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挂”着长江、一头“挑”起青弋江,有条河呀叫扁担!
扁担河·大信河
城东有条河,它比不得大江的雄阔,也没得青弋江的清秀,却一头“挂”着长江、一头“挑”起青弋。它还有一个朴素而通俗的名字,叫扁担河。
严格意义上说,扁担河在芜湖的东北方向。这是一条从城东卜家店永安桥起、由南向北直至当涂县境内汇入长江的河流,联通着青弋江与长江。
扁担河的得名,《芜湖风光揽胜》一书提出两种说法。一是说其像扁担;一说其是由人工扁担挑出来的。
这两种说法各有来历,先来看第一种。在地图上来看,扁担河起于荆山桥附近的永定桥,过中江公园东、鸠兹古镇、官陡门一直到与九华北路相交处附近,这一段整体由南向北,整体上河道笔直。这之后,此河转而向西北奔天门山而去,再于天门山脚下来了一个大回转,折向东北,最终于当涂境内的双摆渡汇入长江。因而我们今天来看,除了从青弋江开始的一段有点像根扁担,下游实在与扁担的形状相去甚远。不过,据前人考证,“扁担”一名最初并非通指整条河流。历史上,扁担河有二,一在当涂境内,由双摆渡北入姑溪河;一在当年的芜湖县境内,从永安桥至王拐(即今方特梦幻王国一带)一段。而这两段的确都是笔直走向,像一根扁担。
那么,扁担河这个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名字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了呢?
答:至少也有700多年历史了。
这就得提到一本叫《资治通鉴音注》的书,又名《胡注通鉴》。这个胡注,可不是“胡乱注释”的意思,而是指一个姓胡的文人给《资治通鉴》所作的注释。我们知道,《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对,就是小时候砸缸(准确地说是砸瓮)救人,我们从小就学了这一课的那个人。
《资治通鉴》这本书编得好。好在哪,这里就不多费口舌了。需要说明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本书里很多地名、事件,后来就慢慢对不上号了。于是,历代又会站出来一批批文人开始对这本书进行注释,以让后人乃至我们今天都能读得懂,看得明白。这其中就有一个叫胡三省的人,他通过详细考证、研究,耗费30年的光阴,写成了这本《资治通鉴音注》。而这本书中,就提到了芜湖的扁担河①。胡三省是宋末元初的人,这本书约成书于1286年。所以,我说,“扁担”之名至少有700余年历史了。而胡三省之所以注释时提到了扁担河,又是因为南朝时天门山下的一段战事,这在本栏目前面已有提及,不再赘述②。
当涂境内的扁担河在《当涂乡土志》中也有痕迹。在介绍该县西南众流时,书中提到“其由犁头尖折而北流者十里至秦家河口,又北流五里至双摆渡入扁担河,又五里北注姑溪河。”显然这里的扁担河指的是另外一条河流。
最迟,在清嘉庆年间,扁担河已和我们今天认为的一样,统指整条河流。嘉庆《芜湖县志》中提到:“扁担河,在县东十里,东达宣徽,北达姑孰溪,入大江。”寥寥几句,已笼统概括了扁担河的整体流向。不过,这个“东达宣徽”,实在整得有点大,显然是把青弋江流域也扯进来了。民国八年《芜湖县志》交代得更加具体:“由濮家店东北转经官陡门六十里达姑孰溪,名扁担河。”在这里,历史上的两条扁担河已合而为一。到了上世纪中后期,芜湖、当涂两地有关扁担河流向的表述已达一致,和我们今天所见相同。如:1993版《芜湖市志》:“扁担河是芜湖市东郊与芜湖县、当涂县县间的界河,流经芜湖市的长度约为13公里,在当涂县大桥镇注入长江。”1995版《当涂县志》:“扁担河自芜湖市郊区卜家店附近起,经官陡门、王桥、至双摆渡入江,全长31.38公里,在县境内15公里。”
那么,现在问题又来了。历史上此河上下游各称扁担河,中间的那段河道又叫什么呢?
答案是大信河。这虽然是一个今天已经很难听到的河流名,但在历史上却很有名气。当年,此河沿着今天扁担河中游河道一直奔向天门山下,酾为两支,一支如今天一样转向东北流向双摆渡,而另一支主要的则从天门山南面直入长江。大信河入江口,直到上世纪50年代还存在。据1995版《当涂县志》记载,1958年,犁头尖筑坝堵流时,大信镇入江口被封堵,那之后,才是我们今天所见的河流改从双摆渡入江。或许,也正是随着这个入江口被封堵,“大信”这个名字影响力逐渐下降,后来逐渐便被“扁担”一名所替代了。此河道今已不存,但在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芜湖市市区地名图》中仍有清晰标注。
大信河入江口一带还曾经诞生一个有名的集镇——大信镇。大信镇这个地名在上世纪80年代还有印迹,《安徽省芜湖市地名录》也有记载,不过介绍得比较简单,“大信镇,位于(东梁)村委会东0.2公里,原是农村集镇。”
历史上,大信河、大信镇的确是很牛的存在。民国版《当涂县志》在介绍境内河流时就提到,长江从南面而来,过了四褐山之后,第一个流入长江的就是大信河。我们前文所说的发生在天门山下扁担河边的战事,其实准确地说也是在大信河沿岸。
不仅于此,因为入江口靠近天门山,特殊地理位置导致历史上长江上往来的客船常在大信河河口泊船。南宋词人陆游入蜀时就曾泊舟大信口,并推断“从大信口入长江,必须要顺风才好前行,而不少船只往往连日因风所阻”。陆游所说并非空穴来风。比其早100多年路过此地的北宋诗人梅尧臣就曾因风所阻在大信口停驻了一晚,留下了《阻风宿大信口》和《早发大信口》两篇。特别是后一篇,“犬吠知船解,村墟尚闭门。霜泥黏缆尾,冰水阁潮痕。撇撇鸊鹈去,纤纤舴艋昏。”为我们生动描摹了北宋时期天门山下村居的美丽景象。明、清两代,还曾设置巡司于大信镇,又称东梁山巡司。
现在说回扁担河的第二个由来:扁担挑出来的。这很好理解,扁担河以东便是万春圩。最早于三国时期,这一带就已“围湖成田”,可以说整个万春圩便是古人扁担挑出来的。北宋时期,沈括甚至为此写下《万春圩图记》,记述评论建圩情况。长期以来,围绕用水、治水,在小小的扁担河上发生着诸多故事。民国八年《芜湖县志》还记载了一件事,1913年,万春圩农民还曾于扁担河上筑坝堵水,后被当时官方予以摧毁,并永远禁止。
关于扁担河的由来,《鸠江区志》还记载着一则神话传说。说的是二郎神受天神之托,挑了一担神土下江南,以阻洪水。不料跨江时,绳索断了。土一头倒在江北、一头倒江南,就变成了东西梁山。而二郎神愤怒之下,扔了扁担,化为了扁担河。
这虽然只是一则故事,但联系了这一带的山川地貌,表达了人们治理水患的美好愿望。今天,在扁担河两端分别修筑了永安桥闸和双摆渡闸,有效杜绝了洪水的泛滥。近年来,还围绕扁担河相继建设了中江公园、方特主题公园、鸠兹古镇,扁担河两岸俨然已成为芜湖的一道靓丽风景。
摄影:卿如云
注释:
①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南浦,其地则今之大信港也,俗谓之扁担河。”
②“王玄谟大破臧质”一段战事详见本栏目往期文章“芜湖第一诗山(二)|长江锁钥 吴楚天门”。
③民国《当涂县志》:“江自南来,过四褐山,其首受注之水曰大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