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好在哪里,能让宋代所有涉及茶具的书花式夸赞?
宋代流行点茶法。点茶所使用的器具也受到文人重视。宋代凡是涉及茶具的书,一定会夸一遍建盏,而第一本茶具专书《茶具图赞》中夸的方法和宋徽宗、蔡襄的直白称赞又有所不同。本文共6000余字。
第一本茶具专书《茶具图赞》解析
文/建盏君
宋人饮茶,不仅重视茶本身,也很重视茶具。建盏作为与茶关系最紧密的茶具——茶碗,在蔡襄、宋徽宗等“最大牌”茶人的茶书中,被广为推崇。
到了南宋末年,甚至有人专门撰写了一本《茶具图赞》,该书依然将建盏作为茶盏的典型代表,并系统地介绍了宋代其他主流茶具。
关联阅读→宋代点茶法步骤
一、第一本专写茶具的书
《茶具图赞》在内容和体裁上,都是很有开创性的。
首先,它是已知的第一本茶具专著,以往的茶书,都是将茶具作为茶事的一部分来讲解。
宋代系统论述茶具的书有三本,蔡襄《茶录》、宋徽宗《大观茶论》、审安老人《茶具图赞》。
▼图2.三本书中所涉及茶具(点击图片看大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三者因年代先后和侧重点不同等原因,所介绍的茶具有所区别,以专门写茶具的《茶具图赞》最为全面。
不过茶盏作为关键道具,是不可能被忽略的。三本书都对茶盏的选用,做出详细的介绍,并且都把首选的答案指向建盏。
《茶具图赞》不仅是现存第一本茶具专著,还是第一本茶具图谱。
书中清晰的白描配图,令茶具的材质、样式、功能都能流传后世,给后人研究宋代茶文化带来很大便利。
有图有真相太重要了,“鹧鸪斑”建盏就因为至今没找到对应的配图,困扰研究者好多年。
光从以上两点,就能看出当时的文人名士对茶具的钟爱之情。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化氛围和拳拳爱物之心,定然无法写出本书。
二、“拟人化”的茶具,有性格有灵魂
这本图谱不但图文并茂,还言语诙谐,妙趣横生。
《茶具图赞》成书于1269年(南宋亡于1279年),作者自称“审安老人”,身份暂未成定论。不管这位“审安老人”是什么来头,他肯定是一位“妙人”。
因为他在介绍茶具的时候,不是用平铺直叙的方式来罗列,而是根据每个茶具的作用、材质等特征,给它们取了有双关意味的名字、雅号,并赋予“官职”和“赞语”,然后并将它们统称为“十二先生”。
“十二先生”将十二种茶具比喻成十二位有个性的官员。进一步联想,操纵这十二位“官员”的茶人,不就是一场茶事中的“皇帝”?
此类写法,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把每个茶具都“拟人化”,把茶具作为有性格、有灵魂的“雅玩”来对待,而不是只有使用价值的“工具”。
这样不仅便于读者记忆理解书中内容,也让后人看到,宋代的文人骚客,在茶事上的不凡追求。
三、宋代茶具十二先生
《茶具图赞》以点茶步骤来排列茶具顺序,每个茶具都有姓名字号官职,并附描图与赞语。
喜欢建盏的朋友,肯定一眼就能看出,“陶宝文”的配图就是建窑兔毫盏,加上其他十一种茶具,就是宋代流行的饮茶套装——“十二先生”。
对应实物:茶焙笼
名:文鼎
字:景旸
号:四窗闲叟
赞曰:祝融司夏,万物焦烁,火炎昆岗,玉石俱焚,尔无与焉。乃若不使山谷之英堕于涂炭,子与有力矣。上卿之号,颇著微称。
作用:《茶具图赞》按照点茶法的步骤排列茶具,首当其冲的就是“韦鸿胪”,即茶焙笼。
宋代的茶叶不是散装的,而是饼状。饮用前,须将茶饼烘干,利于后续处理。如果直接让茶与明火接触来烘干,难免有损伤。隔着焙笼烘烤可以避免这一点。
字号解说:“韦”是“苇”的谐音,意思是材质为竹。本来可以叫“竹鸿胪”,但是后面茶筅姓竹,避免重复,这里就以苇代竹。
“鸿胪”是执掌礼仪的官员,此处取其与“烘炉”谐音。“文鼎”、“景旸”都契合火炉之意,“暘”就是“阳”。号“四窗闲叟”是说这类焙笼有四个窗口可以用来通风。
赞语大意:因为有了竹焙笼,玉石俱焚等火灾,就和茶没什么关系了。“祝融”是火神,“山谷之英”指茶饼,能让茶饼免于“涂炭”,焙笼有功,所以列为上卿(即鸿胪),名副其实。
对应实物:茶臼(茶槌)
名:利济
字:忘机
号:隔竹居人
赞曰:上应列宿,万民以济,禀性刚直,摧折强梗,使随方逐圆之徒,不能保其身,善则善矣,然非佐以法曹、资之枢密,亦莫能成厥功。
作用:捣碎茶饼,以待下一步碾磨。
字号解说:“木待制”,即茶臼,蔡襄《茶录》里称为“砧椎”。“木”表明材质是木头,“待制”原为典守文物的官职。包拯包青天就曾经做过待制。此处“待制”取捣碎茶饼以待之后用茶碾、罗筛进一步处理之意。
“利济”指材质为木,木能济人于江海之上。木臼中空,“无心”所以“忘机”。且“忘机”谐音“望齑”。在茶臼中捣茶饼,就是要让它碎成齑粉,故称“望齑”。
“隔竹居人”典出柳宗元诗句“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且与十二先生之首、竹制的“韦鸿胪”相呼应。
赞语大意:以木为臼,禀性刚直,能摧毁坚硬的东西,把方的茶砖、圆的茶饼都捣碎。不过使用木臼,只能粗加工。还须以茶碾(法曹)、罗筛(枢密)等工具配合,才能获得更精细的茶末。
对应实物:茶碾
名:研古、轹古
字:元锴、仲铿
号:雍之旧民、和琴先生
赞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圆机运用,一皆有法,使强梗者不得殊轨乱辙,岂不韪欤。
作用:将茶臼捣成的碎茶进一步碾细。
字号解说:金法曹,即茶碾,是十二先生中,唯一一个名、字、号都有两个的茶具。原因是茶碾分为碾槽、碾轮两个部分,所以名字号有两套,而且这两套名字,看起来还很像兄弟。
“金”指材料为金属,法曹是司法官吏,此处取“曹”“槽”谐音之意,因茶碾底座必有凹槽。
研古、元锴、雍之旧民指的都是碾槽。研古,取研磨之意;元锴的“元”指碾槽是碾轮的兄长,“锴”是精铁的意思,和金法曹的“金”一样指材质。“雍之旧民”可能指碾槽中间凹而侧边高。
轹古、仲铿、和琴先生指的都是碾轮。“轹”,意为车轮碾过。“仲”与“元”对应,指碾轮辈分次于碾槽。“铿”是拟声词,模拟碾茶时,碾轮在碾槽中滚动时的声音。
《论语》有“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之句。从而引出“和琴先生”之号。因为碾茶时会产生铿铿的声音,类似鼓瑟,琴瑟和鸣,所以叫“和琴先生”。
赞语大意:“柔亦不茹,刚亦不吐”意思是,茶碾对软硬不同的碎茶都能接受,一视同仁,也隐含法曹秉正的司法者性格。
“圆机运用,一皆有法,使强梗者不得殊轨乱辙”意思是以合适的碾槽为轨道,碾轮可以在槽中顺利滚动,碎茶也不会乱跑。
对应实物:茶磨
名:凿齿
字:遄行
号:香屋隐君
赞曰:抱坚质,怀直心,啖嚅英华,周行不怠,斡摘山之利,操漕权之重,循环自常,不舍正而适他,虽没齿无怨言。
作用:将粗茶末进一步碾细。
字号解说:“石”表示茶磨的材质是石头,“转运”即“转运使”,地方行政长官之意,蔡襄就曾任福建路转运使,并在任上督管北苑贡茶事务。此处“转运”字面意义也与茶磨的运转方式契合。
“凿齿”指磨盘上的齿槽。“遄行”指循环运行,指茶磨在使用时要不停旋转。石磨状似石屋,磨出香茶,故号“香屋隐君”。
赞语大意:茶磨以石制成,质地坚硬,且有笔直的中轴。磨碎茶叶,不停运转,虽负茶之重利重权,却循环不怠,轨道不偏,即使磨盘的齿槽都被磨平也毫无怨言。
末句典出《论语》“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对应实物:瓢杓,水瓢
名:惟一
字:宗许
号:贮月仙翁
赞曰:周旋中规而不逾其闲,动静有常而性苦其卓,郁结之患悉能破之,虽中无所有而外能研究,其精微不足以望圆机之士。
作用:扬汤(热水),舀水。
字号解说:姓“胡”,即指水瓢的材质是葫芦。将天然的葫芦,选出外观对称、易握者,晾干后对半剖开,就能做成葫芦瓢,舀水很方便。
“员外”原意指正式编制之外的增补郎官,全称“员外郎”。这类官职到后世逐渐变得可以捐买,就成了地主富豪的通称。此处取“员”、“圆”谐音之意,因为葫芦瓢外形很圆。
名“惟一”,典出《论语》中孔子对得意门生颜回的赞许:“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优,回也不改其乐。”一箪一瓢,有安贫乐道的儒者之风,所以作者给瓢取名“惟一”。
▼孔子与颜回
字“宗许”,典故可从“惟一”的出处联想。唐诗有以葫芦瓢为题者,诗云“华阁与贤开,仙瓢自远来。幽林尝伴许,陋巷亦随回”。这个“回”,就是颜回;“许”,则是许由。
许由是尧舜时期的隐士,相传尧帝要把帝位让给他,他推辞不受;尧帝又让他做九州长官,他跑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想被这些俗话脏了耳朵。
这样的隐士范本,和葫芦瓢又有什么关联呢?
东汉蔡邕所作《琴操.箕山操》中写道,”许由者﹐古之贞固之士也……无杯器﹐常以手捧水而饮之。人见其无器﹐以一瓢遗之。由操饮毕﹐以瓢挂树。”
就是说别人看到许由喝水没东西装,就送了个瓢给他,他喝完之后,给挂在了树上。此后“许由瓢”就成了隐士孤标傲世的典故。“宗许”就是说,用瓢的祖宗,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贤者许由。葫芦虽易得,历史却不短。
号“贮月仙翁”,典出北宋苏轼《汲江煎茶》一诗: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赞语大意:葫芦瓢用来舀水,动静冷热都能运用自如,或可用于临时研磨小块碎茶。
对应实物:罗筛
名:若药
字:传师
号:思隐寮长
赞曰:几事不密则害成,今高者抑之,下者扬之,使精粗不致于混淆,人其难诸!奈何矜细行而事喧哗,惜之。
作用:将茶末筛成极细的茶粉。
字号解说:姓“罗”,指筛网的材料是罗绢。“枢密”即枢密使,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既谐音“疏密”,又暗喻罗筛有严选把关的重要作用。
点茶、斗茶时若要打出漂亮的白色汤花,除茶饼本身质量之外,茶末的细度也很重要。茶末越细,越能更加充分地与水和空气接触,利于“雪沫乳花”的形成和持久,可见筛茶是关键步骤,因此罗筛的用料也就不能大意。需要用上好的罗绢,才能制出底面细腻、紧绷的罗筛,从而筛出匀细的茶末。
蔡襄在《茶录》中曾写过,优质的茶罗,需要将产自四川鹅溪、特别细密的画绢,放入开水中揉洗处理后,才能制成。
▼今人所制工笔画用罗绢
鹅溪绢是有名的贡品,也是珍贵的画布。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就曾写到它:
文与可,是北宋画家,名同,字与可。有一次他寄诗给苏轼说:“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意思是说想拿一段上好的鹅溪绢,画几万尺的竹子。苏轼答道,画万尺长的竹子,需要用绢二百五十匹,看来老兄你不是要画画,只是为了多得鹅溪绢才这么说。
文与可听了说,我讲得夸张了,世间哪里有万尺长的竹子呢!苏轼却巧言答道:有的!你看月光下竹林的影子,就有那么长。
文与可听了非常叹服,遂作《筼筜谷偃竹图》送给苏轼,并说:“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传为佳话。后来文与可去世,苏轼非常悲痛,就写下《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以示缅怀。
▼明末清初画家石涛《高呼与可图》局部
从这个故事里,能了解到苏轼与好友如何知己相酬,也可以看出“鹅溪绢”有多受文人墨客欢迎。
一个小小的茶罗,都要用如此名贵的布料精工细作,可见宋人饮茶的讲究程度。
“传师”的“师”指“筛”,“思隐”的“思”谐音罗绢的原料是“丝”。
赞语大意:本段赞语典出易经,意思是,罗筛做的是细密的事,能让精茶末和粗茶末免于混淆。不过上下晃动就有点动静太大了。
对应实物:茶帚、茶刷
名:子弗
字:不遗
号:扫云溪友
赞曰:孔门高弟,当洒扫应对事之末者,亦所不弃,又况能萃其既散、拾其已遗,运寸毫而使边尘不飞,功亦善哉。
作用:将碾出、筛出的茶末,拂扫收集起来。
字号解说:姓“宗”,指茶刷以棕毛制成。“从事”是辅助州郡长官的职位,管琐碎杂事。在意思上与茶刷的功能相合,发音上“事”与“拭”同音。拂拭拂拭,拭就是拂扫,名“子弗”的“弗”也谐音“拂”。
字“不遗”,指用茶刷扫茶末,可以做到没有遗漏。号“扫云溪友”,云也是指茶末。茶刷的名字号赞都比较直白。
赞语大意:本段赞语典出《论语》,所以说“孔门高弟”。意思是用棕制茶刷收集茶末,能够无所遗漏,且不会扬起尘埃。
对应实物:剔犀盏托
名:承之
字:易持
号:古台老人
赞曰: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吾斯之未能信。以其弭执热之患,无坳堂之覆,故宜辅以宝文,而亲近君子。
作用:承托茶盏,防止烫手。
字号解说:此具为十二先生中,唯一一位复姓者。复姓“漆雕”,指盏托以剔犀工艺制成。剔犀是一种漆器工艺,一般是在胎骨上以红黑二色大漆间隔着刷成一定厚度,在大漆半干时,以刀剔刻出优雅的连续纹样,断面会有“乌间朱线”的古朴美感。其工艺精细繁琐,贵族才能消费得起。
▼宋代剔犀盏托,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秘阁”原指藏书之地,宋时有直秘阁官制,“阁”、“搁”同音,以秘阁称盏托,暗喻把茶盏搁在盏托上这个动作。
名“承之”,意即承茶盏与茶之重。字“易持”,则指其“盏托”的真实身份,起便于端持之用。号“古台老人”,指其外形似台。
赞语大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吾斯之未能信。”
这三句都出自《论语》。点茶需要将茶盏预热,是会烫手的,有茶托才能用于持危,使之不颠。
“以其弭执热之患,无坳堂之覆,”
弭者,止也,“坳堂之覆”典出《庄子·逍遥游》。这两句意思是用盏托端着茶盏不怕烫,不会将茶盏打翻。
“故宜辅以宝文,而亲近君子。”
意思是盏托是兔毫盏(即下文所载,十二先生中第九位——陶宝文)的绝佳辅助器具,用来给君子托举就饮,是极好的。
▲茶具图赞十二先生之陶宝文
对应实物:茶盏
名:去越;字:自厚;号:兔园上客
赞曰:出河滨而无苦窳(yǔ,粗劣),经纬之象,刚柔之理,炳其绷中,虚己待物,不饰外貌,位高秘阁,宜无愧焉。
《茶具图赞》也没直接说茶盏产地。但是正所谓一图胜千言,书中配图,一看就是建窑兔毫盏。而相对应的名、字、号、赞,也悉数指向建窑兔毫盏。书中给建盏封的官位还挺高。
姓“陶”,指茶盏材质为陶。
宝文,文谐音“纹”,指建盏有兔毫纹,也指宋代宝文阁。宋代皇室所建某阁,一般为皇室收藏书籍和皇帝御笔之所。
比如龙图阁为宋真宗时所建,用以收藏宋太宗御书、御制文集、典籍、图画、祥瑞之物等。宋代官制还有将某阁学士作为“加官”的惯例,如包青天包拯,就曾为龙图阁学士。
▼宋代诸阁
宝文阁的作用和龙图阁基本相同,宋英宗时,设宝文阁学士。宝文阁学士,待遇与龙图阁学士等同。
因此“宝文”阁学士,是一个极为荣耀的头衔,可以看出《茶具图赞》对建盏地位的重视。
“去越”虽然只有两个字,却一语道破唐宋两朝茶文化的不同。唐代陆羽《茶经》说茶盏以越窑青瓷为上。到了宋代,物过境迁,世人推崇的茶盏,从越窑青瓷,变成了建窑黑瓷。舍越窑而取建窑,故名“去越”。
“自厚”喻建盏胎体微厚,“兔园上客”喻蔡襄、宋徽宗等权贵推崇的上等茶盏为建窑兔毫盏。
赞语大意是说:建窑兔毫盏出自河滨,但不粗劣,文理分明,内含《易经》中的阴阳之调,经纬之变,大巧若拙,拙中见秀。
宝文阁学士既然通晓天文地理,更应虚怀若谷,不吝浮名,以德服人,才有资格位置高于秘阁(漆雕秘阁,指盏托),被皇帝,也就是茶客所倚重。
《茶具图赞》以独特的形式,暗喻建盏的重要地位,并辅以哲思,赋予德行,颇具“器以载道”之意。世人提及建盏在宋代的地位,多看重《茶录》与《大观茶论》,其实《茶具图赞》作为茶具专著,对建盏的评语,也是掷地有声,值得深思的。
▼宋代茶图中的茶具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