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我国已有八个干细胞治疗肝脏疾病的临床研究项目通过备案,未来可期。
撰文 | Cel Q校对 | Cel Z编辑 | Cel G近期,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公布了新增的13个通过备案的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其中之一与肝脏疾病相关,是四川省人民医院承担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乙肝后终末期肝硬化的单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截止目前,国内已经有8个与肝脏疾病相关的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通过备案。序号备案项目承担单位1人脐带MSC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研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人脐带MSC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研究武汉大学中南医院3人脐带源MSC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代偿期)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4脐带MSC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再生作用的临床研究兰州大学第一医院5宫血干细胞治疗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6宫血干细胞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研究树兰(杭州)医院7宫血干细胞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研究海南省人民医院8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乙肝后终末期肝硬化的单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四川省人民医院近年来,干细胞的应用研究给肝病的治疗带来了全新的思路,为那些无法接受肝脏移植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替代疗法。
肝脏损伤的过程:图片来自资料[1]2020年5月,全球首例胚胎干细胞诱导肝脏细胞移植成功,这是人类在干细胞治疗肝病领域的又一突破,为难治性肝病的治疗带来新希望。未来,干细胞有可能成为诸如代谢性肝病、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病等几种肝脏疾病的基础疗法。干细胞在肝脏疾病领域的应用
改进诊断工具并识别新药: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获得与患者遗传特征相同的肝细胞,将这些肝细胞与正常的肝细胞比较,也可以更深的识别病因,从而有助于找到新的治疗靶点或者治疗新药。例如,研究肝脏疾病的干细胞模型可以让科学家进一步了解渐进性炎症和瘢痕形成过程,从而更好地开发新疗法。
开发治疗肝病的细胞疗法:移植干细胞衍生的肝细胞,以取代受损肝细胞,从而恢复肝脏的功能,这是科学的研究热点。对于病因确定的遗传性代谢性肝病,使用CRISPR等基因编辑技术对IPSC衍生的肝细胞进行遗传矫正,并将经过校正的肝细胞替代原来患病的肝细胞。这种方法为诸如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和Crigler-Najjar综合症等遗传性肝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对于急性肝衰竭、慢性肝病以及终末期肝硬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有效治疗[3-5]。在肝脏损伤的环境中,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泌不同水平的细胞因子相互影响,表现出抗炎反应的作用,并可以激活肝内的肝干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5]。在现有的临床研究结果中,研究人员观察到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衰竭、慢性肝病以及终末期肝硬化的短期益处。针对这种疗法长期益处的研究也正在深入探讨中。除了干细胞本身,近年来火热的干细胞外泌体也被应用到了多种肝病的治疗研究中[6]。外泌体是携带大量生物活性分子的小囊泡,比细胞更小,复杂性更低,更易于存储和生产,近年来被应用到急性损伤、肝纤维化以及肝癌的研究中。
图片来自文献[6]
生物人工肝:研究人员使用干细胞衍生的肝细胞来开发工程化设备,这种设置的功能类似于具有类似于人造肝脏,好比肾脏透析机一样。在这种替代移植的方法中,活的肝细胞将被用来制造生物人工肝脏。该生物人工肝可通过在外部执行正常的肝功能,例如清除毒素和产生关键蛋白来治疗肝脏疾病。这种设备也有助于延长病人需要移植的时间。我国干细胞治疗肝脏疾病取得进展近年来,国内外均将干细胞应用到了肝病的治疗研究中。在我国,相继有多个治疗肝病相关的干细胞研究项目通过了备案,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失代偿期肝硬化领域,2012年我国王福生院士团队开展的临床研究显示[7],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有效提高肝功能。研究发现,接受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患者没有任何不良副作用。与接受生理盐水注射的对照组相比,干细胞输注治疗的患者腹水量明显减少,肝功能显著改善,包括血清白蛋白水平升高,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降低,以及终末期肝病钠评分降低。在肝衰竭领域,国内也取得令人喜悦的临床研究结果。2017年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有效改善肝功能、减少感染等并发症,同时也能降低死亡率 。110例乙肝肝衰竭患者中,其中56人作为实验组每周接受一次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为期4周,另外54人作为对照组接受标准药物治疗,并随访24周。结果显示,干细胞治疗组的累计生存率高于对照组(73.2%:55.6%),诸如血清总胆红素和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等指标也有明显改善。国内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干细胞治疗肝硬化以及肝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我国是肝病大国,对新疗法有着庞大的需求,随着干细胞临床研究取得进展,未来更多的难治性肝病患者将得到更有效的治疗。-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