行。例如:人们很早就发现氢是理想的清洁能源,几乎是零污染。但是,这项技术始终没有至少没有大量应用。因为,自然界独立存在的氢并不多,大量的氢以水的形式存在。如果把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消耗的资源价值,大大超过氢气燃烧提供清洁能源所能创造的价值。
但是,如果随着石油等资源逐渐耗尽,价格不断飙升,使得分解水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再假设没有其它更好的、更经济的替代方案,那么这种新技术必然会得到普遍应用。
同理,虽然埃利希教授精心选择了五种常用而且比较稀缺的金属,如果这五种金属的任意一种或全部价格不断上涨,在价格机制作用下,或者是供给增加引起价格下降;或者刺激人们的创新使得替代品出现。至于替代品是什么,这无法预测,这取决于人类的认知水平和潜在替代品经济上的可行性。例如,铝刚刚被发现的时候,价格远远高于黄金,仅仅是富人们炫耀的装饰品。但是现在,我们身边的铝制日用品随处可见。
三、埃利希教授对分工如何形成理解不透彻
亚当·斯密在经典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开篇就写道:“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接着,以扣针制造业为例,斯密认为:如果没有分工,一个工人也许一天最多能制造出二十枚扣针,甚至一枚也制造不出来;而在分工条件下,每天每个工人可制成四千八百枚。在分析分工的各个环节时,斯密继续写道:“这样,扣针的制造分为十八种操作。有些工厂,这十八种操作,分由十八个专门工人担任。”
这里有必要更深入地分析:
假如劳动力少于十八个工人,显然一个工人要身兼数职,这似乎会影响效率。
假如多于十八个工人,那么至少有三种结果:一种是扣针制造的分工会继续细化,形成超过十八种操作;第二种是多出来的劳动力会被其他行业吸收或创造出新的行业分工吸收;第三种是多余的劳动力失业。
第一种情况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暂不作分析,请读者自行判断。
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况都曾经发生过。斯密也给出了原因:市场扩大既是分工的结果,也是分工的原因。也就是市场扩大既依赖分工,同时市场的扩大会形成更多的分工。关键在于对市场是否有人为的限制和干预。如果不加入某个行会就不能从事该工作;如果雇工超过三人,法律即禁止;如果注册资本不达到一定额度,就不能成立某种公司……等等一系列干预措施存在,显然第三种情况大概率发生;反之,第二种情况一定会出现。否则,无法解释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为何如此巨大---因为改革开放就是不断放权,不断减少人为干预的过程;也无法解释为什么国土面积狭小、资源贫乏、人口众多的日本、荷兰、瑞士等国家人民的财富远远超过各方面条件都比他们好的非洲、南美诸国。这种现象比比皆是。
还需要说明的是,新行业出现并不意味着原有行业不会消失。所以建议每个人更多想想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而不是指责抱怨。时代将你抛下时,连句招呼都不会打。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人类的美德。但是错误地、盲目地担忧,会杞人忧天、畏首畏尾。美德也就成了束缚人的镣铐。
经济学思维并不人人具备,即使是经济学家也难免陷入思维误区,典型如:马尔萨斯。在《人口论》中,他描述了人类暗淡的前景。可是并没有发生。这不是人类运气好,而是马尔萨斯的理论不对。同时,还要明白:经济学思维和唯科学思维不同。否则,那些视科学思维为圭臬的人,也容易变成哈耶克笔下的科学的反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