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纸媒改版,还有必要么?
原创稿件,转载请授权
《生活新报》总编李克炎“因病消失”,以及报社员工咆哮喊话“回来发钱”,这两日成为传媒圈热点。
在一些云南当地媒体人的笔下,李克炎的为人和其对《生活新报》的把持,将一份有情怀的新闻报纸变为一份“社区报、收费的DM广告”。这其中的原因之一,是《生活新报》“日积月累”的频繁改版。
以下文字摘录自媒体人施怀基的文章:
“李克炎最大的爱好,貌似就是报纸改版,折腾。他来《生活新报》没几年,改版经常见。他的改版,最终偏离了《生活新报》小档案中自己说的爱好和特长,报头也改为:“点燃财富梦想,传递温暖力量”。《生活新报》开始搞社区活动,说社区长短,报社办公楼,也开辟出来,专卖土货。中豪集团的新螺蛳湾,占据着每一期报纸的最多版面。”
李克炎在2012年入主《生活新报》。2012年,中国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已经开始感受到互联网冲击的“头潮”。
与此同时,本人的一位纸媒同行,前些日子聊天时,也在说他们报纸又在改版。
报纸改版,这在过往的这些年中,每家纸媒多则两三年一改,少则半年三个月一改。改版式、改字号、改报样、改版数,甚至是报头设计。对许多纸媒来说,改版是一件大事,甚至会列入到当年报社的年度工作报告中。
纸媒之所以频频改版,除了应对新时代新环境下客观需求外,比如广告增多版面不够要增版,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为了改变读者的视觉疲劳。纸媒改版常会根据调研,增减一些栏目、部门,处理头版头条、二条、倒头条的位置,以及修改字体、间距、留白等等。这样做的方式是在视觉上,让报纸看上去的确会“焕然一新”。
在“内容为王”时代,报纸标题、图片、文字、美工等编辑的是否优秀,也成为衡量一家纸媒品质的重要标准。在重大事件上,许多纸媒在评报时,会以当天同城或同行报纸的标题、图片,作为参照。
进入新媒体时代,特别是移动互联时代,如果纸媒还是陷入改版只是改变版式、标题、内容调整这些常规的做法,显然已经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了,纸媒基本上可以让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新媒体甩出去好几条街。
问题来了,三番五次的改版会越来越好吗?新的传播时代下,纸媒单纯地改版式、调结构,还有意义么?再说句狠话,越来越少的人在看纸媒,还有人关心你怎么改版么?
很显然,如今的大环境下,改版绝不是单单改变版式这些形式上的的东西,也不是简单地把报纸上的内容,搬到微博、微信、客户端上,说到底,改版改的是人,改的是思维。新媒体时代,必须一切用户为中心,以新媒体的特点来转型和运营。
比如新京报、东方早报等,在新媒体的竞争下,其改版已经不再是传统的“三栏变五栏”或“调整标题、内文字号”这样简单,而是早早地将二维码运用在报纸上,成立新媒体部门,打通微博、微信、网站的通路来迎合新媒体的变化。
此外,改版还体现在人员调整上。比如东早的记者是“全媒体记者”,除了每天向澎湃新媒体第一时间供稿外,还同时是报纸的记者,提供有别于新媒体的深度稿件。这种做法有效地取长补短了新媒体、传统媒体的不足,形成一套完善相互导流机制。
总之,新媒体时代,纸媒的改版重在思维的改变,而非版式与部门简单调整。据了解,目前多家纸媒成立了类似“中央厨房”的采编架构,统一调度,分层刊发,用不同的媒体平台,满足用户不同的资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