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中国亏欠最深的恩情:“第一将军县”14万儿女,无一生还......
华人星光(ID:hrxg2020)原创内容
作者:华人星光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2021年9月3日,
对全中国而言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今天,是中华民族,
抗日战争胜利76周年纪念日,
英雄血泪,换我山河无恙。
而你知道吗?
来之不易的胜利背后,
是中国人亏欠最深的恩情:
一个小小县城的儿女,
为了我们的祖国,
14万人无一生还......
它就是,
中国第一将军县:红安!
滚滚长江水,巍巍大别山。
哺一代英才,育虎胆将军。
湖北红安,原名黄安,
地处鄂东北大别山南麓,
北接河南,南邻武汉。
这里是英雄摇篮,
从1923年董必武在这里,
指导党成立那天起,
整个黄安县的男女老少,
所有人的目标就只有一个,
破家干革命,毁身纾国难!
当年,
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后,
1927年,
我党有三次武装活动惊动全国,
一次是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
一次是周恩来领导的南昌起义,
这最后一次就是,
湖北黄安县和麻城县爆发的,
黄麻起义。
当时,黄麻起义军旗帜为红色,
于是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自卫军,
第一次有了正式的称呼:红军。
第二年即普及全国,
黄安县,也改名为了红安县。
那么,
黄麻起义历史地位如此重要,
可为什么这支起义军,
我们从来没听说过?
因为他们当中很多很多人,
没能活着见到新中国......
很多很多人,
全家都倒在战场上......
那段风起云涌的岁月中,
就在这个小小的县城里,
诞生了3支工农红军主力部队,
尤以红四方面军中,
红安人最多。
红四军团,
是红军中牺牲最多、
长征最苦的部队,
而在红四军团里,
每牺牲四个人,
就有一个是红安籍烈士。
秦绍勤,参加过黄麻起义,
后来敌人大举反扑,
在一片白色恐怖的笼罩下,
他坚持留在古镇里,
为党组织搜寻情报。
敌人四处搜捕,布下重重兵力,
留下就是死,
他心知肚明,但义无反顾。
他的家人被抓了起来,甚至邻居,
为了避免更多无辜的人受牵连,
他站了出来。
敌人用两寸多长的钉子,
一锤一锤,生生把他的手脚,
全部都钉在门板上面......
疼醒了后他说:
“你们杀吧,20年后,
老子还是一条好汉。”
他被折磨得皮开肉绽,
鲜血淌满了门板,
可他牙关硬的像钢铁,
怎么都不肯吐露一个字。
一无所获的敌人恼羞成怒,
把秦绍勤,
绑赴七里坪长胜街的北门外,
用机枪将他扫射而死,
死后,
还丧心病狂地把他剖腹挖心!
他只有21岁!
他还是个孩子!
如此惨状,
敌人本以为可以震慑住红军,
可是红安人,从来只有悍不畏死,
哪肯低头屈服!
张南一,地下党员,
身穿蓝色长衫游乡串户,
以鼓书艺人的身份作为掩护,
宣传革命思想,
被乡亲们亲切称为“蓝衣先生”。
敌人发现了他的踪迹,
拿全村的人性命做要挟,
张南一,
毅然走出了藏身之处,
村里的人得救了。
而他自己被五花大绑,
押到了七里坪,
面对敌人的百般折磨,
张南一只说了一句话:
“头可断,血可流,
不革命是办不到的。”
恼怒的敌人,
把他的肩胛骨和脚跟,
用粗铁丝给穿起来,
在七里坪镇的小南门,
挖了一个坑,
用枪刺把他的鼻子、耳朵、舌头,
全部都割了,然后把他活埋......
青山处处埋忠骨,
流水淙淙带血痕。
晏春山,和丈夫一起,
同为红军地下游击队员,
顾不上照顾家里80多岁的婆母,
和3个年幼的孩子,
以卖油条作掩护,
为红军收集日寇情报。
敌人严密搜查下,她不幸被捕,
灌辣椒水、上压杠、钉竹签、
烙铁......
种种酷刑将她折磨得奄奄一息......
可她仍不肯吐露红军根据地半个字,
敌人恼羞成怒,
用烧红的铁丝穿透她的两个掌心,
被折磨昏迷的她,
不知道自己在迷糊中,
到底说了些什么。
但她知道,只要自己多活一刻,
游击队就会多一分危险!
于是她说:
“走,我带你们去找红军。”
一步一步艰难地挪动,
离家越来越近,
离红军越来越远......
她走到了红安县七里坪镇,
这里与河南交界处,
有一道壁立千仞的悬崖,
名叫大花台。
寒风猎猎,晏春山就站在那里,
回眸向家的方向做了最后的道别,
而后决然转身,
如一片枯黄的落叶,
坠落悬崖.......
她是和“江姐”一样的烈士,
这一死,
革命之火燎原大别山!
前赴后继,
换来山河无恙。
据统计,红安为新中国的诞生,
献出了14万英雄儿女的生命,
登记在册的烈士有22552人,
更多人尸骨无存,
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不知是谁家的父母失去了孩子,
不知是谁家的孩子没有了双亲......
当地有首歌谣是这样唱的:
小小红安,人人好汉,
铜锣一响,四十八万,
男将打仗,女将送饭......
村村有烈士、
户户有红军、岭岭有丰碑,
红安,
这是一片鲜血染红的土地。
如今,那些死去的人,
凝成了英烈纪念墙上,
140000这样一个沉痛的数字。
而其中,
有一小片特殊的名字,
他们全姓秦。
还有这样一群名字,
全是韩姓。
农村这样的命名规则,
说明他们都是血脉近亲。
同宗同族同辈,
至亲的叔伯兄弟,
甚至是同一个家庭,
而这些人,全都牺牲了,
一个又一个曾完整的家,
没了.......
纪念碑上密密麻麻的名字,
让人触目惊心,
这两处特殊的名字,
更让人心头一紧,双眼蒙雾.....很难想象,这是怎样的忠勇,亲眼看着自己血亲一个个赴死,明知道下一个倒下的是自己,仍义无反顾......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
红安县14万多革命群众,只有600人活到了建国,存活率是千分之四。
单是前线指战员,
从这个山区小县里,
就走出了足足6万多名,
而他们的生还率,仅仅1%。
在这些极少数的生还者当中,
走出了董必武、
李先念两位国家领导人,
韩先楚、秦基伟、
陈锡联等223位共和国将军,
徐向前元帅为红安题词,
“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
红安因此被称为:
“中国第一将军县”。
韩先楚、秦基伟两位将军,
是韩秦两姓家族中,
唯一两位,
活着看到新中国成立的。
韩先楚
14岁韩先楚即投身革命,
东北战场上,
他指挥的部队因勇猛神速、
所向披靡,号称“旋风部队”,
他被誉为“旋风司令”,
马庄战斗,
韩先楚率689团和日军狭路相逢,
他亲自提枪冲了上去,
士兵们也都跟着往前冲,
喊杀声仿佛天崩地裂一般,
经过一番短兵相接,激烈厮杀,
韩先楚成功夺下了山头,
歼灭日军近百人。
朱德老总和刘伯承都在观战,
说689团为啥能总打胜仗啊,
因为有个悍不畏死的团长韩先楚。
秦基伟
秦基伟,
19岁便成为红四方面军警卫团团长。
抗日战争时期,
他与赖际发在山西太谷地区,
共同创建了“秦赖支队”,
开辟了17个县、
一百多万人口的抗日根据地。
抗日时期,
秦基伟提着大刀,
夜闯太行山炸日寇炮楼,
被称“秦大刀”;
抗美援朝战场上,
他43天死守坑道,
拿着步枪和美军飞机大炮开干,
叫板美军将领麦克阿瑟:
“同到地狱走我能活他未必!”
被美军公认为,
最牛中国人民志愿军军长之一。
这就是红安,
将军坐镇点兵决胜千里,
军人舍生忘死浴血沙场。
要革命,
不要家、不要钱、不要命,
红安人,
点燃了湖北革命的星星之火,
并最终燎原全中国。
而这一切的代价是,
140000人,无一生还......
红安人的血和命,
都浓缩在了这个惨烈的数字里......
红安革命烈士纪念墙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红安,这是一个,
值得被全中国人记住的地方,
家家有红军,户户有忠烈,
处处埋忠骨,岭岭皆丰碑。
没有红安烈士纪念碑上,
这14万密密麻麻的名字,
就不会有我们今天,
幸福安定的生活,
他们,
是我们亏欠最深的恩情.......
今日,
中华民族抗战胜利76周年纪念日,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希望全中国人都能知道,
红安县,
是“中国第一将军县”!
希望全中国人都能铭记,
14万牺牲的红安人,
他们,
是共和国永远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