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读书征文 ‖家风(郭江)
家风
郭江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家风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理念、价值观和人生观等,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独有的特色。优良的家风形成,往住是通过立者建立,此后又几代人的去芜存菁而形成的。
“百善孝为先”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子女者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从古到今,没有哪个朝代不重视孝道。
我刚上小学时,一家人去给爷爷上坟。路有些远,奶奶是小脚,加上她年近70,没法上下坡,父亲和母亲就轮换着背奶奶。我上五年级时,奶奶还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等你妈妈老了走不动时,你可要背你妈妈呀!奶奶生育6个接子,子女成家后,她独自生活,几个儿子共同赡养。在4个儿媳妇中,我母亲最孝敬奶奶。奶奶穿的鞋和衣服全是母亲做的或者买的,逢年过节一定回家和奶奶一同吃饭。
如今父亲和母亲已年过70,我隔三差五回去看看,给他们洗洗衣被,收拾收拾屋子。如有病痛,就送他们去医院。我常想,父母年轻时不但要抚养我们成长,而且还搞家庭建设,吃了不少苦,现在我们应该孝敬他们、让他们安度好晚年。我的儿子现在读初一,每个星期都给外公、外婆打电话,放假回家第一时间就是看望他们。俩位老人心里甜滋滋的,夸孩子懂事、省心。
“成由勤俭败由奢”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从小就教育我和姐姐,只有勤俭节约日子才能过得好,安逸享乐将一事无成。
爷爷奶奶终身保持了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他们经历过解放前的黑暗时光,受尽了旧社会的苦。解放后,生活有了好转,饮食仍然简单随意,一日两餐,粗茶淡饭。吃饭时不小心掉到桌面上的饭粒,都一粒粒夹起,送到口中,从不浪费。
爸爸妈妈也一样保持了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爸爸说当时在乡里中学读书,每周一只能拿一点粗面步行20多里地去上学,从来没有吃饱过。最严重的时候全靠地里挛花生、拾地瓜才活下来,直到当兵后才吃上了饱饭。改革开放后,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父母的习惯永远没改。每天吃饭的剩菜剩饭从来不倒,不管买什么东西都精打细算。父母穿的衣服基本是我和姐姐买,因多年来他们形成节俭习惯,认为不破不坏就行,不必有多好能穿就行,有时我们不穿的还拿去穿,说是扔了可惜。用破了的床单被套,母亲修补后继续使用。
父母勤俭的好习慣不仅影响我们姐弟,也让我们的下一代受益。我的孩子从小学到现在一直没有乱花钱的坏习惯,他的同学每天放学后都在校门口买零食,儿子从来不碰,给他的零花钱也极少花。他的理由是:自己是到学校求学的,不是去比吃穿。再说,那用的可是父母的钱。
点点的回忆,让我对父母充满了的敬意和感恩。“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千万个家庭有好的家风,国家就会蓬勃向上、国富民强。让我们重视家风、端正家风、通养家风,共同创建社会文明新风。
作者简介:郭江,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