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夫改过自新终成大器,千年后墓葬中的一件文物,诉说着他的风流

说起改过自新,浪子回头,我们第一反应就是西晋时期的周处。他年轻的时候,仗着自己父亲的权势,纵情肆欲,为祸乡里,与山中的老虎和水中的蛟龙合称为“三害”。后来,他有改过自新的念头,便问乡人该怎么办,乡人怂恿他去除掉老虎和蛟龙。

周处先是猎杀了老虎,又下水与蛟龙搏斗了三天三夜。乡亲们都以为他已经死了,纷纷弹冠相庆。当杀死蛟龙的周处回来看到这一切,感到非常惭愧。他才知道,自己的形象有多么恶劣,于是摆在著名文士陆机和陆云的门下,发奋读书,这才终成大器,名望和地位超过了自己的父亲东吴鄱阳太守周鲂。

这个行为,也成为了千古的美谈,成为了京剧《除三害》的主角。然而,很明显这个故事经过了人为加工。也许周处没有孤身去除老虎,也没有战胜传说中才存在的蛟龙,但可以肯定的是,年轻时的周处,一定是一个好勇斗狠,凶狠顽劣的莽夫。

然而,他后来拜在陆机、陆云门下之后,真的就能认真读书,成为文武兼备的名将吗?其实,我们现在端午、七夕、重阳等习俗的传说、来由时,都是出自一本《风土记》,而这本书,就是周处所作。而且,他还写下了《默语》三十篇,流传于世,看来文化程度不低。另外,还有一个辅证,在周处的墓葬中被发现。

周处的墓葬,其实一直都有记载,那是在江苏宜兴。但是具体位置,却因为年代太远而被人遗忘了。直到1952年,宜兴精一中学在平整操场时,发现了两座古墓,其中的一座,就是周处的长眠之地。周处的墓葬虽然被盗贼光顾过,但还遗存着不少随葬品。其中的一套残金属带饰,还引发了西晋炼铝的长久争议。另外一件西晋青釉镂空香薰,更是无言诉说他的儒雅。

这是一件瓷器,主要分为底座和薰炉两部分。底座是一个熊形小足支撑的圆盘,口径大约为17.8厘米。熊的姿态很昂然,傲立支撑着整个熏炉。熏炉本身是球形为主体,直径大约为12.1厘米,下部封闭,仅仅开着一椭圆形炉门,可以放入香料。上部则镂雕三层三角形透气孔,顶部是鸟形的瓷钮。鸟昂首挺胸,展翅欲飞,生动活泼,特点鲜明。

试想在放置香料并且点燃之后,整个香炉就会笼罩在袅袅青烟之中,鸟儿也会在一片云蒸雾绕,香味四溢的过程中,朦朦胧胧。这是何等清净悠然的感觉,这自然不会是只知道打打杀杀莽夫所爱。难怪有专家看到这件文物的时候,也情不自禁地感叹,当年的周处读书之后,不仅改过自新,而且连品味都变得儒雅了。

其实,这件西晋青釉镂空香薰,不仅体现了周处个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整体精神风貌。

香薰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至少在春秋时期起,贵族们就懂得使用香薰来消除疲劳、排解抑郁、增加生活情趣。在西晋之前的汉代,最著名的香炉当属博山炉。它精致华美,代表着当时盛传的海上仙山,也是汉武帝的最爱。

然而,博山炉做工太过精致华美,体现的是汉代富足而追求奢华生活的象征。到了晋朝之后,社会风气普遍崇尚节俭,崇尚亲近自然,周处墓中的西晋青釉镂空香薰即体现了这一点。它不重视金银等贵金属的装点,而是利用巧妙的构思和生动的形象,勾勒当时的风情,也为主人增添更多的快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