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学的外语会忘记吗?

可能谁都不曾想到过这个问题,可是答案却是惊人的:会忘,而且会忘得干干净净!

首先注意到这个现象的是半个世纪以前美国一位语言学教授,他当时曾经在德国工作了两年,期间他的家眷包括三个女儿都和他一起住在德国。和所有生活在另外一个语言环境里的孩子一样,这三个孩子很快学会了德语,地道不带口音的那种,在德国正常上学。

教授回到美国以后,自然会和德国的友人频繁交往,所有人都夸奖孩子们的德语好,孩子们也是十分得意。可是慢慢地教授发现,两个小女儿越来越少说德语,几年后就听不到她们说了。后来他专门地问了她们俩,回答是我们不会德语。

教授不知道是孩子们什么样的心理在作怪,拐弯抹角地想找出原因,也间接直接地做了一些语言测试,他竟然吃惊地发现,两个孩子真的把德语全部都忘光了!

可是大女儿没有忘。这是天作之巧,教授是语言学家,有专业的敏感。三个女儿去德国的年龄不同,又给了他找到答案的一个关键:大女儿大约是11岁去的,13岁回的,这里又出现了那个神奇的时间点:青春发育期(puberty)。最后研究的结论是儿童在青春期之前学的语言,在脱离了使用语境以后会被完全忘掉。

研究结果公布之后,引起了领域内很大的兴趣,许多相应的后续研究从各个角度展开,所有观察到的不同语言和语言环境的个例都支持同样的结论。基本上可以定论人类在青春期开始的这个年龄点,大脑的左右半球分工(lateralization)完成,语言中枢功能趋于成熟,这时人类学习语言的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从第一语言来说,关键期就要过去,习得语言的时间窗口就要关上了。从第二语言来说,再学的语言就要带口音。现在,这例研究成果又加上了重要的一条,就是在这以前学的语言在大脑里留不住。

同样的情况在汉语方言里也表现的十分明显,我交流过的人或多或少都能找到一些例子。我自己小时候家里说普通话,我和妹妹同时还会外面的方言(这是一个典型的社会语言学现象)。然后父母有一次大搬迁,当时13岁的我保留下了一口地道的南京方言,可是比我小3岁的妹妹就完全丢掉了。

前些天拜读了一篇博文《中国小学生,不必过分在意英语口语》(原作者:李岑讲读原版书),里面有这样一个实例,正好可以在这里引用为中国英语教育中出现的一个例证。原文引用如下:

“我接触过一名北京家长,孩子从 8 岁开始,每周日参加 2 小时儿童英语培训,课上有英语游戏,有英语会话,也有唱唱跳跳。但在下课后,没有人陪孩子讲英语;孩子的同学也不会在学校讲英语。平时晚上,孩子忙作业,家长忙自己的事情,所以也没有多少在家说英语的机会。到了六年级,家长发现,孩子以前学过的口语,大部分都忘记了。家长跟我说,孩子现在的整体英语水平,没有比别的孩子强多少。”

有了这样一条(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结论撑腰,我是觉得更有理由看淡那条害死人的“起跑线”了,其实它并没有多了不起。我在前一篇博文《孩子从小学外语最大的益处是什么?》里所提到的“有益于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反而应该是让孩子从小学外语的最重要原因。在无法直接使用目的语的教育环境中,具体学多少外语本身完全可以看淡一点。

倒是还有一类父母在这个问题上会更头疼一点,就是象我现在这样的情况,孩子在英语的环境里生活,同时父母又希望他们能够维持住汉语。青春期会成为一个关键的节点,青春期一开始,孩子会有强烈的逆反心理,如果处理不好,孩子会厌烦中文学习进而迅速忘掉中文直至厌烦整个中国文化。我在美国的大学里做汉语助教时,绝大多数学生都是这样的孩子,他们到了大学自我已经完全形成,又回头来寻根,来学中文。这个现象在其他语种里也普遍存在,这一类学生在还得到了一个专门的术语叫heritage languagelearner,针对他们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法也正在迅速发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