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还要不要“教学模式”
课堂要不要考虑“教学模式”,已成为一个矛盾:不要“教学模式”,教师有可能“不知道该怎么做”;要“教学模式”,课堂有可能因此被束缚。
教学模式作为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我们不能轻率地摒弃教学模式,但也不能刻板僵化地完全遵循。因此,问题的核心不在于“要”或者“不要”。从一个教师的成长历程来说,对于教学模式的学习与运用,至少要经历三个阶段:
走进教学模式。教师在执教之初,对课堂教学还未形成成熟的认识,对具体的环节设计、课堂生成德等处理都很生疏时,不妨了解并运用相关教学模式,比如凯洛夫的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模式等。这一阶段,“教学模式”为新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脚手架”。但需注意的是,即使是新教师,也不能简单地将某一种教学模式运用于所有课堂之中,而应在实践中不断的学习、挖掘并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研究教学模式。当教师已具有一定的教学水平,对各种教学模式比较熟悉时,应该从学习教学模式转向研究教学模式。每一种教学模式的运用都有一定的条件,对应着特定的教学内容、学生和教学情境。教师应该对这些条件进行归纳,并结合教学实践反思———在具体课堂中,当遇到并不完全符合这些条件的教学情境时,如何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因此,问题中的这所小学,在提出“活力课堂”时,应首先推动教师进行研究和反思,而不是简单的让教师“不要”教学模式,这样容易造成教师的茫然而无所适从。
超越教学模式。当教师对特定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后,就应该结合具体课堂教学,对特定模式进行调整和处理,形成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新模式并非适用于所有的课堂教学,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之中。但是,这种对原有教学模式的超越必须是符合教育规律、能够真正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绝不能为了超越而超越。当教师能够结合具体教学情境,不断地调整固有教学模式时,每一堂课都可能会在特定教学理念指导下形式形成特定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