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被爱过的妈妈,有爱孩子的能力吗?

一个母亲和孩子互动的困难情境一直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那是在现实中常常会碰到,同时也是大多数母亲经历过的。

一家商场里,从一个电梯上气冲冲走下来一位妈妈,就在她后面没两步远哭喊着跟上来一个小男孩,大概2、3岁的样子,他先是扑上去抓住妈妈的腿,不住地喊着妈妈,妈妈挣脱了他继续往前走,他又追到妈妈面前去,仍然抱着妈妈的腿大声哭喊,话语被强烈的抽泣声打断,那位妈妈好像完全屏蔽了眼前这个哭喊的孩子,她加快脚步往前走,似乎只想尽快逃掉。后来那对母子一路哭喊拉扯地走出了商场的门,我赶忙收回自己的目光往前走,心里乱极了。

好多年前,我看见这一幕,只觉得内心撕裂,那个小男孩会不会充斥着被抛弃的恐惧,对母亲的不管不顾,我既愤怒又困惑,是什么让她如此绝情呢?

后来,我接触精神分析,开始对妈妈的行为更为同情,她已然失去了母亲的功能,在她拼命想远离孩子而不是亲近孩子的时刻里,定是被她的心魔困住了。

再后来,我有了自己的小孩,在他1岁半到2岁半这个期间,我们经历了很多次类似的情景,有些时候我知道因为没有符合他的意愿或期待,他就会非常愤怒和崩溃,而有些时候是没有缘由地崩溃,同时,他强烈地需要我来帮助,他不会因为看见妈妈无法包容他了,就放弃这个愿望,就像那个对妈妈紧追不舍的小男孩,一定要追回的是,妈妈再次看向他,并且愿意安抚他为止。

现在我更加理解那位妈妈,她的无助,挫败,被剥夺,甚至在孩子的步步紧逼下衍生出迫害感和怨恨。

或者说,妈妈也变成了一个小孩,一个在崩溃边缘的小孩面对着一个已经崩溃的小孩,我们都急需一位成年人的帮助。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我和孩子爸爸沟通,如果你感觉到我已招架不住时,你先安慰我,哪怕关注到我身陷困境,也会帮助我尽快地回到妈妈的位置上,我才能去安抚孩子。

我也会和身边的朋友说,如果你看到那样的情景,可以的话,请先抱一抱妈妈。
最近,我对上述情境中发生的一切有了新的理解。
生物学教材里有这样一幅画面,一位老人提着水桶悠闲地走在前面,他的后面跟随着几只刚刚出生的小鸭子。这位和蔼的老人就是动物行为学家洛伦兹,由他观察和研究发现,多种水禽和鸟类的雏鸟会追随破壳后第一眼看到的生物,他将这种习性命名为“印记行为”。

这是一见钟情式的依恋。

在《陌生情境实验-爱和依恋的心理学》这本书里,我看到这个概念如何启发了依恋理论的创始人鲍尔比,让他更加丰富和确定了自己的理论:婴儿和照料者建立的早期关系不是为了获得喂养,而是人类生理和心理功能的一个核心方面——“一个亟待解决的需求”,就像小鸭子追随照料者对生存至关重要,这个需求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也就是说,依恋是每个人的本能需要。

这个需要包括亲近、归属和获得安全,由这个需要产生的情感联结就是依恋理论的研究内容。

婴儿和母亲之间还有其他联结,比如恨,嫉妒,竞争,包括后来的俄冲。而依恋指的是爱的部分,人出生后的第一份爱。

在洛伦兹的研究成果里,还有一个概念对依恋理论尤为重要,就是“社交呼应行为”,洛伦兹发现,同一物种的动物之间存在本能的交流,他和他喂养的小鸭子之间也存在这种交流,就像一只鸟的叫声会引来其他鸟的叫声。

这个发现与依恋理论的内涵相通:婴儿与照料者之间存在与生俱来的呼唤与回应。

鲍尔比起初称这种呼应的状态叫做“心理健康”,很快,他和陌生情境实验的创始人玛丽一起称之为“安全型依恋”。

依恋不是单纯的一个动作,而是个体行为系统的一部分,它一旦激活就要达到目标,而后方可休止。

再来看崩溃情境中的小孩,突然恍然大悟,他只不过是启动了依恋行为系统,他只不过在寻求妈妈的再次看见和亲密。

因为之前遭到了妈妈的拒绝,他的依恋方式变得过激,他不放弃寻求亲密的本能需要,更加猛烈地表达这一企图,他的哭喊是他一遍遍地呼唤,是对回应的渴求。

此时,我想到了更多孩子行为背后的意义,躺在地上哭闹的孩子,寻求被拥抱的孩子,不断找话题吸引母亲注意力的孩子,不可控制地打扰母亲工作的孩子。

这些最基本的意义——依恋,竟被我忽视许久。

我相信很多妈妈了解这一点后,会缓解或治好来自孩子的迫害感——这个孩子就是上帝派来折磨我的,惩罚我的。
依恋理论帮助我们重新发现母婴关系的内涵,即母婴之间呼应的重要性。
它的重要价值还在于,鲍尔比和他的同事玛丽通过陌生情境实验,将依恋关系中个体间的差异分为不同的依恋类型:

安全型,婴儿与母亲在一起时能舒心地玩玩具,并不总是依附母亲,当母亲离去时,明显地表现出苦恼。当母亲回来,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并继续玩游戏;

回避型,婴儿在母亲离去时并无紧张或忧虑,母亲回来,他们也不予理会或短暂接近一下又走开,表现出忽视及躲避行为,接受陌生人的安慰与母亲的安慰没有差别;

矛盾型(反抗型),婴儿对母亲的离去表示强烈反抗,母亲回来,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显示出反抗,甚至发怒,不能再去玩游戏。

比如崩溃情境里的小男孩,如果他的妈妈一直没有回应他,他最后可能会筋疲力竭,屈从于妈妈,这种无助的情境下,孩子的内心会感觉失望甚至是抑郁,如果这样的情形重复发生,孩子将会形成一种不安全型依恋。

要么是回避型,退回到自己的世界,不再相信妈妈和外界,也不再发出呼唤的信号。

要么是矛盾型,再次依恋母亲的时候表现出愤怒,既想亲近母亲,又表现出愤怒和抗拒的方式。

那么安全型和不安全型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隐约了解这和母婴互动有关,更具体的是什么呢?

《陌生情境实验-爱和依恋的心理学》一书中提炼出两个重要指标:一个是呵护总量;另一个母婴能否给对方带来愉悦。

呵护总量指的是,母婴互动中,母亲可以给予婴儿及时的回应总量,这又取决于母亲是否对一个孩子发出的信号保持敏感,对另一个个体的体验保持敏感,而不是其他事物。

什么是母爱,怎样证明母亲是爱孩子的?或许这是很好的一个答案,母亲是否对孩子的体验敏感,并且与之状态和情绪同频。

关于母婴能否给对方带来愉悦,正如玛丽说的那样:“最重要的不是照料,而是交流;交流融洽的特征,就是双方都能让对方感到较高程度的愉悦。”

有的母亲愉悦感自始自终存在,有的母亲,愉悦的感受需要逐渐培养。

对孩子敏感,及让对方感受到愉悦的照料者,孩子大概率形成安全型依恋,这就是母婴依恋的原理。

这两个指标的背后涉及到的是为人母的体验,妈妈对自己的感受敏感吗,自己又能感受到愉悦吗,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母亲的依恋是否是安全型呢?

经历过崩溃情境的妈妈,过后又因自己失功能而感到内疚,同时她们开始焦虑一个问题,我是不是没有爱的能力的,那么我的孩子是否会和我一样。
而鲍尔比和玛丽的共同研究发现,母亲和孩子共同依恋类型的关联性达到75%。

《陌生情境实验-爱和依恋的心理学》的作者也是一位有着同样焦虑的母亲,她的女儿出生后,她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女儿,同时感觉到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她说到,爱女儿和成为母亲是两回事。

回想起自己的童年经历,被母亲忽视,被两个哥哥排挤和贬低,青春期的犯罪行为,以及陷入过一段糟糕的亲密关系,她觉得自己内心破碎了,她担心自己不能给女儿安全的爱,并且会毁了她的一生。

带着这样的忧虑,她开始接触依恋理论和陌生情境实验,她将研究和养育的心路历程书写成这本书。

书中,她把陌生情境实验带到我们眼前,读的过程中好像我也在参与观察,体验着那个与母亲分离又重逢情境下婴儿的内心状态。

她拜访了玛丽的传承人,以及多位陌生情境实验的研究者,从玛丽的生平开始梳理了一遍依恋理论和依恋类型的由来和发展。

她还写到与女儿的互动时的神奇领悟,以及回忆起与母亲的交流时的若有所思,她如此地重视依恋,因为她内心有爱,正如她最后发现自己的内心并没有破碎,她一直对爱有相信。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有一天中午,我特别想念读托班的小儿子,吃完午饭,我赶去托班坐在楼下看了一个中午的监控,正值他午饭过后准备午睡,儿子此时还在床上翻来覆去,手里拿着早上戴着的遮阳帽上下摆动,老师过来试图拿走帽子,他把手举过头顶不想给,还好老师也没有强求,接下来他踢开毯子,翘起二郎腿,过一会儿又向左右各翻滚了几次,终于在28分钟后打了一个哈欠,把身体翻到右侧,蜷起双腿,右手垫在他的小脸蛋下,一般他这个姿势时很快就睡着了,果然过了一会儿就没看见他再动,我又等了几分钟,确认他睡着了,起身要离开,他这时又翻了一个身,胳膊向两边摊开仰头大睡。

回来后我继续读这本书,读到一段对话的结尾:“爱就是用心观察”

我想一定是作者内心的安全依恋影响了我,作为妈妈,我在观察的过程中感到了充盈的满足和愉悦。

或许我们经历过不幸的童年,但我们依然还保有爱的力量,只不过有些时候它以不安全的形态呈现了出来。

过去无法改变,但是始终能改变的是我们对过去的体验,是我们对过去的体验决定了现在和未来。

就像作者在不断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增加了她对爱的敏感和相信,使他得以重述往事,整合爱恨。

今天我也将这本书推荐给大家,并且我们还有配套的课程进一步讲养育与依恋这个主题,课程中我们试图去处理一个忧虑:如果我没有感觉过被爱,那么我是否有爱孩子的能力,我的孩子是否会按照我的模子长下去。

我们将讨论妈妈早年的内在创伤在养育过程中的重现,依恋类型的呈现、形成及对个体今后发展的深远影响。

最后,我们也会讨论不安全依恋关系向安全依恋关系的转化。

希望借由依恋理论来理解和增加一些母亲敏感性,激活我们内心的依恋本能,促进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形成。

希望“当你拥抱一个人,开怀大笑或听到婴儿啼哭时,你会有别样的感受和更深的认识。”

作者:刘高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