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TA】蒸发器的传热、结构、分类、性能

蒸发器按冷却介质的不同,可分为冷却流体的蒸发器、冷却空气的蒸发器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制冷设备蒸发器的结构性能及换热。

一: 蒸发器的传热分析

蒸发器是制冷系统中制冷剂与低温热源(被冷却系统)间进行热交换的设备,和冷凝器一样也属于间壁式换热器的一种。其传热量和热交换面积、传热温差和传热系数有关。

影响蒸发器传热的因素:

1、制冷剂特性对蒸发器的影响

2、制冷剂液体润湿能力的影响

3、换热面状况对蒸发器传热的影响

4、蒸发器构造对蒸发器传热的影响

二: 蒸发器的种类

三:冷却液体的蒸发器

1、满液式壳管蒸发器

1.安全阀接头;2.压力表接头;3.制冷剂蒸气出口;

4.浮球阀接头;5.放空气旋塞接头;6.液位管;

7.载冷剂接口;8.泄水旋塞接头;9.放油管接头;10.换热管

满液式壳管蒸发器工作时,壳体内应充装相当数量的液体制冷剂,一般其静液面的高度为壳体直径的70%~80%,所以也称满液式蒸发器,此时会有1~3排管子露在液面以上。沸腾过程中,这些管子会被带上来的液体润湿,因而也能起传热作用。如果液成保持较低,则蒸发器管不能充分发挥其传热作用;反之如果液面保持过高,则有将液体带入压缩机的危险。

卧式壳管式蒸发器具有传热性能好,结构紧凑、金属耗量少等特点,而其由于它是闭式系统,当采用盐水作为载冷剂时,隔绝了盐水与空气的接触,故减轻了盐水对于管路的腐蚀。

在氟利昂制冷系统中也可以采用这种蒸发器。为了提高制冷剂的沸腾传热系数,换热管大多采用低肋铜管。但是,由于充液量大,并且蒸发器内的润滑油返回压缩机困难,因此,在氟利昂制冷系统中建议采用干式壳管蒸发器。

2、干式壳管蒸发器

干式壳管蒸发器的外形和结构,与满液式壳管蒸发器基本相同。主要不同点在于:干式壳管蒸发器中制冷剂在换热管内汽化吸热,制冷剂液体的充灌量很少,大约为管组内容积的35%~40%,而且制冷剂在汽化过程中,不存在自由液面,所以称为“干式蒸发器”。在干式蒸发器中,液体载冷剂在管外流动,为了提高载冷剂的流速,在筒体内横跨管束装有多块折流扳。

氟利昂直管式干式壳管蒸发器

氟利昂直管式干式壳管蒸发器的换热管一般用铜管制造,可以用光管,也可以用内肋管。由于载冷剂侧表面传热系数较高,所以管外不设肋片。内肋铜管的传热系数较大,流程数可减少。

干式壳管式蒸发器不仅克服了卧式壳管式蒸发器的一些缺点(回油问题),而且由于制冷剂在管内汽化,管外被水或盐水包围,冷量损失较小;管外空间的充水量较大,有一定的热稳定性,而且不会发生管子结冻而胀裂的现象。但是干式壳管式蒸发器的装配工艺较复杂;管外(水垢)清洗比较困难。

3、直立管式蒸发器(水箱式蒸发器(开式系统))

水箱式蒸发器又称为沉浸式蒸发器,其特点是蒸发器的管组沉浸在水或盐水中,制冷剂在管内吸热汽化,载冷剂在管外放热。水或盐水在搅拌器作用下,在水箱内强制流动,以增强换热。

直立管式蒸发器主要用于氨制冷装置(结构见虚拟三维图)

1.下集管;2.集油器;3.均压管;4.气液分离器;5.上集管;6.换热立管;

7.水箱;8.溢流口;9.搅拌器;10、12.远距离液面指示器接口;

11.集气管;13.放水口;14.隔板

优点:传热性能好,由于充水量大,冻结的危险小。

缺点:体积庞大,金属消耗量大,由于水或盐水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所以对金属的腐蚀比较严重。

4、螺旋管式蒸发器(水箱式蒸发器(开式系统))

螺旋管式蒸发器

1.搅拌器;2.供液总管;3.水箱;4.气液分离器;

5.浮球阀;6.集油器;7.螺旋管组

螺旋管式蒸发器除了具有直立管式蒸发器的优点外,其传热性能更好,结构紧凑,在相同的传热面积下,比直立管式蒸发器的体积小25%~40%,可节省金属材料15%,有逐渐代替立管式蒸发器的趋势。

5、蛇管式蒸发器

蛇管式蒸发器是小型氟利昂装置中常用的一种蒸发器。

氟利昂液体经由蛇管的上部进入,蒸汽由下部导出,这样可以保证润滑油跟随制冷剂一起返回压缩机。

四: 冷却空气的蒸发器

冷却空气的蒸发器是以制冷剂在管内蒸发直接冷却空气的换热器。

根据被冷却的空气是自然流动还是强制流动,可以分为冷却排管和冷风机两种。

冷却排管冷却空气时,空气为自由流动(热空气依靠浮力自然上升),空气的流速较低,冷却排管的传热系数较小,一般多在冷库(低温库)及家用冰箱中应用。

冷风机主要由风机及盘管两部分组成,依靠风机的动力使被冷却空气在盘管外强制流动,从而将自身热量散给管内制冷剂液体。

表面式空气冷却器

五: 空调蒸发器的设计参数

设计条件:

工质为R22;

制冷量3kW,蒸发温度t0=7℃;

进口空气的干球温度为tal=21℃;

湿球温度为Cbl=15.5℃;

相对湿度为f=56.34%;

出口空气的干球温度为ta2=13℃;

湿球温度为tb2=11.1℃;

相对湿度为f=80%;

当地大气压力Pb=1012Pa。

备注:虽然现在R22已被逐步淘汰,但本设计参数对于其他工质的蒸发器换热器设计也有借鉴参考意义。

  1、蒸发器结构参数的选择 

选用f10mm*0.7mm紫铜管,翅片厚度df=0.2mm的铝套片,肋片间距sf=2.5mm,管排方式采用正三角排列,垂直于气流方向管间距s1=25mm,沿气流方向的管排数nl=4,迎面风速取wf=3m/s.

2、计算几何参数

翅片为平直套片,考虑套片后的管外径为:

沿气流方向的管间距为:

沿气流方向套片的长度为:

设计结果为:

每米管长翅片表面积:

每米长翅片间管子表面积:

每米管长总外表面积:

每米管长管外表面积:

每米管长的内面积:

肋化系数:

每米管长平均表径的表面积:

3、计算空气侧的干表面传热系数

1)空气的物性

空气的平均温度为:

空气在下17℃的物性参数:

2)最窄截面处空气流速

3)干表面传热系数

干表面传热系数用小型制冷装置设计指导式(4-8)计算:

4、确定空气在蒸发器内的变化过程

根据给定的进出口温度由湿空气的焓湿图可得:

在空气的焓湿图上链接空气的进出口状态点1和点2,并延长与饱和气线(ψ=1.0)相交于点W,该点的参数是:

在蒸发器中空气的平均比焓值:

由焓湿图查得:

析湿系数:

5、循环空气量的计算:

进口状态下干空气的比体积:

循环空气的体积流量:

6、空气侧当量表面传热系数的计算:

对于正三角形排列的平直套片管束,翅片效率hf小型制冷装置设计指导式(4-13)计算,叉排时翅片可视为六角形,且此时翅片的长对距离和短对边距离之比:

肋折合高度为:

凝露工况下翅片效率为:

当量表面传热系数:

7、管内R22蒸发时的表面传热系数

R22在t0=7℃时的物性参数为:

R22在管内蒸发的表面传热系数由小型制冷装置设计与指导式(4-5)计算。计算查的R22进入蒸发器时的干度X1=0.25,出口干度X2=1.0 。则R22的总质量流量为:

作为迭代计算的初值,取qi=7200W/㎡,R22在管内的质量流速gi=160kg/(㎡.s)。则总流通面积为:

每根管子的有效流通截面积:

蒸发器的分路数:

结合分液器的实际产品现状,取分路数为Z=2,每一分路中R22的质量流量为:

每一分路中R22在管内的实际质量流速为:

于是:

8、传热温差的初步计算:

9、传热系数的计算:

管内污垢热阻ri可以忽略,接触热阻以及导热热阻之和取为:

10、核算假设的qi值:

计算表明,假设的qi=7200W㎡初值与核算的值6851W㎡较为接近,故假设有效,可用。

11、蒸发器结构尺寸的确定

蒸发器所需的表面传热面积:

蒸发器所需传热管总长和迎风面积:

取蒸发器的宽度B=350mm,高H=300mm。实际迎风面积为:

已选定垂直于气流方向的管间距为s1=25mm,故垂直于气流方向的每排管子数为:

深度方向为4排,共布置48根传热管,故传热管的实际总长为:

传热管的实际内表面积传热面积为:

下面计算蒸发器的实际外表面积:

48根0.35m长的管其翅片间管子表面积:

管子左右两边都要伸出一定距离,分别取为10mm,3mm;U型管需要用弯头相接,取弯头半径为R=12.5mm。由于管径很小,伸出部分换热可以忽略不计。每一翅片(宽312.5mm,深约为90mm)总的外表面积为:

总翅片数为:350÷2.5=140  再加1为141片,翅片的总外表面积:

套片管的总外表面积:

根据“计算单元”计算的总外表面积只有

二者有一定差距,但是在误差范围之内。

综上分析设计,可以定出翅片结构参数如下:高度为312.5mm,深度为21.65*3+25=89.95mm,宽度为350+20*2=390mm。

 12、空气侧阻力计算 

空气侧阻力计算根据小型制冷装置设计与指导式(4-10和4-12)进行。首先计算

Ft由小型制冷装置设计与指导图(4-21)确定,

所以

可以查表得修正系数=1.18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