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依旧“香”?(一)---贸易之惑!(用数据解释一切!)

香港是世界著名贸易中心,港口航运中心,世界金融中心之一,香港的持续发展,会威胁到其它领先城市的地位!

正如华为一样,华为的发展会遭受嫉恨,香港的持续发展一定也会迎来打压!

排在香港前面的世界相同功能的城市只有两个,纽约和伦敦,因此,这两个国家的政客跳得最凶,就可以理解了。

本文大部分数据来自于香港贸易发展局研究所,因此,很多图片和表格都是繁体字,请谅解。

香港全世界上头条,也不是第一次!

这一次,夹杂在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之际,和中美贸易战之间,显得格外突出。

香港到底是什么?

香港到底应该哪儿走?

值得深思!

贸易之都的挑战!

香港最近随着中国的持续开放,贸易地位有所下降,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香港的贸易依然占据及其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中小专业贸易公司。

根据贸易发展局研究所的数据,香港的香港贸易货物总值2017年上升8.4%至10,560亿美元(折合約82,330億港元)。

2017年,香港主要的出口市场是中国内陆,占比达到54.3%,第二是欧盟9%,第三才是美国8.5%。

贸易带来巨大就业

巨大的贸易数据,给香港带来10万多家企业,和接近50万人的就业。

截至2017年12月,香港共有100,523家进出口貿易公司,雇佣477,820名员工。2016年,进出口贸易占香港GDP的17.7%

内陆转口占比巨大

中国内陆对外贸易,有很大一部分经由香港处理,虽然这个比例在下降,但是总数额却一直在攀升。2017年,内陆约有13%的出口货物(2850亿美元)和15%的进口货物(2680亿美元)经由香港处理,而香港约有58%的转口贸易来自内陆。

贸易企业规模小,数量多

前面的就业数据就可以看出,10万家企业,不到50万人。剔除一些空头公司,根据香港统计局测算,香港贸易公司平均规模不超过10人。

这些小型贸易公司的特点鲜明。一般进口业务是以代理,或经销的方式从事分销。这些贸易公司常常专攻一个领域的产品,同时代理一个或多个外地牌子,业务一般是亚太领域内,包括香港,内陆和其他一些地方。是很多企业大中华地区总代理,或者是亚太地区总代理。

这些贸易公司,一般可以分三类:

1, “左手交右手”的贸易商

在内陆或者香港寻找货品,出口海外市场。他们的竞争优势在于,对区域内货源了如指掌,而且可以从供应商处得到更低成本的货品。

2,贸易加融资、管理、服务

这些贸易商提供若干增值服务:

为上游采购商代开信用证担保,为采购商订单融资,甚至提供原材料。

给下游生产商生产管理监督,包括品控,认证体制。这种提供从原料,融资,信用,生产管理,到品控一体化服务的贸易商需要具有非常强的实力。所谓,技工贸一体。

3,高增值服务贸易商

有一些贸易商已经脱离了传统贸易范畴。例如,一些贸易商参与,甚至直接设计产品,让供应商生产零部件,然后制成产品出口。其竞争优势在于自身的设计能力和产品在市场上的畅销程度。

前途其实很清晰

区域一体化

亚洲各国多项自由贸易协定把亚洲逐渐打造成一个一体化市场,让香港获益匪浅。

2005年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定》,已经与2010年完成关税撤销,自然亚洲区域内的贸易蓬勃发展。

2015年,中国与东盟就扩大自由贸易协定达成协议,进一步推出贸易开放措施,加强经济,投资,以及监管合作,有意将区域内贸易总额扩大到2020年的1万亿美元。

而且,过去几年来,更多的发达国家注重开发中国大陆市场,把亚洲作为重点出口市场来对待。2010年到2016年,北美地区对亚洲出口增长2%,而对欧洲出口增长仅为1%。

这个趋势,给香港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

在区域内,东盟是香港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贸易伙伴。从2013年开始,越南就已经超越新加坡成为东盟内香港港的最大出口市场。这对于贸易战下,供应链全球再配置需求日益增强,对香港来说又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东盟-香港自由贸易协定与2019年1月1日生效,将进一步促进香港与东盟的经济关系,进一步加强香港作为区域贸易枢纽的角色。

同时,中国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的的到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响应,目前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入到共建大家庭中。这些庞大的需求,为香港贸易带来些什么?

于此同时,《内陆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已经实施15年。

根据CEPA,香港公司可以在内陆设立独资企业,提供佣金代理和批发服务,以及设立独资对外贸易公司。

2019年起,CEPA升级,原产地香港的货物进入中国零关税。

此外,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落地,让香港与内陆之间的紧密联系大大加强!

毫无疑问,香港一手牵着内陆,一手连着世界,而且纽带作用越来越强!

看起来,香港似乎动了谁的奶酪?

竞争力依旧

香港贸易竞争力,其实并未被削弱,只是“左手倒右手”的简单贸易生意,似乎会受到更大的冲击。

随着越来越多的客户与供应商之间直接洽谈业务,香港的贸易中介地位明显被削弱,普通贸易公司一定会陷入困境。

但是,通过服务产生更多的增值业务,提供更多一体化的服务,输出管理能力,以及强大的设计能力,香港贸易商的竞争力不弱反升也值得期待。毕竟内陆虽然有一些国有贸易公司正在崛起,走技工贸一体化道路,比如苏美达,厦门国贸等等企业,但是面对庞大了的国内中小企业,光靠国企是远远不够的。

香港领先的管理经验和客户需求的理解能力,竞争力在于为上下游创造更大的利益,而不是躺着挣钱的传统贸易。

理解需求,

设计产品,

寻找可靠供应商,

监督生产,

保证质量,

及时交付,

并且提供融资便利和信用担保。

香港商贸服务的毛利率其实一直在上升,也体现了这一点。2015年,毛利率为6.3%,2016年上升到6.5%,反映出市场的复苏以及增值率的上升。

同样,佣金率也在上升,2014年为6.6%,2015年6.9%,2017年为7.1%。

香港商贸服务相关服务的出口,持续稳步提升,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香港本不需迷茫

既然香港动了别人的奶酪,那么煽动一些乌合之众,让香港的优势不能全方位展开,才符合某些国家的利益。

这一点的逻辑非常清楚!

除了贸易这个角度,笔者还会从其他角度说明这个问题,今天是第一集。

而作为香港人,心里应该明白。

一、占GDP17%的贸易中,一半来自大陆!

并不是说大陆企业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能力,而是双方都需要追求最大的利益。

这是简单的共赢,甚至对香港非常有利。

如果因为香港的不可靠,大陆企业寻求单独发展,意味着什么?

端着老母亲的饭碗骂娘,这种不孝子,大概率被猪油蒙了心!

二、大陆不缺人工

或者说,大陆单纯人工还是要比香港低很多。纯粹“左手倒右手”的简单贸易,大陆企业是不会再轻易花更多的钱让别人做的。

搬运工再美,也不能降低运费。

而大陆庞大的低端中小企业却需要专业的服务和敏锐的市场触觉的协助,这却是香港最擅长的!

自废武功或挥刀自宫,都是香港的悲哀,甚至是全世界的损失!

三、香港是中国的一线城市

香港的繁荣,就是中国繁荣的一部分。香港的衰落,就是中国局部的衰落。

香港的企业走入内陆的同时,内陆的企业也大规模进入香港,香港的发展,是中国发展的一部分,根本无法分离各自发展。

香港有机会繁荣,有能力繁荣,会给祖国大陆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给全国人民提供更大的上升通道。

北上广深港,才是中国一线城市。

所以,外交部最近措辞严厉,某些境外势力到底是希望香港好好发展,还是阻碍香港的发展,以免被香港抢饭碗?

中国人,包括香港人都要好好想一想。

今天是7月7日,七七事变纪念日!

香港没有卢沟桥,不会有“77事变”,任何人别妄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