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学费就能当精英?睡硬床、吃简餐,3个孩子的世界顶级名校生活,竟是……
最近在刷微博的时候,看到周杰伦和昆凌小两口为了能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给孩子选了一所以精英教育为主的国际学校。
国际学校的收费不菲。周杰伦家两个孩子,一年的学费杂费就要140万台币,折合成人民币是32万多。
评论区好多网友在感叹:有钱真好。
其实想想,把孩子送到好学校也是人之常情。
不只是明星,每个父母的心都是一样的,希望给孩子提供能力范围内更好的教育,希望孩子能够在学校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好学校」,往往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师资水平、生源素质上,都会更占优势。
我想起曾看过的一部纪录片,讲的是英国乃至世界最著名的私校——伊顿公学的情况。
它的收费标准差不多是一年3万多英镑,折合人民币30万人民币的样子。
不过这所学校倒是没有特别奢华的物质条件,很多地方甚至比不上我们普通中学。
最著名的学校
超严苛的入学门槛
我先简单给大家说一下这个伊顿公学哈,它是英国乃至世界最著名的私立学校之一,至今已经有 600 年的历史。
伊顿公学曾造就过 20 位英国首相,像咱们熟知的威廉王子、哈里王子等都毕业于这里。
28% 的毕业生,能进入牛津、剑桥等知名大学,高达 70% 的孩子,能进入世界名校。
悠久的历史,不菲的成就,让伊顿公学的入学资格,也非常严苛:
进入伊顿的孩子,要「财」、「才」兼备。
它的学费高达每年 33000 英镑(相当于人民币 30 万左右),很多家境平平的孩子,都望而止步。
但近年来,伊顿做了改革,特设了每年全球 4 个名额的「新基金会」奖学金,让一些非常优秀的平民子弟,也可以进去里面学习。
BBC纪录片《世界上最著名的学校》,就跟拍过3 个来自平民阶层的孩子
——法拉、詹姆斯、西奥,入读伊顿公学的经历。
法拉的妈妈,在法拉出生时就目标明确,要让孩子读伊顿公学。
小学时法拉虽然读的是公立学校,但成绩一直优秀,小学毕业时,他拿到了「新基金会」奖学金。
詹姆斯是一个华裔男生,他的父母经营一家快餐店。
他 10 岁、11 岁就分别取得了英国中学毕业会考数学 A 的成绩。
优秀的他,对公立学校所学的东西不满足,所以申请了伊顿公学,并顺利拿到了奖学金。
西奥是个游泳小健将,他连续 3 年拿下全郡冠军,因此父亲帮他申请了伊顿公学的奖学金。
3 个孩子,都感觉自己像「小池塘里的大鱼」。
所幸的是,他们申请到了伊顿公学的全额奖学金,能到不属于自己阶层的学校就读,对他们是期望,也是挑战。
真正的「贵族教育」
突破想象
法拉、詹姆斯、西奥都没有上过私立学校,在他们原本的意识里,伊顿公学这样的私立贵族学校,意味着高端、优雅、遥不可及。
可真正到了那里却发现,伊顿跟他们期望的完全不同。
校园虽然很大,但校舍很古老:
宿舍一点都不宽敞奢华,每个人,只有一间狭窄的只能容下一张床和一张课桌的房间。
吃的食物,也都很普通。
而且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各项规章制度都非常严苛:
▍首先是严苛的着装礼仪
在伊顿公学,孩子们无论什么季节,都要穿成套的得体校服:
黑色西装,白衬衫,条纹西裤,黑袜子黑皮鞋,都必须穿戴齐全,还要系领扣、袖扣等等。
严苛到什么程度呢?
如果不穿戴整齐,就让你停止一切学习或活动,回宿舍穿戴整齐再出来。
男孩西奥,就因为去教务处报到时,忘了带衣领、袖扣和领带,又被要求走很远回宿舍,重新穿好再回来。
孩子们每周有 4-6 天,早饭后先去教堂参加仪式。
吃饭、参加教堂仪式时,都要严格遵守相应的礼仪。
学校认为:
这些得体的举止、装束,是让孩子们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为培养自律做准备。
因为一个生活中从未被培养规矩的孩子,是不会凭空生出控制自己行为习惯的能力的。
▍丰富又繁忙的课程
3 个孩子都是第一次寄宿,起初他们还担心自己会想家。
但繁忙的校园学习,让他们几乎没有时间想这些。
伊顿公学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每个孩子的每天,都被安排的特别满。
孩子们平均每天要上 7 节以上的课,每学期都有十几门课程要学。
并且艺体课很受重视:
学校有各种专门的体育场馆、合唱厅、辩论室等。
孩子们每晚都有社团会议,还有辩论。
隔一天,就要参加一整个下午的体育活动。
每学期会有以宿舍为单位举办的合唱比赛等等。
有时周末还要学习额外的科目。
并且,这些丰富的活动,很多孩子都是初次参与,勇于尝试各种新事物后,孩子再接触新事物,就不会逃避,会很自信地尝试、参与其中。
这,也许就是伊顿公学设置丰富多样的课程的初衷吧。
▍每个制度的细节背后,都有意图
法拉、詹姆斯、西奥,初到伊顿后,最不习惯的,就是每天不停地走路:
学校很大,每节课后,只有 10 分钟的时间,赶去上下一节课。
孩子们从宿舍到教堂,再到教室,到各个运动场,平均每天都要走上 6-8 公里。
再加上各种耗费精力和体力的学习,起初 3 个孩子都有点吃不消。
但校长解释说,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们保持健康。
不难看出,在贵族的精英教育里,最注重的,就是体魄的健康。
因为没有能持续学习工作的体力精力,一切智力上的精进,很难有用武之地。
学校还保留着学几门外语的传统,尤其是较难的拉丁语,备受重视。
这是因为学校觉得——尝试不擅长的语言,能塑造孩子们的性格。
在伊顿,还有这样的传统:
校长会亲自跟每个孩子谈话,了解孩子们的想法,提出很多有思考性的建设性意见。
这些来自校长的「更高视野」的提示,特别有助孩子们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
而且校长亲自「对话」,也给孩子们的生活学习,注入了新的动力。
整个纪录片中,孩子们的生活,几乎没有什么享受,更没有多么特别。
如果非要找出它的特别之处,那就是:
一流完善的制度,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及对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
精英教育没有快乐
只有自豪
很多人的印象里,西方的教育,是老师教的好,形式超灵活,孩子们以快乐为主的。
可看完纪录片,你会发现:
真正的精英教育,其实也是苦学和死磕,也有很大压力的。
3 个孩子们刚刚适应了伊顿的生活,又紧锣密鼓地,投入了新的目标。
在伊顿,有一个很特别的制度,那就是「分级制」:
孩子们即便是通过奖学金考进来的,也需要特别努力。
因为每个学科每学期,都会按「等级」给孩子们分班。
分级的教学制度下,每个孩子,都为复习焦虑,并尽力做足准备:
西奥每天 6 点过一刻就起床复习,并且好多天都睡不安稳。
法拉成绩一直不错,但他始终保持警醒,因为他明白:
总有人会跳上来,顶替他的位置。
而詹姆斯周六也不休息,他周末 8 点就起来写论文,做作业。
12 个星期的时间里,他上了 420 节课,做了 50 个多小时的家庭作业。
临测试前,他紧张到称考试为他的「大日子」,既想坐,又想走,坐卧不安。
虽然紧张,但 3 个孩子每人心里都念着这样一句话:
Nothing is here for tears.(这里没有什么可以流泪的)
都尽力努力去突破自己。
欣慰的是,为期一周的紧张测试结束后,他们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而忙碌和努力过后那种自豪,让孩子们由衷地觉得:
自己已经成为了真正的「伊顿」人。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