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被雍正革去功名,气死了母亲,他又以才华征服了乾隆

考上科举,进入仕途,是古代文人毕生追求的目标。如果能考上状元,成为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更是文人们毕生的梦想。试想一下,如果状元郎被革去功名,贬为庶人,是何等的失意?大概很多人都会自暴自弃,然而在清朝有一人,考上状元后又被剥夺功名,但他没有消沉,东山再起,成就一段佳话。

这个人叫做于振,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于天骐也是一代知名文人,只可惜过早的离世。于振丧父之后,为了振兴门庭,更是发奋读书,他在康熙五十九年顺天府的乡试中,一鸣惊人,取得了解元。不过在随后的康熙六十年会试中,于振名落孙山,也算爆出了一个冷门。

命运永远垂青强者,即使他是暂时失意。很快,雍正皇帝登基之后,在改元的第一年就举办了恩科会试。这是为了庆祝他的继位而开设的“加场”,自然很受皇帝的重视。恰好是这次会试之中,于振考取了进士,随后又在殿试中,被雍正钦点为第一甲第一名——状元!

这是雍正点的第一个状元,自然很受他的重视,不但按照常规赐予状元及第的称号,授予翰林院修撰的官职外,还让他入值南书房侍奉。虽然他的官职只是从六品,但谁都知道,他前途不可限量。

雍正二年,他就被派往河南担任乡试主考官。明清两朝对于科举都很重视,担任各地乡试主考官的要么是德高望重的大臣,要么是排名靠前的前科进士,于振以状元身份担任主考,意义非凡。

回到朝廷后,雍正又让于振加入了编修《子史精华》的队伍之后。这部书是康熙时就开始修编的类书,其实在此时已经接近尾声了,雍正让于振加入修书队伍,明显也是让他镀金。

在雍正五年,修书完成后的于振又出任湖北学政主持乡试,结果就是此时出了事。本来他好端端的当学政录取考生,但于振考虑湖北人口众多,考生不易,就多录取了两个。

这不是一个小事,这在当时闯下了弥天大祸。各省的录取名额都是有限的,如果都按照考官的心愿任意增减,国家选才岂不成为儿戏?虽然事后调查证明,于振在此之中没有任何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的劣迹,但办事严谨认真的雍正还是大发雷霆。天子之怒,伏尸百万,虽然雍正没有要于振的命,不过下令革去了他的所有官职和功名,贬为庶人。

昔日君臣之遇的恩情荡然无存,于振自然非常沮丧。他回到家乡之后,更大的打击到来。他的母亲因为听说此事,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不久就去世了。

按理来说,对于一个文人来说,最大的打击莫过于此。但于振没有被打倒,他从此为母亲守孝,闭门谢客,躲在家中攻读。由于大起大落的人生际遇,他比一般人多了更多的深刻认识,也对书中的哲理有了更为深的认识。

雍正只是取消了于振的所有功名,并没有禁止他继续参加考试。于振从此处着手,又重新开始了一段科举考试之路,也同样是一段传奇。他顶住旁人异样的目光,重新考上了秀才、举人。这本是他少年时走过的路,年过不惑之年又重走一遍,历代文人这么多,又有几人能得到这样的奇遇?

当他考上举人之后,正准备再度进京赶考,重新去接受雍正的挑选时,一个意外降临。那就是朝廷的一纸命令,让他调任行人司司副。这是个很难解释的决定,按理说此时于振只是举人,本不应该授予这样的官职。很可能是朝廷也担心他参加会试、殿试,将会与雍正有尴尬的见面吧。

此时正是雍正十一年,于振的仕途在此打了一个疑问号,何去何从实在难以估计。但是在乾隆继位后,这个疑问号变成了一个惊叹号。又是一个新皇帝改元的第一年,他被推荐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这种考试是科举之外的另一个考试,清代只在康熙和乾隆时举办过两次。

偏偏这个机会又被于振所抓住,他在博学鸿词科中被评定为一等。虽然并不是第一名,但也按照进士出身授予了翰林院编修之职。后世之人为了增加传奇色彩,非说这是第二次状元,其实还是不对的。这个考试没有状元之说,而且于振只是取得一等,第一名被一个叫刘伦的武进士夺走。

尽管如此,他的一生也够传奇了。乾隆对他非常信任,让他又当过福建学政,并让他成为自己的侍读。只是因为年纪太大,他在乾隆十五年去世,并没有在政坛上发挥太大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