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华:北京现当代文人笔记叙录③
31、《京韵杂述》,崔金生著—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5月
作者简介:崔金生,北京市人,1937年生于北京。原是旋活手艺人,因受老舍先生影响,操笔为文,从1959年起发表各类作品,现已发表长、中、短篇小说多部,约百万余字;诗百余首,散文、杂文、曲艺、小品等500余篇。获得国家级和省市级各类文学创作奖40余次。
曾出席国庆二十周年观礼和全国乡土文学创作研讨会,是第四次全国文艺研究会代表。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学会等八家协会会员,现任北京工人老作家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宣武作家协会兼事长。
作品内容:作者在后记中写道:“北京这座历史名城,是一座文化宝库,每条大街、小巷都有说不完的故事,还有那么多著名的名胜、古迹,她楚楚闪烁着中华文化的光华,我庆幸,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我们写的小说、散文、诗歌都离不开北京的生活,我还留恋逝去的岁月,热爱今天的北京。我已年近古稀,目睹京都的巨变,我想用我的笔记录下这近百年的变迁,让读者听到她前进的脚步,看到她的历史和今天。对北京的爱,是全方位的爱,不限于某方面,所以无系统的写下方方面面的人和事,这些文章,有的是自发写的,有的是编辑们的约稿。”
本书里作家作者用笔记体的散文、杂文、漫谈记录下北京近百年的变迁,用通俗的语言,详实的史料,向人们讲述了北京的城垣街巷、亭塔湖桥、商贾饮食,以及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变化。阅读本书可以使人们了解北京的历史风貌,风俗民情。
人们在怀旧时,往往带有一些遗憾和伤感的色彩,似乎也在情理之中。然而,在这本书里,有思念、有追忆,虽有感慨,但是并不伤感,始终洋溢着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书中不仅讲述了旧事物的消失,更描绘了新事物的诞生。作家的笔触一直是轻松的,仿佛一股清流从山间潺潺流出,给人以鼓舞和希望乃至自豪。且“与时俱进”的标准来衡量,是完全吻合的。也许是受作家对北京真挚情感的影响。阅读本书时始终觉得有一种说不出来,但又确确实实存在的亲切感,使得我们也加强了对北京的了解和热爱,其魅力可想而知。
32、《在胡同里长大》,林海音著,—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年10月
作者简介:林海音(1918年-200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人,祖籍广东蕉岭,台湾著名作家。曾担任“世界日报”实习记者,主持《联合报》副刊10年。一生创作了多篇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销量十分可观。其中小说《城南旧事》(1960年)最为著名。她所创立的纯文学出版社(1968-1995)堪称中国第一个文学专业出版社,曾出版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书。
1921年,林海音随着父母迁居北京,童年在古城北京度过,这里的一物一景深深地烙印在她的心上,成为她台湾之外的另一个精神上的故乡。著名代表作《城南旧事》正是林海音以其温婉的文笔所书写出属于她北京童年的似水年华。
林海音的成长岁月与大半20世纪50年代作家相同,都经过旧时代的交替“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熏陶。16岁考入北平新闻专科学校,在学期间一边读书一边当实习记者,19岁毕业即任“世界日报”记者、编辑,主跑妇女新闻。而林海音也因为工作之故,认识了一生的伴侣夏承楹。两人于1939年5月13日在北平协和医院礼堂结婚,为当时北平文化界盛事。婚后住进夏家永光寺街的大家庭。
1990年,林海音回到阔别了四十一年半的北京,并成为两岸文学交流的重要桥梁。她寄出全套的纯文学丛书和纯文学月刊给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还号召台湾出版界大量捐书以充实台湾文库;她又担任《当代台湾著名作家代表作大系》顾问,完整介绍台湾作家作品。林海音的文学成就也获得中国大陆文学界的重视,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曾于1997年以及2000年举办“林海音作品研讨会”。
作品简介:书中收录了作者林海音的漫笔、散文、日志、以及为一些书籍写的序,其中大量笔记都记录了林海音关于北京和在北京生活的记忆,比如《北平漫笔》、《苦念北平》、《想念北平市井风貌》、《我的童玩》、《在胡同里长大》、《家住书坊边》、《我的京味儿回忆录》、《访母校·忆儿时》、《老北京的生活》、《北京土语辞典》、《城墙·天桥·四合院儿》等等多篇文章中都记录了作者在北京生活的点点滴滴,作者在文中说:“北平是我住了四分之一世纪的地方,读书、做事、结婚都在那儿,度过的金色年代、可以和故宫的琉璃瓦互印,因此我的文章自然离不开北平。”对于平日生活细心的观察、对于各种琐碎情节精确而细腻的表达,其间渗透了作者对北京的热爱之情,也将老北京的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
33、《北京十年》 ,罗孚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4月
作者简介:罗孚,原名罗承勋。1921年生于广西桂林。1941年在桂林参加《大公报》编剧部,先后在桂林、重庆、香港三地《大公报》工作。任香港《新晚报》编辑、总编辑。编辑过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的《文艺》周刊。以丝韦、辛文芷、吴令湄、文丝、柳苏等为笔名,发表了大量的散文、随笔和文论、诗词等。著有《香港,香港》、《南斗文星高——香港作家剪影》、《燕山诗话》、《西窗小品》等,编有《聂绀弩诗全编》、《香港的人和事》等。
作品简介:《北京十年》是一部回忆散文集,罗孚先生以连载随笔的形式记下了他在 北京十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同时不断穿插他自己以往的经历、交游和他对中国现代史、文化史的若干思考,因此具有相当的历史厚度和思想深度。更重要的是,他在北京的十年,正是改革开放的起步期,作为一位外来的、特殊的观察者、体验者,罗先生在《北京十年》中从独特的视角真实记录了其间的复杂曲折,尽管只是局部,只是某个侧面。现在“重返八十年代”的回忆录和论述已出现不少,《北京十年》是当时情景的一份难得的实录,对于研究1980年代的北京和中国具有借鉴意义。
罗孚先生交游广阔,《北京十年》中记录最多最吸引人的就是他与文坛前辈的往来,包括访谈、聚会、酬酢和唱和等等。他写夏衍、聂绀弩、常任侠、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吴祖光新凤霞夫妇、黄苗子郁风夫妇、丁聪沉峻夫妇、楼适夷、舒芜、范用、萧乾、周而复、启功、黄永玉等等, 哪怕只有寥寥数笔,都是栩栩如生,音容笑貌呼之欲出。这些文坛前辈1980年代的思想、情感、个性、言谈,乃至种种有趣的细节,至于他以较多篇幅叙写中共秘密情报战线的传奇人物袁殊其人其事,通过他的妙笔得到了相当程度的保存,很有研究价值。
罗孚先生的散文是别具一格的,他是香港众多散文家中引人注目的一家,早在十多年前就有论者指出:罗孚先生散文“以史料的丰富和准确,见识的精当和新颖,叙述的晓畅和有趣为 特点,在可读性和知识性相结合的路数上进行了尝试”(引自刘登翰主编《香港文学史》,1999年4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北京十年》,锋芒更为犀利,文笔更为老到了。纯净如行云流水,平实中见机智幽默,本是罗孚先生散文的一大特色,在《北京十年》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34、《老舍画说北京》(散文笔记部分),老舍著 舒乙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
作品简介:在老舍作品中,描写北京的笔墨相当多,相当写实,相当精彩,而且涉及面很广。编者将老舍先生作品中描写北京的主要段落都收集起来,单独出一本书。从内容分类上看,这本《老舍画说北京》大致包含五个小辑:一、北京的气候;二、北京的节日;三、北京的地方;四、北京的习俗和玩艺儿;五、北京的人们。挑选范围是七种以北京为地理背景的老舍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离婚》《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此外,收录了老舍专门写北京的散文、杂记、随笔,如《北京的春节》(原载《新观察》一九五一年一月第二卷第二期)、《兔儿爷》(原载《弹花》一九三八年第二卷第一期)、《下乡简记》(原载一九七八年二月二十一日《北京日报》)、《想北平》(原载《宇宙风》一九三六年六月十六日第十九期)、《我热爱新北京》(原载一九五一年月二十五日《人民日报》)、《宝地》(原载一九五九年九月三十日《北京日报》)。
巴金先生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一日在一封信中曾写过:“老舍和北京关系深,贡献大,他多么爱北京人,而且把北京人写得多活,多可爱。”
35、《北平日记》,董毅著 ,王金昌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
作者简介:日记作者董毅出身于民国初年的一个封建仕宦家庭,家境殷实,但随着时代变化,军阀混战,社会紊乱,经济式微,民生凋敝,其大家庭逐渐衰落破败。“七·七事变”日寇侵华,更是给董家每况愈下的生活境遇雪上加霜。作为一名大学生,他饱尝了日寇侵华、山河破碎、沦为亡国奴的痛苦。尤其是日伪统治下那种生活艰难无着、身心备受压抑、个性不能伸张、爱情难以表白、思想苦恼郁闷之情状,更是在书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王金昌,河北成安人。近年在《十月》、《中国作家》、《北京文学》、《青年文学》等刊物上发表中、短篇小说及散文多篇,多篇作品被《新华文摘》、《作家文摘》、《作品与争鸣》、《小说月报》等转载,有的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出版有长篇小说《大普学历》、纪实散文集《从潘家园翻出的历史》、早期革命文物收藏集锦《红色典藏》等。
作品简介:本日记是收藏着王金昌先生从北京报国寺文化市场偶然购得的,日记时间跨度正好从1938年到1943年,乃是日寇统治下的北平时期。自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正经历全民抗战时代。日记作者董毅作为一名大学生,他饱尝了日寇侵华、山河破碎、沦为亡国奴的痛苦。尤其是日伪统治下那种生活艰难无着、身心备受压抑、个性不能伸张、爱情难以表白、思想苦恼郁闷之情状,更是在书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日记内容多是关于作者上学时期在学校的学习、家庭生活和心路历程等等,反映了在日伪统治时期北平老百姓日常生活状况和社会人文。日记中对于日寇给北平普通老百姓带来的生命威胁和造成的生活困苦以及生活在恐惧、压抑环境中的生存状态有细腻的记载,同时日记中也反映了像作者那代正值风华正茂的北平爱国青年年对日寇侵略兽行的愤懑仇恨和沦陷区人民日益高涨的抗日情绪。日伪统治时期的北平,社会市民生活方面的资料能完全保存下来的不多,特别是关于中、上层社会生活情况的记录尤为缺乏,这无疑给当代历史学者研究北平沦陷时期社会生活情况带来了难题。本日记作者出生于民国初年仕宦家庭,从社会分层来看,属于中、上层社会,日记记载的既是作者个人在日伪统治时期北平那段历史的写真,也算是北平中、上层市民日常生活最生动详实的材料,日记作者是辅仁大学国文系学生生,有很深的文学素养,在描述事件的过程和作者对人对事的思想态度及其由此引起的细微心理活动,用笔生动,语言流畅,有很强的可读性。虽然作者由于社会局限对日寇侵略中国的残酷性记录的不够,但是对于日寇侵占北平时期北平市民生活的真实性记录,可为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民俗学家研究北平提供真切的第一手资料,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36、《梁实秋散文:插图珍藏版》,汪曾祺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
作者简介:梁实秋,(1903一1987)原名梁治华,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著作内容: 作者梁实秋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在该校高等科求学期间开始写作,曾任北京大学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作品收录了梁实秋的散文笔记,风格朴实隽永,幽默机智。
37、《从大杂院儿里走出:民俗文化随笔》 ,王文宝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
作者简介:王文宝,1929年生,北京通州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民俗文化工作。1979年调入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1987年改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1991年退休前任该会民间文艺研究所副所长兼民俗民艺研究室主任。作为中国民俗学会和中国俗文学学会的创建者之一,先后任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及会长。被聘为钟山大学民俗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神州民浴》名誉顾问、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等。出版有《中国民俗研究史》、《中国民俗学论文选》、《中国俗文学发展史》、《北京传统民俗文化集锦》、《吆喝与招幌》、《弘扬祖国民俗文化》、《中国民间游戏》等多种图书,撰写有关文章400多篇。
著作内容:《从大杂院儿里走出:民俗文化随笔》收入民俗学家王文宝先生数十年来从事民俗学研究的研究成果,作品内容以散文、杂谈、漫笔、论文的笔记形式,内容包括:作者的大杂院儿生涯;北京的市井民俗文化;刘半农、常惠、江绍原、顾颉刚等北京大学学人对民俗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贡献;北京的商业吆喝与响器等资料。附录部分收入《北京话“儿”化音手册》,是作者对北京话“儿”化音的研究心得的集中展示。《从大杂院儿里走出:民俗文化随笔》图文并茂,资料丰富,散发着浓郁的京味儿气息。
38、《老北京的记忆》,张善培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5月
作者简介:张善培,1935年生于北京,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自幼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七十余年来居于四九城,看着京城日新月异的变化,欣喜之外还有些忧伤,和许多老北京一样,深深眷恋着这片土地这片古老的街巷胡同。改革开放后人铁路中级法院会计主任,业余热爱文学写作,年轻时为单位通讯员,老年辛勤笔耕,七十余岁仍未歇笔,他的文章里浸满了韵味悠长的京味儿。多发表在《北京晚报》、《北京日报》、《中国电视报》、《北京娱乐信报》上,常常被“老北京网”等有关网络转载。
著作内容:作者张善培老先生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七十余年来居于北京。作者热爱老北京的民俗文化,笔耕不掇,描绘自己亲历亲睹的古都风物,用平易亲切的文字以杂文、散记的形式记录岁月变迁,勾勒出一个原汁原味的老北京。正如书中作者所说:“我出生于北京,并在故都北京生活了70多年,算是个纯粹的老北京人。我目睹过古老的北京城的变迁及北京人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生活巨变。我自幼年期耳闻目染四九城的人文、民俗、名胜、风情,非常喜爱古都北京的一切,并自青年时酷爱收集、抄录、留存下老北京的点点滴滴,包括北京历史、地理、文化、人文、民俗等诸多资料。这些资料帮助他写出这本书,该书中的诸篇文稿,均曾发表于《北京晚报》、《北京日报》《中国电视报》、《北京娱乐信报》、《北京纪事》上。”书中内容汇聚了老北京的岁时佳节、古老传说、传统美食、旧时风物、人文景观。这部作品对于我们了解京城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领会这座城市的精髓有借鉴意义。
39、《刘知秋讲北京》,刘知秋著,刘闻选编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
作者简介:刘叶秋,北京人,毕业于北京中国大学文学系。我国辞书学与笔记小说研究家,著名学者。生前任商务印书馆编审、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中国楹联协会顾问。
作品内容:刘知秋先生从小就生在北京,成长在北京,工作在北京:他对北京的街巷、店铺、人物,即或是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而特殊的感情。书中收录的刘知秋先生的二十六篇随笔散文,从不同角度再现了老北京社会生活与人文景观的多个方面,文中所描述的,很多都是他的亲身经历、亲眼所见。
40、《金受申讲北京》,金受申著,杨良志编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
作者简介:原名金文佩,后改名“受申”,满族。1906年生于北京。1924年毕业于老舍先生曾任教的“市立第一中学”(即后来的“北京一中”),做过小学和中学教师,也曾在“京师大学堂”讲学。1920年代开始写书,在报刊发表诗文。1938年北京创办《立言画刊》周刊,金受申成为其主要撰稿人,其经营的《北京通》专栏影响日著,到该刊停办的1945年共发三百多篇文章,累数十万言,时人遂以“北京通”来称金受申其人。新中国成立后,由老舍建议安排金受申进北京文联工作,他参与了《说说唱唱》、《北京文艺》的编辑工作。一生留下的著作大略有《<古今伪书考>考释》、《公孙龙子释》、《稷下派之研究》、《北京的传说》(初集,第二集)、《老北京的生活》、《北京的传说》(初本,增补本)等。
作品内容:金受申先生是博闻广见的“北京通”,熟知北京的掌故,对三教九流广为接触,尤其喜与中下层社会人士交往。对于清末民初北京的风俗事物、趣闻轶事、衣食住行、江湖百业、评书鼓曲等各个方面,他都有较深的考察研究,并用富于趣味的文字翔实地记录下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他就以“北京通”(或“北平通”)专栏在《立言画刊》、《一四七画报》等报刊上发表介绍北京生活的文章,计有二百多篇,一百多万字,其中包括《北平的俗曲》、《北平俗曲录》、《北平风俗曲》、《风俗曲谭》、《岔曲萃存》、《岔曲笺注》、《北平的评书》、《瞽人的艺术》等大量有关北京曲艺的文字,所记见闻都来自实地考察,是研究北京历史和曲艺民俗弥足珍贵的史料。
金受申对北京曲艺的研究评论,除在“北京通”栏目中多所涉及外,还在多种报刊上发表了许多专文,论述了评书、八角鼓、单弦牌子曲、岔曲、十不闲莲花落、相声、快书等曲种的起源和演变。其中1949年前发表的《清秋谈稗》、《凉宵梦忆》、《拉杂谈》等;1949年后发表的《老书馆见闻琐记》等都有较高的曲艺史料价值。他还一直注意收集曲艺唱本,所珍藏的二百多首曲本,也部分地在报刊上发表。
这部作品主要收录了金受申先生大量写北京的随笔文章,通过金受申先生的文章我们能够更多地了解北京,了解北京的生活,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京畿学堂
传播文化 欢迎转发
投稿邮箱:
523090170@qq.com