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是怎么补气的
中医养生 2020.12.29 土豆微信
大多数人认为黄芪补气,却不去关注黄芪到底补哪里的气,是补肺气?还是肝胆之气?还是脾胃之气?是补表之气?还是补里之气呢?几乎没有人深究,只是盲目使用。其实,黄芪是有其独特的功效,不单是补气那么简单。
黄芪,味甘、微温,无毒。
其根茎独上独下,其根有三成,中间黄,次一层是白色,最外层为褐色,三层界限分明清清楚楚地向我们展示了它的独特功效:直入中土行三焦调和营卫之气。其根中间黄为脾土之色,次外层白色为肺金之色,最外层褐色为心火之色,肺主一身之气,一身之气在表的运行叫卫气,心生血,主血脉,血脉在表的运行叫营血,然营卫气血的生成和运行依赖于三焦之气,而三焦之气出自脾土。也就是说,三焦之气有助于脾土化生气血且运行气血到周身上下,脾土化生气血反过来也滋养三焦之气,给三焦之气输入能量。
那么,何谓三焦?三焦有上、中、下,我们看看它们各自的作用:
1、上焦出于胃上口,贯膈,并咽,布胸中,以发呼吸而行营卫,是为中气。说的通俗些,上焦与胃相连,其管辖的部位为胸中,胸中为中气的地盘,中气的作用就是运行营卫之气,也就是说,上焦助其运行营卫之气。因此有了黄芪治疗中气下陷的说法;
2.、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泌糟柏蒸津液,上注于肺,乃化为血。说的是,中焦也和胃相连,吸收水谷之气,胃得到中焦之气的帮助开始把我们吃进去的食物腐熟转化为津液,上交给肺就化生为血了,也就是说,中焦助其化血;
3.、下焦别回肠,济泌别汁,注于膀胱,是为卫气。说的是,下焦把剩下的糟柏通过回肠进入大肠排泄出去,把我们喝进去的水分别清浊之后,下交于膀胱,膀胱的水被气化后生成卫气。也就是说,下焦助其化气。因此,有了黄芪补气的说法。
这样看来,卫气出自下焦,营血出自中焦,上焦运行营卫气血于周身上下。所以,三焦为营卫之本,脾胃之蒸腐变化,又为三焦之本。黄芪就作用于此,助脾土行三焦利营卫,可谓一气呵成。当周身气血的运行不畅或气血不足来自于三焦之气不足时,这就是运用黄芪的时机了。
这也说明了黄芪重在补三焦之气以行营卫中气,只治脾之标病(脾主肌肉,脾主四肢),并不治脾之本病(脾之阴阳本虚)。倘若脾气本身不足被寒湿占据引起的腹泻、四肢冰冷等,则不是黄芪的治疗范围了;
又如,伤寒汗多亡阳,属阴寒之气盛逼迫阳气外泄,必以附子振其阳气,阴寒之气被驱赶,汗就止了,这也不是黄芪的治疗范围了;又比如,桂枝也调和营卫之气,但其的功效只是通营卫逐营卫之邪,没有补充营卫之气的功效,而黄芪通营卫重在补营卫以逐营卫之邪。
最需要我们注意的是,黄芪虽有健脾土的作用,那是在脾土中气无堵塞的情况下,若是脾土有寒湿或胃中有燥热则不是黄芪的治疗时机了,所以“胃家实”不可用,“胃家实”也就是胃肠有躁屎,也就是实热型的便秘。还有就是本身阴虚(津液亏乏或者水、血不足)的人当以补虚为主,这也不是黄芪的治疗范围了。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黄芪不但补气血还补中气通营卫,其重点作用于三焦,补三焦之气;虽健脾,但只治脾之标病,不治脾之本病。阴盛阳虚者慎用,阴虚阳盛者禁用!
审核:卢药师
编辑:三七小妹
减肥何须饿肚子、黄芪瘦身不伤身
中医养生 2021.04.13 土豆微信
以上仅供参考,请在医师的指导下调理。
审核:卢药师
编辑:三七小妹
中医:黄芪除了补气,还有这六大功效,最适合体质弱的你!
道医课堂
道医课堂秉承太上仙道贵生,济世度人之教义,以传承道医精髓、弘扬道医文化及道家养生文化为己任,古之道医者,援医入道,以医传教,借医弘道,又援道入医,以道治心,以术治身,行道施医。
公众号
黄芪,古时候也写作“黄耆”。
耆代表长者,人到了六十岁以后,才能称作“耆”,所以黄芪在中药里面最像德高望重的老者,尽管它不紧不慢的,但是作用却一点儿也不含糊,以至于古往今来,历代医家都喜用善用。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黄芪的功效。
当然,以下只是抛砖引玉,黄芪的功效可远不止这些。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黄芪是“补气第一要药。”
黄芪补气的作用虽然比不过人参,但是因为药性和缓,不容易补过头,所以绝大多数虚人都可以用。
平时老是觉得累,疲备,提不起精神,少言懒语,声低气短的人可以用点儿黄芪泡水喝,还有就是工作或者干活累到心慌气短的时候,黄芪泡水喝下去,很快就能缓解过来。
气虚又血虚的人,再加点当归进去,黄芪、当归可以按照5:1的比例,这两味药组合在一起叫当归补血汤,也是中医界非常有名的一首汤方。
肿得意思就是有水液停在那里了,气虚的人或者小便不通的人特别容易水肿。
首先是气虚,中医讲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假如气的流动出现了问题,水的流动也会停滞,形成水肿。
其次,小便不通,身体里的废水排不出去,积在那里,尤其是下肢,也会肿起来。
黄芪把气补足,可以让停留下来的水重新流动起来,又能利尿,喝了以后小便会变多,通过小便把水液带出体外。
另外,黄芪还能补脾,脾有运化的作用,这当中就包括运化水液。
在晚清医家陆定圃所著的《冷庐医话》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则医案,说有一妇人,生产过后,肚子胀的像鼓一样,寻常大夫一看便知是水肿,用了利水药,行气药,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了,再一切脉,发现这妇人脉虚的厉害,典型的气虚水停啊,于是重用黄芪,一边补虚,一边利水,喝到第五天的时候,肿胀退了,脉象也变得有力了。
现代医学所说的免疫力,在中医看来就是正气,正气足,人就不容易生病;正气不足,外界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就容易来犯,人就会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疾患。
《内经》里面提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那么,这个“正气”是如何保护人体不受外邪侵犯的呢?首先它会分一队人马到人的肌表,就是在肌表布一层气,叫卫气,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座城池,卫气就是守城的将士,一旦发现有邪气试图靠近的时候,立马给它赶出去。
所以有些人一降温就感冒,一到季节变换就容易引发鼻炎,其实就是守城的将士松懈了,中医也叫卫气不固,这才给了外邪乘虚而入的机会。
再看卫气,主要由脾胃运化而来,再经肺输布到全身,而黄芪大补脾肺之气,就是在补充人体的正气,就是在增强免疫力。
腹中气化功能不够,喝进去的水不能被很好地利用起来,人就会感到干燥。
这就好比灶上有一锅水,你不开火,水是不会有任何变化的,但是如果在锅底下烧起微微的小火,锅里的水就会慢慢变热,沸腾,然后蒸腾出热气来,热气上升,锅盖就会变的非常滋润,这就是津液被气化的结果。
常常觉得口干、咽干、皮肤干,喝多少水都不管用的人可以用点黄芪泡水喝,还可以加点山药进去。
中医把出汗多分为两种,一种是盗汗,一种是自汗。
简单来说,晚上入睡以后汗多叫盗汗,白天汗多叫自汗,所谓自汗,不是因为天气炎热,也不是因为剧烈运动,但汗液就是止不住的往外冒。
盗汗也好,自汗也好,都是因为虚,盗汗是因为阴虚,自汗是因为气虚,气虚自汗用黄芪再合适不过。
前面说了,在人的肌表有一层气,这层气保护人体不受外邪侵犯,同时也掌管着毛孔的开合,气虚了以后,气的这种主司毛孔开合的功能就会受到限制,毛孔一直开着,汗液自然就流出去了,黄芪益气固表,能够让毛孔适时开阖,汗液就不会随随便便流出去了。
皮肤表面有了伤口,迟迟愈合不了,就去找黄芪,它能敛疮,就是让伤口愈合,能生肌,就是让新的肌肉长出来。
不管伤口有没有溃烂,黄芪都能用。
它为什么有这个作用?因为黄芪补脾气,脾主肌肉,肌肉长的好不好,全靠脾胃,脾胃气足,它就能推陈出新。
黄芪泡水,常规用量是在10克左右,可以反复冲泡,直到味淡,现在也有中成药,叫黄芪颗粒或者黄芪口服液。
不过,黄芪虽好,但是要注意以下情况不能用:
有热的人不用,比如阴虚内热,湿热等;气滞的人不用;有积食的人不用,《本草害利》里说:“黄芪极滞胃口,胸胃不宽,肠胃有积滞者勿用。”
感冒发烧,月经期间,孕期也不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