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民族一招制敌,用一座跨海大桥,直接锁死乌克兰出海口!
11月25日,战斗民族和乌克兰又怼起来了!乌克兰海军巡逻艇“别尔江斯克”号、“尼科波尔”号和拖船“亚纳卡普”号从黑海敖德萨军港出发,进入俄罗斯临时封闭的水域,意图通过刻赤海峡,进入位于乌克兰和俄罗斯南部海岸外的内陆海亚速海,驶向乌克兰控制下的马里乌波尔港。
图片:冲突爆发后堵塞航道的俄罗斯民船
接近刻赤海峡时,战斗民族开始亮出了肌肉。乌克兰海军称,编队中的拖船遭到了俄罗斯巡逻船的阻挠并发生撞击。随后,乌方舰艇编队继续向刻赤海峡方向行驶,试图继续向马里乌波尔港方向前进。
图片:冲突中受创的俄罗斯巡逻船通过刻赤大桥,可见大桥巨大的桥墩。
但是,乌克兰海军军舰驶过刻赤海峡大桥后,俄罗斯人亮出了大招。俄罗斯先是迅速使用一艘货船横在克里米亚大桥航道处,彻底封闭了航道通行,给乌克兰的这支小舰队来了个“瓮中捉鳖”。随后,2架苏-25强击机和2架卡-52武装直升机掠过刻赤海峡的天空。双方舰艇发生交火后,俄罗斯特种兵乘米-8直升机在刻赤海峡大桥附近机降。在海陆空的多重火力打击下,乌克兰海军在付出6人受伤的代价后,只能乖乖束手就擒。
图片:俄罗斯网站上的刻赤大桥建设图
在此次引发全球关注的冲突中,壮观的刻赤海峡大桥多次成为摄像师镜头中的背景。刻赤海峡大桥,正是乌克兰人中不折不扣的眼中钉、肉中刺。
事情要从克里米亚公投说起。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市举行全民公投,超过九成投票者同意脱离乌克兰、加入俄罗斯。3月18日,普京与两地代表签署条约,允许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以联邦主体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
这个长150千米、宽50千米,景色优美、气候宜人的半岛并入俄罗斯,一下改变了整个环黑海地区地缘布局。乌克兰一下失去了南部的屏障,俄罗斯则获得了梦寐以求的突出部。但是,俄罗斯也面临着烦恼——虽然俄罗斯塔曼半岛和克里米亚之间只隔着浅浅的刻赤海峡,这道海峡仅仅宽4公里至15公里,水深5米至15米,可那毕竟是海峡啊!所有的物资,如果要从俄罗斯运进克里米亚,除了吞吐量有限的海运,就只能通过乌克兰东部领土,这很难支撑基础设施落后、缺水少电的克里米亚发展,这也绝不是普京大帝能忍的。把克里米亚和塔曼半岛联通起来,以确保克里米亚这个“战利品”能实实在在地收入囊中,就成了俄罗斯人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
图片:克里米亚公投大大改变了环黑海地区地缘格局
其实,在刻赤海峡上修座桥,历史上有过很多的方案计划,最早的方案居然还是来自德国人——希特勒的天才设计师、臭名昭著的纳粹军备部长施佩尔。为了帮助德军绕开广袤的苏联南部平原,能够取捷径进攻高加索,控制巴库附近至关重要的油田,施佩尔主持了跨刻赤海峡大桥的修建。但倒霉的是,桥修到一半,德国人就被苏联红军赶出了克里米亚。苏联人捡了个便宜,在德国人的基础上继续修建,完成了第一座跨刻赤海峡的铁路桥。但遗憾的是,战争时期仓促上马的工程往往质量都较为堪忧——1946年,这种投入运行没多久的铁路桥就因桥墩缺乏防护,被浮冰损坏严重,被迫拆解。
图片:刻赤大桥成为连接克里米亚的纽带
2014年6月,俄罗斯高速公路国家公司宣布,将在3年半内完成刻赤海峡大桥修建。这是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长度19公里,跨海部分7.5公里,是俄罗斯最长的桥梁,也是欧洲最长的桥梁。2015年5月开始动工兴建,共规划有4条公路行车线和两条铁路线,主航道区域的桥梁距海平面35米,这个高度基本杜绝了大型船舶进入亚速海的可能,但能保证俄罗斯通常使用的中小型民船通行。
2018年5月16日,刻赤海峡大桥建成通车,普京大帝亲自驾驶一辆卡玛斯卡车,率领一支30辆卡车的车队从桥上驶过。这样,克里米亚半岛就与俄罗斯国土紧紧连在一起,同时,刻赤海峡大桥也彻底封锁死了亚速海,即便亚速海沿岸依然有大片乌克兰领土,但已没有出海口可用,可谓一石双鸟。俄罗斯的建筑师们,同样也显示了他们战斗民族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