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发展脉络(一)
同学们好,从今天开始,我带领大家整理一下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脉络,为什么要做这一件事情呢,因为古诗词鉴赏对我们的学生来说,一直是一个难点,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多古诗词的情况不太了解,只是就一首诗读一首诗,这样的鉴赏总会是肤浅而片面的。
今天先从先秦诗歌说起。我国的文学发展是沿着两条路走的,一条是现实主义道路,一条是浪漫主义道路。虽然中间会有一些穿插,但是整体来看,两条路线还是比较清晰的。现实主义的源头是产生于中国北方的《诗经》。对于《诗经》,我们是要必须了解全面而准确的。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实际上是中国诗歌的源头。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即音乐曲调之意,又称15国风。所谓《国风》,即指当时诸侯所辖各地域的民间歌谣,犹如今天的地方乐调,共160篇,这一部分文学成就最高,风和屈原《离骚》并称为“风骚”。“雅”即“正”,又与“夏”通。分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是宫廷乐曲歌词,属正统音乐。“颂”是用于朝廷、宗庙的乐章,是祭神、祭祖时所用的歌舞曲。祭祀祖宗,祈祷神明,赞颂王侯功德,是其内容上的特点;诗、乐、舞的合一,则是其形式上的特点。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我们知道,《诗经》中价值最大的是“十五国风”,那么这些诗歌都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哪些方面呢?都有那些题材呢?其实《诗经》价值的很大一方面就是它涉及的社会面非常广。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题材:
2、征役诗,即大量反映徭役和兵役问题的诗歌。如《唐风·鸨羽》、《魏风·陟岵》、《邶风·式微》、《王风·君子于役》、《卫风·伯兮》、《豳风·东山》、《采薇》等。
3、婚恋诗,即篇幅众多的爱情、婚姻、家庭生活和妇女命运的作品。如《周南·关雎》、《周南·汉广》、《召南·摽有梅》、《秦风·蒹葭》等;还有的作品描写了恋爱者成功的喜悦和幽期密约的甜蜜,如《召南·野有死麕》、《邶风·静女》、《鄘风·桑中》、《郑风·野有蔓草》等;有的作品则抒发失恋的痛苦和对干涉恋爱婚姻者的不满和反抗,如《鄘风·柏舟》、《郑风·将仲子》、《郑风·狡童》等;有的则表现了忠贞不渝的生死之恋,如《郑风·出其东门》、《王风·大车》等。有的写夫妻两情笃厚,描写了家庭生活的和美,如《郑风·女曰鸡鸣》、《郑风·风雨》、《齐风·鸡鸣》;有的则恰好相反,以夫妻反目和女子被弃为主题,通常称为弃妇诗,如《郑风·谷风》、《卫风·氓》。
4、怨刺诗,其中民歌里的怨刺诗,以辛辣的笔调嘲讽了统治阶级的行径,如《魏风·伐檀》、《魏风·硕鼠》、《邶风·新台》等;还有一些贵族文人的作品,产生于西周末期春秋前期,多为感时伤世,切中时弊之作,《小雅·北山》、《小雅·十月之交》、《小雅·大东》、《大雅·民劳》、《大雅·板》、《大雅·荡》等,尽管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命笔,但依然可以看到当时政治生活的情景。
掌握了这些题材,我们鉴赏的时候,大的方向就有了。然后再去分析具体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也就不难了。
下面看一下《诗经》的艺术特色。
1.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诗经》的大多篇章都体现着直接反映和干预现实生活的创作精神,自然、真实的艺术风格中体现着深刻的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所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正概括了这一创作精神。《诗经》以真实的生活感受和朴素自然的艺术手段生动地再现了那一时代广阔的现实生活画面。如《豳风·七月》即以真切的生活感受和质朴的艺术手法展现农夫们的劳动生活图景。《魏风·硕鼠》、《伐檀》是农奴们被压迫的生活和怨愤情感的真实写照。至如讽怨诗、婚恋诗、征役诗都无不透视着他们真实的生活感受和思想情感的真实体验。大家要把“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这句话牢牢记住。
2.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赋就是铺陈直叙,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叙事描写、议论抒情都在其内,是《诗经》最基本、最常用的表现手法。如《豳风·七月》即以直接叙述农夫们的衣食住行和描写四季的变化来加以表现的。《卫风·氓》也以叙述和描写的手段写出了弃妇的遭际和复杂的心理情感。比就是比喻,也是《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如《魏风·硕鼠》、《邶风·新台》是以整体形象作比,但多数篇章是具体的比喻。《卫风·硕人》以一系列比喻描写形容庄姜的美貌。《诗经》的比喻运用得相当广泛,而且形式多种多样。兴就是托物起兴,即由此物引起他物,是诗歌开头而引起下文的一种手法。有的只起开头的作用,但多数都有某种意义的关联,起到象征、烘托、联想、比喻等作用。如《周南·关雎》以鸟的和鸣比喻衬托男女好合。《秦风·蒹葭》以秋景创造气氛烘托心境。赋、比、兴的手法常表现为综合的运用。这三个字加上“风雅颂,并称为“六艺”。”
3.《诗经》的语言和形式。多种修辞手段的运用也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诗经》的语言风格大体说来,国风朴素自然,雅颂典雅庄重。《诗经》的形式在句式上以四言二节拍为主,间有杂言;在章法上以重章叠唱居多。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语言丰富多彩、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诗经》词汇丰富,大量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对人、事、物的各种特征,都能给予准确而形象的表现。
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要注意“重章叠句”的作用,这是重点。
一般来说,《诗经》不太复杂,所以诗歌鉴赏中出《诗经》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不大不能说没有,前几年海淀模拟题和这学期海淀高三期中考试,诗歌鉴赏都涉及到了,所以还是要引起注意的。再一个原因竟是,《诗经》在传统文化方面比近体诗更加重要,因此必须重视。
下面看一下出现于战国时期的“楚辞”,因为产生于南方,方言用得比较多,所以我们读起来难度很大,考试中应该不会涉及到鉴赏的问题,但是它是我国文学的另一个源头,极其重要,常识性的知识必须掌握。
汉代的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要记住刘向这个人,本是皇族,但喜欢文学,比那些帝王名气还大。另一点要记住“楚辞”不是屈原一个人的作品。
楚辞的艺术特点有哪些呢?总结一下也不复杂。
1、充满激情和想象,构思奇特,结构宏阔,词采华丽,带有强烈个性,充满浪漫主义。
2、句式上打破了四言格式,创造了一种以六言为主,句式长短不齐、参差错落,灵活多变的新诗体,后人称之为“骚体”。
3、语言上“书楚语、作楚声”,吸收了大量的楚地方言,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4、多用“兮”字,置于句尾或句中,隔句一用,促成句式的变化。
5、香草美人等意象的象征手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重大影响。这里面要格外注意第5点,香草美人的传统,同学们要懂的这个传统的含义。对你读唐诗宋词也是很有帮助的。
我们在课本上学的《国殇》即选自“楚辞”,因为是祭奠之歌,所以明白意思就可以了。《湘君》和《湘夫人》要结合《离骚》来学,才能对屈原本人及其诗歌艺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