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火战机,摇滚乐队背后的战争谜团~

喷火战机(Foo Fighters)乐队是美国摇滚乐坛中的一支老牌劲旅,成立于1994年,二十多年来以自己独特的风格赢得了12 项格莱美大奖,卖出了3000 多万张专辑。

然而乐队的名字与乐队本身一样独特,虽然叫“喷火战机”但与二战英国的“喷火式战斗机”毫无联系。实际上foo-fighter是二战中最大的军事谜团之一,涉及同盟国、轴心国许多飞行员、飞机和不明飞行物。

“foo-fighter” 这个术语在二战中首次使用,作为不明飞行物的昵称。它在1944年底大量出现,许多飞行员在印度洋、太平洋以及比利时上空看到不明飞行物体,都被记录在档案里。

这些档案详细记载了不明飞行物的特点:明亮发光、像炽热物体,快速移动、超机动能力,可以任意跟踪盟军飞机。

它们有时在飞机旁跟随,有时绕着飞机转圏,好像在调查飞机和机组人员。目的达成后就熄灭亮光,消失得无影无踪。

首次目击报告发生在1944年11月,当时美军第415夜间战斗机中队正在西欧上空飞行。

机组人员报告说,他们看到飞机后方有一些快速移动的发光物体,发出红、白、橙等亮光,像圣诞树灯一样闪烁。发光物体与他们一起飞行,然而雷达却没有任何显示。

它们好像有某种智能控制,飞行时排成队形,机动性极强,能突然做出不可思议的机动后消失,几分钟后又出现在更远的地方,就像在戏耍盟军的飞机,但又没有做出任何敌意行为。

这些奇怪的东西在短期内频繁出现,于是大家称它为“德国火球”,但更多的时候叫“foo-fighter喷火战机”。

这个外号是415中队的雷达操作员唐纳德·迈尔斯命名的。11月27日夜间,他在任务汇报中说看到一个红色火球在高速追赶他们,激动之余从裤兜里掏出一本《冒烟的斯托弗》连环漫画,“砰”地一声扔到情报官员弗里茨的桌子上,然后大喊“这又是一架该死的foo-fighter!”

从此这个名字就在中队中流传开来,直到大家都这么称呼。

而foo这个单词也没啥含义,就是漫画家比尔·霍尔曼在《冒烟的斯托弗》漫画中使用的双关语。书中消防员斯托弗的口头语就是“哪里有foo,哪里就有火”。而迈尔斯是这本漫画的忠实读者。

军方非常重视这些不明飞行物目击报告,他们可不会相信这是什么外星飞碟,实际上他们怀疑这是机组人员战斗疲劳引发的幻觉,或者是德军的秘密武器。

1944年12月13日,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发布了一份新闻稿,正式将这些现象描述为“德国新式武器”,并发表在《先驱报》和《每日电讯报》上。

不过盟军在此后的调查中发现,德国和日本飞行员也有类似的目击报告,并且和他们一样困惑。这又该如何解释?

太平洋战区的不明飞行物与欧洲略有不同,它们像一个巨大的火球悬挂在空中,有时会跟在飞机后面,但也没有攻击行为,似乎没有威胁。有人推测这可能是日军的热气球行动产生的现象。

相比军方,民间就没这么理性了,他们很快就将foo-fighter 与UFO联系起来,以至于后来成为后者的代名词。

二战结束后, 这些神秘的“foo-fighter”依然继续出现,促使中情局于1950 年代再次展开调查。

大家议论纷纷,提出了许多理论来解释此事,例如特殊大气现象、电磁现象、光反射、冰晶反射以及外星飞碟等等。

一个调查小组提出可能是类似于圣艾尔摩之火(St. Elmo's Fire)之类的静电现象。这是古代海员观察到的一种自然现象,经常发生在雷雨中,静电在船只桅杆顶端等尖状物体上产生如火焰般的蓝白色闪光。那么当飞机机翼与空气摩擦放电时,也有可能在翼尖上产生这种静电现象。

圣艾尔摩之火

也有人认为,喷火战机的一些特征似乎与球状闪电十分相似,不过都没有定论。

后来,摇滚歌手戴夫·格罗尔用foo-fighter 为自己的乐队命名,在乐坛中掀起了一股“喷火”之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