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主席Moran接受本号专访
REC
采访说明
受访者:Dermot Moran:国际哲学联合会主席 (Elected President of FISP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Sociétés de Philosophi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Philosophical Societies),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主席(President of this exciting and important 24th World Congress)。现任美国波士顿学院哲学系教授,系主任。原任都柏林大学哲学学院讲席教授、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现象学家。
采访者:朱清华: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副教授,都柏林大学访问学者。
采访地点:都柏林大学哲学学院办公室
采访时间:2018年7月18日
问
1. 莫兰老师,您好!我代表我们《哲学研究》杂志社和我们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采访您!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召开在即。这也是第一次在中国举办世界哲学大会。能否请您简要介绍世界哲学大会的由来以及本届世界哲学大会的情况。
答
世界哲学大会第一次是1900年在巴黎召开的。那一年召开了“国际数学大会”,这次数学大会在数学发展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次会议。哲学界也有同样的愿望。世界哲学大会后来在很多欧洲城市召开,包括日内瓦,海德堡,布拉格等。不过最近一些年大会更加国际化,大会2008年在韩国首尔召开。我们很高兴今年在北京召开大会。这是历年来最大的一次会议,已经有全世界超过7000人注册。
问
2. 前些年,中国哲学界进行了一场关于“中国哲学”还是“哲学在中国”的争论。一派观点认为,存在一个中国哲学传统,堪与印度哲学传统、希腊哲学传统并列世界三大哲学传统。另一派观点认为,并不存在一个中国哲学传统。中国古代子学、经学并非哲学。哲学是源本希腊,流传西方(英美、欧陆)的思想学术传统,对于中国是一个外来的传统。您怎样看待中国哲学呢?
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在大会上也已经讨论了多次。确实哲学Philosophy来自希腊词philosophia,最先是指一种希腊的思维方式,它有很多学派。但是,广义地说,它现在是一种全世界人都有的精神面貌,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印度哲学,中国哲学...…。
没有人反对古代中国的智性传统,在西方的概念中,这就是哲学。中国古代有知识论,道德理论,等,从这方面来说,中国古典思想是一般而言的哲学的思想。中国又有很多不同的思想传统,我们可以说中国哲学,包括了儒家,佛教哲学,道家传统,以及更近一些的马克思主义传统。
问
3. 我们编了一本《哲学导论》,试图描绘一幅世界哲学地图。在整个世界哲学格局中,我们感觉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之间是一种不对称的关系。中国学者对西方哲学的了解可能远远多于西方学者对中国哲学的了解。您怎样看待中西哲学的对话和交流呢?
答
当然,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交流还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事实上,中国和西方世界在同一时间认识了对方。意大利的利玛窦在16世纪到了中国,见了中国皇帝。在那之后,西方比如莱布尼兹知道了中国,而中国也知道了西方,尤其是利玛窦把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翻译成了中文。当然,现在中国对西方哲学的了解远多于西方对中国哲学的了解,尤其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马克思毕竟也是追随黑格尔属于德国观念论哲学传统的。所以,在某些方面中国哲学是非常西方化了的。在西方,研究中国哲学的学者更多地是在宗教学系,人类学系,中国研究,古代研究,而不是在哲学系。
我们希望这次大会开启真正的辩论和对话,这样西方和东方能够真正地互相了解。这次大会之后,我想没有人再说这些传统是互相分离的了。
问
4. 我们现在谈论“世界哲学”,世界哲学是否一种多元存在方式?各种哲学传统具有各自的源和流,虽有对话交流,尚未融合成为一体。就像我们国家搞中国哲学和搞西方哲学的各搞各的一样。您怎样展望世界哲学前景呢?
答
我想,你可以用“多元”来形容世界哲学。我们说印度诸哲学(Indian philosophies)而非印度哲学(Indian philosophy),因为印度有许多哲学流派,包括耆那教,佛教等,甚至包括印度的伊斯兰教传统。是的,哲学是个多元的观念。我不相信会有一种唯一的普遍哲学。在这方面,我认为哲学跟科学不同,后者有连续的统一的科学观点。我想哲学总是会认识到并颂扬人的对抗。所以,有一种哲学,就马上会有对它的反动。所以亚里士多德从柏拉图那里离开,柏拉图从苏格拉底那里离开。在哲学内部没有意见一致,这是好事,哲学必须保持争论,对话,对抗。西方和东方的哲学家都在谈“哲学的终结”,但我认为它所指的是一种狭义的哲学概念,而不是批判的、智性传统的结束,后者是我们广义所说的哲学。
问
5. 对《哲学导论》题献给世界哲学大会的感谢。
答
作为哲学联合会主席我很高兴和荣幸题献给这次世界哲学大会的《哲学导论》的编辑和出版。这次世界哲学大会克服了很多困难得以召开,有机会使得全世界学者到北京同中国的学者进行对话。我很高兴看到这本书的出版,并支持这一工作。
✪音频文字版 | 朱清华
✪编辑 | 卫莹莹
筑土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