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及注的历史品格和小说趣味

在中国古代的20余部正史中,前四史尤其受到推崇。所谓前四史,即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范晔《后汉书》和陈寿《三国志》。而《后汉书》撰于南朝刘宋年间,晚于《三国志》100多年。从撰写时间来看,《三国志》是紧承《史记》《汉书》之后的一部史学名著。所以《晋书·陈寿传》明确讲:“丘明既没,班、马迭兴,奋鸿笔于西京,骋直辞于东观。自斯以降,分明竞爽,可以继明先典者,陈寿得之乎?”《三国志》在中国史学著述中占有重要地位。
  陈寿(233—297年),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少好学,师事同郡史学家谯周。曾担任蜀汉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陈寿不愿阿附,因而累遭贬黜。西晋灭蜀后,入晋为著作郎,官至治书侍御史。著作除《三国志》外,另有《古国志》《益都耆旧传》《官司论》等。其生平事迹见《晋书》本传。
  陈寿去世后约130余年,南朝刘宋文帝命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裴松之(372—451年),字世期,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著名历史学家。晋时曾任殿中将军,州主簿。入宋,历任太子洗马、永嘉太守、国子博士。《三国志》注完成于元嘉六年(429年)。一般人注释古书,大都以训诂为主,而裴注则聚焦于事实的增补和考订。裴松之所征引的古籍,多达210余种,其中大部分已经亡佚,全仗裴注得以见其面目。难能可贵的是裴注引书,往往首尾完整,不加割截,故参考价值尤大,大大丰富了《三国志》的内容。因此说,读《三国志》,不能不读裴注。
  《三国志》及注,完整地展现了三国时期的基本状况,对于认识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极为重要,不可替代。例如,三国鼎立,魏强而蜀、吴弱,如何构成动态的平衡关系,孙权与刘备结盟是其关键之一,也是三国时期最受关注的事件。读《三国志》及注,对其前因后果,可以获得相当深刻的理解。
  据《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记载,有一次,曹操正在写信,听说孙权把荆州出让刘备,手中的笔不觉落地。这件事很耐人寻味。当时荆州已不属曹操所有了,不过是孙家的地盘让给刘家,与曹操有什么相干呢?曹操之所以惊恐到如此地步,是因为担心孙权出让荆州后,孙、刘两股强大力量结为同盟,难以对付。
  曹操的忧虑使人想起了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终于出山。他的隆中决策,重心之一便是刘备与孙权联合,协力拒曹。其设想是:如果能够灭魏诛曹,那么天下的前途是难以预料的(真实的意思是,灭魏后,接下来必然是孙、刘决战,那时鹿死谁手,还很难说);即使不能灭掉魏国、诛杀曹操,孙、刘结盟,也可免于被曹魏各个击破。
  诸葛亮热衷于联孙抗曹,曹操也害怕孙、刘联合,而鲁肃借荆州给刘备,亦意在联刘抗曹,可见英雄所见略同。吕蒙的见识达不到这一步,这才袭取荆州,导致了孙、刘联盟的破裂和蜀汉的衰落;同样,刘备的见识也达不到这一步,这才因为失去荆州的缘故,大举攻吴,以致兵败呕血而死。蜀的衰落为后来司马氏灭蜀创造了条件;蜀灭后,东吴独木难支,苟延残喘,等着晋来收拾,这都是必然的事情。凡此种种,均为曹操、诸葛亮和鲁肃三人深谋远虑的验证。而对这些历史事实的精彩记述,正体现了《三国志》卓越的历史品格。
  三国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而《三国志》及注又对相关事实做了生动展现,尤其是裴松之的注,它的许多片段已臻于“绘声绘色”的境界,因而,虽然《三国志》是一部历史著作,但读《三国志》及注,却不时感受到一种浓郁的小说趣味。《三国志》第一卷即“武帝纪”,也就是曹操的本纪。关于青少年时代的曹操,本纪说: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顒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
  裴松之注与此相关的共8条,其中两条尤为生动,分别采自三国时期吴国人所作的《曹瞒传》和晋人孙盛的《异同杂语》:
  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喎口,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嵩。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
  太祖尝私入中常侍张让室,让觉之;乃舞手戟于庭,逾垣而出。才武绝人,莫之能害。博览群书,特好兵法,抄集诸家兵法,名曰《接要》,又注《孙武》十三篇,皆传于世。尝问许子将:“我何如人?”子将不答。固问之,子将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太祖大笑。
  《曹瞒传》是吴人的作品,虚构意味很浓。它表现曹操的狡狯,真能做到形神俱活。孙盛《异同杂语》所写尤其耐人寻味。“才武绝人”,这样的定位尚在读者意料之中,被人评价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而能“大笑”,这才出人意料,足以显示曹操的奸雄本色。所谓“乱世之奸雄”,即“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他不讳言自己的“奸”,唯“奸”能“雄”,他甚至为此而感到得意。这样一个曹操,留给读者的印象是极为鲜明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篇末评曹操说:“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览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异同杂语》的描述正是这段评语的形象化注脚。
  《三国志》及注是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或《三国志演义》)的主要蓝本,这一事实包蕴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明高儒《百川书志》特别指出:“《三国志通俗演义》二百四十卷。晋平阳侯陈寿史传,明罗本贯中编次。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非俗非虚,易观易入,非史氏苍古之文,去瞽传诙谐之气,陈叙百年,该括万事。”强调《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用是使《三国志》易于为文化程度不高的普通读者所理解,是一部好的通俗历史。没有《三国志》及注,就没有妇孺皆知的《三国志演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