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告诉你:如何防止被其他行业的人骗?(二)

久等了,我们接着上一讲继续:

上面案例中的那个高管,他把自己的心理疾病治好之后,发现自己有因长期工作带来的一些职业病,于是他把医院看了一遍,却发现西医不靠谱;中医呢,这个医生、那个医生说得都完全不一样,也不知道谁说得对。然后他又采用自学的方法,一年之后,开始自己给自己开药了,结果没想到病情居然有所缓解,逐渐好转了。

在小明个人擅长的教育和心理学行业里,我可以保证自己不会上当受骗。

有一些微课堂的学员问我:

1老师,请问我们给小孩报辅导班,怎么看出这个辅导班靠谱呢?
2老师我想要学些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一些知识,学点什么靠谱呢?

关于这些,我可以给你一个靠谱的建议。

话又说回来,我们为什么不能成立各个行业的一个监督机制。比如说让每一个行业都能在自己的行业里面被监督,那不是更好吗?就不用把每个人培养成专家了呀。不过在目前情况下,我们也只能接受现状。

当我们遇到不同行业、跨行业去寻求一项服务的时候,该怎么做呢?

在这里,小明给大家提三个建议:第一点,用百度去搜索负面答案。比如说你想搜索什么东西能够帮助你,你要用负面答案去搜索,这样你就容易从百度里面找到很多过去的负面经验。你把负面的这些产品一些行业先排除了之后,就好选择一些了。

第二点,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讲,中国是一个熟人社会,即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构成是通过熟人托熟人来进行的。所以当我们要进入到另外一个行业的时候,还得靠熟人。不过我们这次靠熟人的时候不要让熟人去给你推荐一个直接的产品或者直接的一个特定服务。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仍然可能有杀熟的现象。那怎么办呢?你可以询问他,让他介绍给你这个行业的大概情况,包括这个行业的负面情况,让他给你一个大致的基本的知识,这样有助于你把握这个行业的概况。从这种程度上来讲,实际上你倒不太容易被熟人上当受骗。

第三点,对于有一些东西,我们吃不准、拿不住的的时候,我给大家一个建议就是查硕博论文库。

你在论文库登记进去之后,直接在论文里面查。比如说吃这个东西管不管用,或者这种药品到底能不能治你的病。你去这样搜索的时候能看到,在学术界的论文里面,我们基本上还是能看到比较靠谱的、比较科学的一种研究成果。有这个研究成果之后,你再去看你打算选什么产品就可靠多了。一般而言在科学上、科研上我们还是能够得到相对来说比网上大众的知识要可靠些的东西。

如果大家能够学会综合使用我前面说的三点建议的话,那么应该还是可以大大的降低你在不同行业上当受骗的概率。

我们明天继续讨论!

小明

央 视 财 经 频 道 特 邀 心 理 专 家      年 培 训 量 最 多 的 老 师 之 一           赵 小 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