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境辨识你了解多少
明清时期,玻璃镜逐渐取代了铜镜,这时期已是中国铜镜的尾声。明清铜镜多作为象征吉祥、团圆的信物或礼品而出现,其铜镜多为黄铜,基本为圆形。
汉代、唐代铜镜为一次铸造成型,纹饰流畅,铭文清晰。而宋代以后在铜里加人锌,而且含锡量明显减少,含铅量增多,因此,铜质、色泽均有变化。由于合金比例的变化,一般后仿铜镜没有以前的精致,如铜质粗糙,纹饰模糊等。另外,现在的一些伪镜,只是一味仿制真镜,所以,在制作上显得生硬,纹饰线条不流畅。
随着艺术品市场的逐步升温,铜镜作为人文元素和制造技术完 美结合的产物,浸润了古代文明的丰富内涵,其价值必将得到进一步挖掘,上升的空间更是众望可期。
在古时候,没有像现在玻璃镜那种涂层,它能照人吗。有人仿造汉唐镜的金属成分配比试造铜镜,不用任何的镀层,打磨出来后,照人的清晰度,不逊色于我们现在的玻璃镜,非常的清晰。
传说,最早的铜镜为轩辕黄帝所制,“帝因铸镜以像之,为十五面,神镜宝镜也”。事实上中国最古老的铜镜也确实出自史前,四千多年前的齐家文化就已经有了,只是形体较小,纹饰简单。最早关于铜镜的文字记载出现于战国末期,那个时候社会变革剧烈,生产力迅速发展,铜镜大量出现,而且工艺迅速成熟。
十六世纪,大约明朝中叶的时候,欧洲开始生产玻璃镜子,这是划时代的,它不仅反射清晰,而且不用年年打磨,可大可小,可方可圆,携带轻便,随之风靡世界。中国人开始接触这种镜子,应该是在十八十九世纪,一上手,便彻底抛弃了从前沉重的铜镜,“好讲古”的中国人,即使连“辟邪”这样传统的,也不再遵循,改为玻璃镜高悬门头之上,彻底“与时偕行”,“国货”不再吸引“尚古”的中国人,反倒“洋货”的时代到来了。
据一些铜镜收藏家估算,普通的铜镜价格在最近十年里翻了三四倍,精品级的铜镜则一般要翻十余倍。2005年,上海博物馆举办过一次馆藏铜镜精品展,其中就有数枚劫后余生的精品。这次铜镜展尚未闭幕,上海几大古玩城里的铜镜价格陡然上升好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