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河笔记:与会展中心相对的河畔水域
梁东方
滹沱河是本地的母亲河。这句话在以前的意义主要是说滹沱河水灌溉养育了这一方水土上的人们,而断流以后的滹沱河曾经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是不再能提供地表水,也不能涵养地下水的。现在在水库之下恢复出来的一部分景观河道则更多的是在风景的意义上成为山前平原上的人们的风景,成为人们对于既往的大江大河的记忆的重现。这些被恢复出来的滹沱河河道,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来完成作为母亲河可供人留恋不已的景区使命的。
果然,这近在身边的宏伟大河景观也就成了人们最方便、最经常抵达的地理风景。来得多了,就会对每一段的细节都了然于胸,对每一个角度上的风景都端详有致、揣摩再三。
从建筑规模和样式都很现代化的正定新区的会展中心向南,隔着滹沱河北大堤,就是修复出来的滹沱河河道。
滹沱河河道里有苏堤一样的入水堤坝,漫步其上可见对岸小山上的高塔,高塔的倒影落在滹沱河河面上,形成一种传统山水审美的古意盎然。
对于这样一片核心的滨水城市风景区域,让规模宏大的文化建筑会展中心和宽阔的水域结合起来的,是一条翻越堤坝的城市道路,道路从平原城市既宽敞也不无乏味的街景上一跃而起,抵达邻水的一侧的时候,便已经是浩大的水边广场。
平常没有活动的时候,人们可以自由地将车辆停靠在这个位置,然后沿着河边的水域散步,体会从寸土寸金的城市繁华区域一转身就到了空间宽松自由的自然休闲场所的惬意,同时更可以体会广阔的河道水域风景的敞亮而又湿润的美。
之所以说这里是“河边的水域”,是因为这里其实距离正常的滹沱河河道还有相当的距离:这里原来是一片高大的杨树树林,后来将杨树林砍掉以后挖地为湖,形成了与滹沱河河道相通的河畔湖面。而围绕湖面的绿道与湖中的演出平台,就成了开展包括露天演唱会在内的大型户外场地活动的好地方。
这里不仅有活动的时候人山人海,即使平常的日子,白天的时候也很自然地形成了一个与正定古城相对的、具有现代气息的游人聚集之处。从水域林木之畔可见会展中心的现代建筑的连续起伏的尖顶和玻璃火炬,关键是现代建筑本身之外还能与自然的辽阔湿润相结合的罕见,成就了这片滨水的城市区域之所以给人以格外的好感觉的重要根源。
滹沱河边的正定新区据说是有很多现代城市建筑的设计和建筑特征的,比如预先铺设、集中管理的统一地下管网,比如完善的道路体系和交通设施、密集的绿地和布局相对合理的可以容人立足一下的城市“无用”空间设计,等等。与这些普通人一走而过的时候未必会注意得到的细节相比,会展中心滨水区域的这片建筑与自然的宏大结合,更是一种直观的、马上就能让人感受到的城市优点。
城市不仅仅是功能性的工作、居住与交通之地,也同时是符合人居的审美需要、符合人性的宜居之地。人性之中自古而然的将建筑镶嵌在自然之中的习惯,到了现代城市实际上大多都已经被无暇顾及。因为城市寸土寸金,每一个地块都很值钱。让建筑镶嵌在价值万金的只有自然风貌的地块之中,堪称这个时代里最大的奢侈。
但是这样的奢侈,却一直是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俯仰天地、与四季相沆瀣的普遍共识;不遵从其必然的规律,就会让人失去怡然平和的生活状态而陷入焦虑焦灼的万劫不复。
众多的所谓城市病、现代生活病,潜移默化地就源于这样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单一追求利益最大化而牺牲掉了自然环绕的必需要求的趋势。即使做不到让每一个居住区域都有自己的“自然”区域,一座城市里至少也要有几处这样可以从建筑中直接走到宏大自然风景里去的地方,可以让人们在这样的地方释放自己被建筑压抑的心,由视野到心情都获得一种纾解的抚慰乃至治疗。
这其实是人们愿意在这一片区域里漫步的重要心理因素。不仅很多人驱车而至,在沿着滹沱河游览的时候专门在这里停下来走一走,还有人坐地铁从距离不近的城市里到会展中心下车,专程来这里游玩散步。这里不仅在新区、在正定古城,在整个省会也都成了一个新的核心景点。
在整个滹沱河风景区的修复规划中,虽然这里也砍伐了既有的本地树种,但是应该说还是较为成功的设计与建造——这样将建筑和水域绿地贴合的思路,也许不能推而广之而最好还是因地制宜,结合流域内不同的情况做不同的谋划。
比如,在草地花海之外,是不是也应该结合本地森林稀少的情况,多多植树造林,沿着滹沱河形成一道条状的森林?比如,规划设计要尽量结合区域内已经存在的景观资源,尽量保护已经存在的苗圃和护道树等宝贵的林木,不轻易为了整齐划一而进行无情地砍伐;比如,是不是要尽量培育本地原生的树木草花,尽量将滹沱河河畔区域恢复到既往一条大河两岸的自然生态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